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前祖先按框吃海鮮,“海鮮盛宴”啥都有,生蠔只能排第二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出土文物數不勝數,但是關於史前遺址相對較少,史前貝丘遺址那就屈指可數了。

貝丘遺址,是古代人類居住遺址的一種形態,從字面上理解:堆成了小山丘的貝殼。在考古學上,指在地層中發現的海鮮貝殼組成的堆積。

偶然相遇

時間回到2013年10月,浙江餘姚井頭山南麓準備建廠區,於是開工挖地基。

打樁工人將鑽出的泥土芯,隨機放到一邊。當地村民王維堯和他的堂哥王維新兩位老人準備去放羊,正好經過這裡,他們低頭看到了泥土芯裡,有貝殼、動物碎骨頭、碎瓦片等。

▲王維堯和堂嫂

由於這些東西,在此前建房子打樁的時候並沒有見到過,看著年代也挺久遠,心裡泛著嘀咕“會不會是文物”,於是兩位老人撿了一小袋,騎著腳踏車送到了附近的田螺山遺址,讓那裡正考古的隊員辨別下。

千絲萬縷

當考古隊員看到老人帶來的東西后,立即趕到現場,經過實地考察發現,該區域的挖掘的東西,與附近的田螺山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但又有很多不同點,於是考古界將這個新發掘的遺址稱為井頭山遺址。

實際上,井頭山距離田螺山遺址僅2公里,距離河姆渡遺址也不過8公里。

其中,河姆渡文明發生於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遺址為研究華夏文明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有力的證明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考古人員既然發現了,這三處遺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那麼首先確定井頭山遺址年代,考古學家透過C14檢測,發現井頭山遺址距今7800年-8300年,

比河姆渡遺址還要提前約1000年。

艱難挖掘

既然發現了井頭山遺址,那麼就趕緊挖掘,儘早揭開人類史前歷史的秘密。

井頭山遺址深度高達5-10米,是我國沿海區域最深的遺址,挖掘所用的鋼結構發掘基坑長有50米,寬也達到了15米,內部按照5×10平方米的規格布方,共750平方米考古。

接下來,挖掘井頭山遺址的序幕正式拉開。

祖先也是吃貨

考古學家在井頭山遺址發現了,先人已經能夠根據需求,對場所進行分割槽管理,比如有食物和工具加工區、廢棄物傾倒區、活動區等部落要素,此外還有露天火坑、食物儲藏室等。

考古人員發現第一大類就是,食用後的數量巨大的各種海鮮,包括但不限於海生貝類,如蚶、螺、牡蠣、蟶、蛤、蠔等,以及用大型貝殼加工磨製的一些貝器。

數量之多一度給考古發掘工作帶來很大難題,可以看出8000年前的古人已經實現海鮮自由了,現代的我們卻吃不起。

根據考古專家的說法,“發現了成千上萬筐”!已經無法用單件計算。遺址現場堪稱一處“大型海鮮市場”,在井頭山人的“海鮮大餐排行榜”上,蚶排在第一位,發現數量最多,主要有血蚶和毛蚶兩種。排第二位的是蠔,也就是牡蠣,而且比我們現在吃的要大得多。此外,還有螺、蟶、蛤等。

能工巧匠

僅次於貝類的是,手工製品,看來先人個個都是能工巧匠。

井頭山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貝器、編織物等。

其中,石器包括斧、錘、錛、礪石、圓盤狀石塊等,數量30多件,還有上百件骨器,形式各種各樣,令人大開眼界。

農作物齊全

雖然井頭山先人距離我們有8000年,但是他們食用的水果、食物跟我們差別並不大,在遺址中發現了很多植物種子、果核(橡子、麻櫟果、桃核、少量炭化米、稻穀殼、水稻小穗軸、以及漆樹、黃連木、獼猴桃、紫蘇、灰菜等木本、草本植物的種子)等遺存,以及用植物秸稈等為原料製作的編織物。

寫在最後:

井頭山遺址是目前在我國沿海發現的埋藏最深、年代最久遠的貝丘遺址,也是國內首個在長三角地區發現的貝丘遺址。

井頭山遺址反映了環境變遷與古海岸線人類活動起源、發展的明確過程。

為今後探索發現中國沿海8000年前乃至更早的遺址指明瞭方向,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與全新世海洋環境變遷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參考文獻:

探訪浙江餘姚8000年前貝丘遺址 早於河姆渡文化千餘年  環球網

浙江餘姚發現距今8000多年貝丘遺址 專家: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祖源 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