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生病婆婆上大姑姐家後,她再也沒來過:親人之間的人情冷暖

帶著生病婆婆上大姑姐家後,她再也沒來過:親人之間的人情冷暖

親情一旦失衡,活成了一方無限付出,另一方習慣接受的狀態,也就失去了應有溫度與幸福,扭曲成為了付出方一生擺脫不掉的包袱與負擔。

親人之間的愛,不該以這樣一種面目存在,假如發現它已經變形走樣,那麼為了自己的尊嚴與權利著想,無論如何都得做出一點調整與改變才行!

否則,一輩子只有苦與罪受。

對此,下面這位女士有話想表達。她非常感慨又無奈地說道:“帶著生病婆婆上大姑姐家後,她再也沒來過:親人之間的人情冷暖,沒有身處其中的人,哪裡會知?”

一起來聽聽看吧!相信大家會有所啟發與感悟!

帶著生病婆婆上大姑姐家後,她再也沒來過:親人之間的人情冷暖

01

光是我看到的,我的大姑姐在孃家至少啃老了十幾年。

這不包括她出嫁之前的情況,而是我進門之後(那時她已遠嫁),一直以來看到的情形便是這種樣子。

每次從千里之外的婆家回來一次探望父母,從來都是兩手空空。走時和搬家一樣,從孃家帶走的東西都得託運,路費還要自己媽報銷。

關鍵是我婆家還有外債,在這種情況之下,公婆都還特別心疼自己的閨女。作為同樣是別人家女兒的我,內心也是很羨慕。

覺得他們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令人動容。

但是後來越看越覺得情況不對,只有公婆自覺自發無限對自己女兒好,但我大姑姐那邊的反應卻完全不一樣。

她從來沒有想法要報答父母對自己的深情厚愛,反而理所當然享受著一切,似乎原本就得這樣。

非但如此,還特別愛跟孃家人計較,生怕吃虧。

一年多之前,婆家土地被徵用了一部分,她已婚、有錢、死摳也就算了,還在我們面前寸步不讓,跟父母鬧了很久,非得爭取她的那份。

哪怕我們當地有政策:已經出嫁、戶口不在本地的女人,沒在分人頭的行列之內,她也不管。

最終,是公婆把自己那一份分了一部分給她,才作罷!

自從這件事之後起,我就對她很有看法跟意見了。

而且我想補充的一句是:每次我婆婆上伊春去看望嫁到那裡的大姑姐,來回的路費是婆婆自己掏錢,她姑娘跟姑爺從來不管。

好嘛!父母對兒女的愛,變成了一輩子的欠!這樣的女兒,真的令人寒心。

帶著生病婆婆上大姑姐家後,她再也沒來過:親人之間的人情冷暖

02

漸漸地,婆婆也灰心喪氣了起來。

她不願再照顧啃老的女兒,但同時也想最後努力一把,想證明一下自己閨女究竟有沒有一絲半點對父母的尊敬、在意與孝心,於是就成天唸叨著要想個法子試探試探對方。

我呢,靈機一動,便要婆婆假裝生病,說要去大姑姐所在的城市看病,請求她就近照顧一下。

誰知這一去,卻只得到了大姑姐滿滿的嫌棄與忽略,沒住兩天,她就開始言裡言外趕人。

幸好我是陪著婆婆一起去的,事先做好了安全的防護準備。本來想老人歲數也大了,也的確有些健康方面的問題。

住上一段時間,治療鞏固一下也好。但見這種情形,明白大姑姐已經嫌我們是累贅,也只得懂味離開。

自從這一次之後,婆婆也終於看透了自己女兒的本性,狠下心不再和她有來往,家裡反倒清靜了許多。

而自打明白自己從父母那裡撈不到什麼好處了之後,大姑姐也再沒回來過,就這麼失了音訊,活成了陌路。

帶著生病婆婆上大姑姐家後,她再也沒來過:親人之間的人情冷暖

03

透過親眼目睹,我也從側面看清了親情之間存在的盲點與誤區。

假如父母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導致他們在頭腦當中認為父母就該一輩子無怨無悔對自己好、不能有任何別的要求與奢戶索取回報的話,那麼,這樣的孩子,恐怕會被養成白眼狼。

在他們的意識當中,根本不存在自己這一方需要對父母好一說,但卻必須得是父母心目當中的珍寶,永遠得到特殊的對待與呵護才行。

這種人心目當中沒有親情的維繫也得由付出與珍惜共同維護的這種理念的存在,他們要的,永遠是至高無上、父母與原生家庭的偏愛!

因此,假如對方反過頭來變成了負擔,那絕對第一時間就會生出埋怨、嫌棄,會當成包袱一扔了之。

總之,我從大姑姐的身上,看出了溺愛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因此決定好好教養自己的孩子,免得將來步了公婆的後塵。

結語:

其實這位女士在最後已經說得相當明白了,之所以,有些兒女會變成這種樣子、之所以長久以來民間就流傳著“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這樣一種言論,大多都是由於父母從小無止境溺愛孩子導致的。

是因為缺失了親情之間相互付出、相互珍惜的這樣一種自然的知曉概念,才導致有些孩子即使是成年之後,依舊會認為付出是父母的事,索取是自己的權利。

在這種錯誤的觀念的影響之下,他們自然會一直奉行著這樣一種交往的方式,還認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對於這樣的兒女而言,父母要做的,是將自己單方面的痴心收回來,讓兒女自己去過自己的生活。

用正常的人際關係相處之道告訴他們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所有的愛,都是相互作用的。

沒有坐享其成、沒有天上掉餡餅一說。唯有如此,才能糾正對方的錯誤理念,維護自己的尊嚴與利益。

對孩子好,對自己的餘生而言,也非常有好處。

至少減輕了負擔、擺脫瞭如同血蛭一般黏在身上、只懂得吸血的子女,晚年老人也能活得自在、閒逸、安全一點。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