那些奇葩的商業規則

商業運轉有規則,總體來說要遵循公買公賣的原則,但有些商業規則很奇葩,讓人不免為之側目,繼而嘆息。

為了搞促銷,商家要打出買一送一的條幅,還說什麼揮淚大甩賣,清倉大處理等等,用低價吸引消費者。正常賣不行嗎?為什麼非得搞促銷?難道僅僅為了商業業績?

當然不是,而是為了賺錢。走量多了也就賺錢多了,前提是有一定的庫存量。促銷正好可以降價走量,削減庫存,為新品上市騰出空間。如此一來,商家促銷的用意就很明顯了。清理庫存,而降價的原則仍然是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庫存貨和新生產出來的商品質量能一樣嗎?或許庫存貨已經過時了,已經損耗了保修期,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人們看到的是降價,而商家看到的是清庫存的同時走量賺錢。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促銷不靠譜,但消費者只要需要,還是可以圍觀一下的,前提是要懂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然只會買了商品卻弄個不高興,或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手機生廠商就是這樣,除了清庫存走量之外,就是為新品上市騰出空間。往往每年的6。18和11。11大促之後就會推出手機新品,讓那些買了促銷手機的使用者後悔不迭。手機新品比舊的產品價格不貴,配置卻高,功能也多,讓很多人懷疑自己下手早了。

還有商業定價權,品牌的價值很大,同樣的東西,貼上品牌就能多買好幾百甚至好幾千塊錢,不貼品牌就是地攤貨,不值錢。當然,品牌的打造是需要花錢的,也需要積累口碑的,不能簡單地用世俗的觀念來看。但是,有的商品明明是國產品牌卻起了一個外國名字,賣了高價,讓消費者以為真的是外國品牌,貴得有理,也就買了,而這家公司偷偷賺錢,賺得盆滿缽滿。是不是外國的商品質量就要好一些?或許是吧,很多人這樣認為。八九十年代的日本電視機質量過硬,看上十幾年都不出問題,而現在國產的電視機質量一點都不差,也可以看上十幾年不出問題,只是要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一家國內電子產品生產商,沒有自己的研發技術,靠貼牌生產,品牌價值也大,卻把一類產品遠銷歐美,二類產品銷往日韓以及東南亞,三類產品才在國內消化,而且三類產品賣的價錢比一類產品、二類產品都要貴,是不是有點大賺國人錢的意思?按理說,質量差應該定價低,但偏偏利用國人眼界狹窄的毛病,把三類產品賣到了一類產品或二類產品的價格,也是讓人無語了。或許,國人就是這樣吧,出國的說話不算數,不出國的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麼樣,也就讓這些企業有了如此奇葩的定價權。

還有商業收購和對賭。一些小公司發展起來之後,本來順風順水,但創始人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迅速發展,就引入了很多資本,公司也開始飛速發展,成為體量巨大的公司,但當公司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創始人卻被持股的資本大佬排擠出局,成了身無分文的人。而他的公司已經完全拱手讓給他人,自己什麼都沒留下。那麼,不引入資本就不行嗎?當然也行,只不過很可能在資本大鱷的競爭遊戲中被排擠,甚至落得被收購的命運,其實引入資本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被收購的隱患。沒有哪一個公司發展的創始人能夠拒絕資本的誘惑的,也沒有哪一個創業者能夠獨自創業發展成功的。

很多資本已經把觸手伸到創業的各個領域,讓很多創業者發展不起來,只要發展起來就會面臨被收購的結果,或者大企業直接投資,或者大企業做一家同樣的公司,直接搞競爭,乾死那些拒絕收購的小公司。奇葩的是,這種競爭竟然是被允許的,也是商業競爭的經典案例。

那些簽下對賭協議的導演或企業老總們有的真能賺到幾倍的利潤,有的卻賠個底兒掉。周姓導演拍電影發展得風生水起,還在香港買了山上的豪宅,簽下對賭協議之後,電影票房不高,接連失利,不得已賣掉香港豪宅還債,還要自己出山演主角,其實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當然也有的導演簽下對賭協議之後,賺了大錢,到現在都陶醉在一夜暴富的激動之中。有的企業老總簽下對賭協議,要在幾年之內賣掉多少商品,還要營業額達到多少,才能獲得別人的鉅額資本回報,要是達不到指標,就會把自己的企業股份輸掉大半,或者直接被掃地出門。

商業大佬們喜歡各種玩法,尤其喜歡透過先補貼後提價的方式搶佔市場。人們貪圖小便宜,殊不知貪小便宜吃大虧,最後自己不得不為以前貪的小便宜付出幾倍的代價。或許,反壟斷可以消解一些資本大鱷們奇葩遊戲的影響,給創業者更多的發展空間,也給民生帶來更多的便利。

國家反壟斷法推出很及時,但也要加大力度執行,並且常抓不懈,讓很多奇葩的商業規則符合商業規律,讓人們得到更多的福利,而不是被多功能壟斷者當做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