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都是單身,愛情怎麼可能是真的我們為什麼不願意談戀愛

“上帝都是單身,愛情怎麼可能是真的。”

晚上恰巧刷到閨蜜的朋友圈,點開不再是情頭的辣妹頭像,又是熟悉的三天可見朋友圈,我知道,事情又不妙了。

果然語音電話這就彈了過來。

我百無聊賴地把手機放在一旁,聽著她歇斯底里地對那個男人和這段感情的控訴。

“紀念日這麼重要的細節他都不注重,還怪我無理取鬧!”

“說跟我談戀愛心累?說我脾氣差?”

“這戀愛就沒甜過。”

“反正這次絕對不會和好了,我們狠話都說絕了。”她信誓旦旦。

其實這種場景我早就不陌生了,一個月要上演三四次。

最後結局通常都是雙方冷靜個兩三天,男方哄兩句,再重修於好。

“他跟我道歉了。”“他給我補禮物了。”“他對我挺好的其實。”……

彷彿之前互相說的狠話,發的脾氣,一萬次在心裡對這段感情的否定都如泡沫般再找不到存在痕跡。

下次再接著上演這樣的戲碼。

通常,我把這種根本沒有解決實質性問題,存在極大分手可能性的戀愛稱為“無效戀愛”。

其實我發現身邊很多人都在談著無效戀愛。

無疑,無效戀愛的根源在於已有的問題沒有得到雙方共同的妥善處理。

而是在裂縫出現的時候用分手的說辭來威脅,提醒對方裂縫的存在,但對方絲毫不在意,他跨過裂縫讓你向前看往前走,直到遇到下一個裂縫。

週而復始後,裂縫總會變成懸崖,在雙方之間崩塌。

而無效戀愛的過程就是裂縫變大的過程,最後只能面臨崩塌。

在愛情裡,總有女孩子喜歡扮演著苦情的角色,覺得自己的無限包容和原諒是牢牢鎖住這段關係的固定劑。

我只在心裡覺得,苦情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匱乏,而是你在感情裡一次又一次被拉入同樣的沼澤,你受過的委屈和吃過的苦又在一遍又一遍地承受,嚼爛了嚥下去再反芻。

就像電影《原諒他77次》裡的女主角Eva在與Adam交往的十年中,原諒了Adam大大小小的錯誤77次。

而他卻不自知,因為他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他覺得看電影遲到沒什麼,覺得永遠記不住Eva的口味沒什麼,覺得當眾頂撞Eva的父母沒什麼,覺得發生關係時不帶套沒什麼,覺得失戀酒後亂性沒什麼……

而對於Eva來說,她已經把原諒當成了習慣,所以Eva寧願選擇把這77件瑣碎事記錄在小日記本中也從沒真正想過分手。

但在另一方面Adam又做得挺好的,起碼他是真心愛Eva的,不是玩弄她的感情。

他會在Eva抱怨買錯餅乾口味後下樓重買而不是嫌棄她矯情挑剔;就算吵架生氣也會第一時間考慮Eva的安危而不是不管不顧把她一個人扔在大馬路上;他也會哄她,答應她的要求保證下次不犯錯,雖然根本做不到……

我想這才是Eva狠不下心分手的原因,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忽略兩個人之間的裂縫,而是在裂縫邊上種滿了花,女孩見到花自然又忘了下面其實是深淵。

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女孩的真實寫照吧。

在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總會因為對方的一點遲來的好而選擇原諒,把問題置之不顧。

為下一次問題的爆發埋下隱患。

每一次爭吵,每一次憋住的委屈,都足夠在心裡落下一條裂痕,然而裂痕無法抵消,只能疊加成更大的裂痕。

因此感情就這樣從愈演愈深的溝壑裡無聲無息地流走了。

那什麼是有效戀愛?

我覺得好的戀愛一直都是平淡溫和的,漸漸有了過日子的感覺。

不再畏懼素顏會帶來什麼不適,比起濃妝豔抹精心計劃一場約會,更願意舒適地手拉手逛逛超市、小道。

比起一吵架就互相放狠話刪朋友圈,拉黑或者找朋友吐槽,彼此更加想獨處一會,思考彼此的問題後心平氣和地坦然交流,一起做出改變,因為確定了不想離開對方。

不需要對彼此有過多的疑感和控制慾,信任,懂得分寸。沒有一味的付出和索取,彼此都知道如何恰到好處的跟對方相處,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

以前總說單身最快樂,卻在體會到他事事有迴應,件件有著落的時候第一次有了談戀愛好像更不錯。

是合拍,不是你張牙舞爪表達自己的時候對方卻不以為意。

是互相,不是你竭盡全力想溝通解決問題的時候對方卻滿不耐煩。

是遷就,不是抓著彼此的小缺點不放說個不停。

好的戀愛就像夏天冰可樂裡的氣泡,咕嘟咕嘟地,輕輕地就接近了高溫的陽光。

寫到結尾,我想到李宗盛大叔的一句歌詞:“

若我們的愛情是錯誤,願你我都沒有白白受苦

”。

在每段愛情裡,總要學到些什麼吧。

希望所有的Eva都能遇到10分愛自己的男孩,而所有的Adam也學會如何10分愛他的女孩。

就在剛剛,閨蜜又發來分手的資訊。

而這次,我卻希望她是真的分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