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優秀的女人,往往都是“不合群”的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烏合之眾》

為什麼人總喜歡到人群中去,有人是為了安全感,有人是為了排解寂寞。似乎,只有融入到群體中去,我們那顆惶惶不安的心,才得以安定下來。

然而每個人的精力與時間都是有限度的,當我們的心被社交分走時,獨屬於自己的那部分便少下來了。

身邊過往的終是路人,安頓自己那顆心,才是一生一世的修為。

你會發現,往往越是優秀的女人,越是耐得住寂寞,或者說,她們甘願選擇了“不合群”。

楊絳就是這樣一種女人,很“脫離群眾”。

時間是最公平的東西,關鍵看你如何去用

楊絳在《我們仨》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她與丈夫錢鍾書在牛津的時候,兩個人租住的房子只有一間房屋,所以,如果丈夫有客人來的時候就非常不方便。

因為,她是一個很愛惜時間的人,客人一來,她就要犧牲掉兩三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勉強在人前做著賢妻,心裡卻暗暗叫苦。

那個時候,楊絳不是正式的學生,沒有功課,所以全部時間都可以由自己來支配。

在牛津大學的圖書館中,滿室滿架都是文學經典。在那裡讀書的學生寥寥無幾,楊絳可以一個人佔一個桌子。

她甚至為自己制定了課表,一本一本地從頭到尾地細讀。

所以對楊絳來說,能這樣的讀書,哪怕是一個人度過一天又一天的光陰,又有什麼不能滿足的呢?

蘇格拉底說:“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

時間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最公平的東西。然而,很多人卻總是在考慮如何消磨掉這些寶貴的東西,去換得精神上短暫的刺激。

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是真正自愛的人。因為他們懂得為自己的人生一點一點地繼續添磚加瓦,努力完善。

他們知道得越多,便會越謙虛與謹慎,知道人的卑微。正是因為越來越自知,所以才願意拿出更多的精力來,做對自身更有益處的事情。

楊絳夫婦在學界德高望重,但是,人們對他們的家庭生活卻全然不瞭解,也非常有興趣探知一二。

1997年與1998年來對於楊絳先生來說,是人生最悲苦的兩年,因為女兒與丈夫先後離她而去。

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先生用心回憶與記錄了他們這個家庭的點點滴滴,於是就有了《我們仨》這部散文集。

這是一位老人的講述,會讓你在感受一個家庭溫情的同時,也看到一位女性的自強不息。

遠離人群,只是忠於內心

楊絳先生在有些人看起來,是不合群的。

他們夫妻在巴黎留學的時候,雖然經常接觸一些小的社交圈子,迎來送往請客吃飯。但是獨獨他們兩個沒有多餘的閒工夫。

對他們來說,一次吃飯需要消磨兩個小時的時間過於浪費,所以,沒過多久他們就另起爐灶自己做起飯來。

不再經常與眾多同學一起聽他們天南海北地熱鬧。

人到中年後,楊絳先生仍然是一個不合群的人。那時候她在清華做兼任教授,她自稱自己是“散工”。

後來可以做正式職工的時候,她仍然只願意做散工,因為頂著這個頭銜很自由,可以逃會。

婦女開會,她不參加,因為她不是家庭婦婦,教職員開會,她也不參加,因為她沒有專職。

晚年後的楊絳,更是因為錢鍾書因《圍城》而大大出句話不甚煩惱,因為一波又一波的人群,讓她備感名氣帶來的壓力與無奈。

社交往往有兩種型別:要麼是利益驅動下的人脈構建,要麼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

有人不能忍受孤獨,其實,他不能忍受的不是孤獨而是寂寞。

有些人每天與人打交道,卻充滿了倦意,看似熱情,卻對一切都毫無興趣。他們不喜歡一個人待著,因為無事可做,或者是做什麼都無法讓自己安靜下來。

所以,為了打破這種煎熬的感覺,他們湧入熱鬧之中,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忘卻內心的那份孤寂。

真正安於孤獨的人,是精神上的自由自在,即使身處人群,

也如沙漠中的一位托缽僧,穿行人世,心無纖塵。

敢於孤獨的人,是不需要他人來認可自己價值的人,他們為何而活,因什麼在努力,取決於自己的內心。

寫在最後:

人群之中的繁華終是曲終人散,裡面的人,要麼是急著趕往下一場;要麼是留在原地悲傷嘆息。

世界在我們眼中,繽紛熱鬧,而寂寞卻是一種病,需要人群來醫治。

就像病人一樣,需要身邊人來人往,因為,它需要用這種迎來送往來遺忘內心的狂躁不安。

而真正厲害的女人,是不需要這種療養的。

當你沉浸在自己的孤獨中時,人群會在你眼中自動隱退,而你,獨屬於自己內心世界的那片世外桃源。

看書中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關注】我,帶你看更多人情冷暖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