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受限的條件,工作怎麼才能比原來幹得好?

如果讓你用指定的二百多個單詞寫一本書,你會不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又很荒謬的事情?你會不會想打退堂鼓,從而拒絕這次的約稿。

但童書界暢銷作家蓋澤爾沒有拒絕,他不僅接下了這個任務,還寫出了一本全球暢銷上千萬的書——《戴高帽子的貓》,全書僅用236個屬於6歲兒童識字範圍的單詞,就為大家展現了一個押韻連貫、妙趣橫生的故事,一經上市便引起巨大反響。

在單詞有限的情況下,蓋澤爾不僅沒有被限制條件所難倒,反而創造了一個寫作奇蹟。

這個案例來自於我今天要分享的書《逆向創新》,這本書在討論一個特別燃的問題:

面對受限的條件,工作怎麼能比原來幹得好!不得不說,這個想法簡直太酷了!

作者對“限制”進行了全新解決,他主張限制規則下的突破就是創新,我們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審視原有路徑的運作機制,主動提出挑戰性問題,用“如果……就能……”的思考方式,突破原有路徑的依賴,制定替代資源方案,最終實現目標,獲得成功!

我把書裡的精華內容做了梳理,今天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想要知道如何在限制的條件中獲得良機,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受限者、調適者、變革者:

受限者:當有限制時,這類人會降低自己的野心。

調適者:拒絕降低野心,但會另尋他法來實現原先的企圖。

變革者:將限制視為機會與可能性,並設法利用它,甚至野心會變得越來越強。

本書講的就是如何成為一個變革者,將限制轉為優勢。

1、成為變革者,你要主動提出挑戰性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事實上,挑戰性問題並不是那麼讓人舒服的問題,一般這種問題都被賦予了“不可能任務”在上面,對人們而言極具挑戰性。比如開篇那個案例,用二百多個單詞寫一本書,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受限的條件,工作怎麼才能比原來幹得好?

在南非,水是十分珍貴的資源,如何用較少的水資源生產出更優良的大麥,是釀酒公司創始人弗蘭基·呂伯面臨的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我們要如何增加大麥的產量與質量,同時又能減少10%的用水?”弗蘭基總是這樣問自己。

於是,他做了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情:參加當地大麥農民的聚會,詢問他們近年是否有人曾經在被迫減少灌溉的情況下,卻仍然能讓大麥茁壯。其中有些人告訴他:有的。2009年,他們因無法取得灌溉裝置的某些零件,以致無法好好灌溉作物,但卻還是生產出麥穗飽滿且豐收的穀物,不過長得不高就是了。

弗蘭基根據農民的說法,再結合手邊的資料,原來大麥生長分為三個時期,最初的抽穗時期、麥莖生長而麥穗休眠的時期,以及麥穗再次生長的時期。於是,弗蘭基大膽假設,若2009年農民在第二時期大幅減少供給的水量,大麥就不會長得那麼高,一種叫做“倒伏”(麥稈因為長得太高而倒下,以致毀了麥穗)的問題也就比較少發生。如果這種方法有效的話,就能在減少水量的同時,提升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隨後他與當地農民進行交涉,倡導改變傳統灌溉手段,只有九位農民願意嘗試這個挑戰。不過讓人驚喜的是,他們用這套新方法減少了48%的用水,同時作物的產量也沒受影響。由此,整個南非境內都不斷推廣落實這套新方法,農民和弗蘭基獲得了雙贏。

挑戰性問題雖然會使人不舒服,但能讓我們以不同方式去思考,迫使我們去改變、尋找新的解決對策。

那麼,挑戰性問題一般由何而起呢?我們應該從哪些地方尋找挑戰性問題?它主要來源於市場上的“不合理”。

不合理的當權者:

在一個資源逐漸短缺,商品價格逐年升高以及環境日益惡化,當權者會在許多地方施加壓力,比如水資源、環境保護等。許多企業在這種壓力下,不斷創新,新能源動力汽車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不合理的消費者:

消費者不再像過去一樣,他們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喜好。健康飲食、網路購物、便捷打車等都是消費者習慣改變的產物。

不合理的客戶:

客戶也會促進企業變革,零售業者會將自己的業務壓力,施加在供應商身上,倒逼供應商進行變革。

不合理的競爭者:

作為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旅宿業品牌,愛彼迎的出現,則直接影響了酒店的競爭格局。

2、轉化資源限制,解決挑戰性問題

當遇到限制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無論我們手中僅有的東西在一開始看起來有多貧乏,都要盡力從中找出並創造新價值。回到開頭那個案例,蓋澤爾在面對2百多個單詞的時候,他利用諧音、押韻等手段將原本貧乏的資源進行重新整理,最終完成了創作。

作者認為,資源可以是無限的,也可以進行變通和交換。如果我們設法發掘所有可能的資源來源,而不只著眼於顯而易見的地方,那麼我們可以從貧乏的資源中開創豐富的資源。

面對受限的條件,工作怎麼才能比原來幹得好?

宜家家居就是這樣一個善於挖掘資源更多可能性的企業。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曾在中國的一個農貿市場裡看到一排排拔光了毛的雞,他想到的並不是如何把雞肉做成晚餐,而是納悶拔下來的雞毛去了哪裡。坎普拉德說服農民不要將雞毛燒燬,他用便宜的價錢收購了這些雞毛,用來填充便宜的棉被,解決了鵝毛成本上的限制,也讓農民利用大量的廢棄物賺錢。

在宜家,我們能買到5歐元的桌子,我們能用便宜的價錢裝修自己的房子,我們能在更小的空間裡滿足更多的生活需求,這就是宜家的優勢——突破限制,發掘能為自己所用的資源與機會。

我們看待資源的方式,其實就是一種“路徑依賴”。而創新,就是重新思考我們看待自有資源的方式,並創造新的價值。

3、所有的限制都是自我限制

當我們想要成功解決一個難題,找到解決對策很重要,但是正確的態度和思考方式更為重要。

我們不僅要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更要思考如何突破原有的路徑依賴,塑造一個更好的溝通環境,好讓我們盡最大可能去解決問題。

還記得《肖生克救贖》裡那句著名的臺詞嗎: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安迪被困監獄20年,在極限的環境下,他完成了自我救贖。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你,除非你自己同意。

書中所提的“如果……就能……”的思考模式就是一種破局思維。

它不是簡單地在思考“有沒有可能辦到”,而是將重點放在“要怎麼做才能辦到”,它在迫使我們去尋找對策,而不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製造更多的問題。

面對受限的條件,工作怎麼才能比原來幹得好?

愛彼迎在業務成長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人是根據照片來決定是否租屋的。其中許多出租者要麼是沒有相機,要麼是缺乏攝像技術,以致無法將最佳屋況呈現出來。但是,改變出租者的攝像技術或者僱傭攝影師到世界各地為每戶人家拍照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愛彼迎換了一種思考方式:“

如果

我們能善用社群中其他攝影師的技術,

就能

為每一套房子提供很棒的照片,而無需專門僱傭員工拍照”,愛彼迎採取的對策是使用愛彼迎社群來尋找所需的人才,付錢僱請這些當地專業或者業餘的時間來拍照,不僅改善了出租率,同時也強化了社群服務。

在生活和工作中,限制無處不在,能否轉化限制,則成為了興衰成敗的關鍵。願你我都能突破限制,創造無限。與你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