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同窗情為何常常在同學聚會之後,很容易死灰復燃成婚外情?

昔日同窗情為何常常在同學聚會之後,很容易死灰復燃成婚外情?

記得十八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就曾經說過,“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哲人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口中的“枯燥乏味”卻一直被延續著。

兩百年後的今天,人類的情感世界彷彿比現實世界膨脹的更快。人一膨脹,就看不清自己。情感一膨脹,人就開始向盲目和無知靠攏。於是,成不成為自己,做不做回自己,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孤獨才是可恥的。人們依然還是樂衷於場面大型的聚會。

昔日同窗情為何常常在同學聚會之後,很容易死灰復燃成婚外情?

正因為人多,才可以在人群中隱藏自己不被社會接納的稜角;也正因為人多,才可以在人群中突顯自己融入社會並遊刃有餘的高姿態。最重要的是,因為人多,情感的喧鬧和傾訴如百川歸海,在聚會點的話題中心形成交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心人,就在這裡找到了他們新的情感劇情。

在所有的聚會中,同學聚會成了最有趣的眾生組合。他們十分有愛的從各自的角落裡出現,聚到一起。矛盾指數在人性中被放大。不同的人,又是曾經的同學們,掛著相見與懷念之名,懷著不同的心思參與進來。

此時,所謂的當年殘缺的美好和需要在多年以後才有辦法完成的“畫龍點睛”之作,又從各自珍藏在心中的一個角落裡,被提了出來。曖昧不清地擺在曾經互懷好感的男女同學面前。

昔日同窗情為何常常在同學聚會之後,很容易死灰復燃成婚外情?

戛然而止的美麗總是最讓人心塞和搖擺不定。當年你未嫁來我未未娶;當年學業塵封了那份愛意;當年懵懂並不明白愛情的最終表現形式;當年情竇初開,卻來不及等到開花結果就分道揚鑣……就是因為當年有太多的不現實和不成熟因素,將初戀者們的愛情火花給生生熄滅在同窗的窗臺上。

“枯燥乏味”的聚會,因為有了曾經年少心中描繪過無數次的愛人出現了,怦然心動了。虛化的景象從同窗裡已經破格成了眼前實體化的聚會同桌。在人類情感的歷史長廊中,總會有這麼樣的一道光照入——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最好的。

人類的情感歷程也如收藏家的收藏品一樣,是逐漸豐富的。然後人生也逐漸豐滿起來。曾經空出的那個擺位上,就希望有那段未完待續的情感來填充,卻忘記了此時已然結婚的真相。

昔日同窗情為何常常在同學聚會之後,很容易死灰復燃成婚外情?

無知又盲目的情感,很容易讓情感意志薄弱者視之為愛情。於是,早已作古的感情被賦予了虛假的生命,死灰復燃。但只能惡生出一截婚外情。一截只能是一截,最後就變成一劫。

戴著面具的生活不可能成為生活的常態。男女之間的感情就如同人的生命。如果沒有開始,就意味著沒有孕育。不孕育,自然就成不了一個“人”。那麼,對於不復存在的感情又有什麼好期待的呢?如果已經消亡,就如人死燭枯。情感也是有其獨特的生命形態,失去了就意味著消亡。婚姻就是新生。

所以,身處婚姻中的人,婚姻才是你現在真正生命的開始。忘掉那些早已作古、不相干又斷層的感情吧,昔日的同窗最多隻是今日的同桌同席而已。同床,則是一個需要雙方共同付出,毀滅兩個家庭和抹殺過往一切美好記憶的代價。

昔日同窗情為何常常在同學聚會之後,很容易死灰復燃成婚外情?

為了一個記憶裡存在的人,為了一個聚會散席之後可能仍是一個路人的人,值得麼?醒醒吧,那些企圖將同窗情變成婚外情的同學們。這樣的感情,不會有任何作為的,這輩子都沒可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