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作者:硯無聲

100-1=0,這就是人性。

先說3個小故事。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01.

第一個小故事。

有個人每天給門外的一個乞丐10元錢,後來變成每天5元,再後來變成每天2元。

有一天,乞丐問他,你怎麼給我的錢越來越少了。

他說,之前我是單身,所以給你十塊。

後來我有老婆了,就只能給你5塊了。

再後來我有兒子了,只能給你2塊了。

乞丐聽了勃然大怒,給了他一記耳光,說:“

你怎麼能拿我的錢,養你的老婆孩子呢

?”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02.

第二個小故事。

有一期《金牌調解》裡,來了一對半路夫妻,李女士和譚先生。

準確來說,這是他們的第三段婚姻,兩人之前都已經離婚兩次了。

他們是在網上認識的,去年3月份認識,5月份李女士就懷孕了。

譚先生坦言,他當初是被李女士的美貌吸引的,帶李女士回去,周圍人都說他有福氣。

在他們認識的第11天,譚先生就給李女士轉了10萬塊錢。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譚先生還承諾,一結婚,他就把他的房產分給她一半。

領證後,他確實做到了,不僅在他的房產證上加了李女士的名字,還把掙的錢都交給了她。

剛結婚時,兩人每天一起散散步、聊聊天,感情甜蜜融洽。

然而,好景不長。

譚先生沒錢了,還欠了債,他對李女士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這次來調解,李女士對譚先生極度不滿,說他“

太在乎錢”。

一件小事,就足以說明。

去年11月23日,是李女士的生日,她在那天做了個小手術。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手術出來,李女士覺得大家都餓了,就去買了幾個小蛋糕,一共花了18。8。

譚先生就嘰嘰歪歪,埋怨她亂花錢,說要買菜回家做飯吃。

聽完李女士的講述,譚先生說,沒想到她記得這麼清楚。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李女士感覺自己又找錯了人,跟譚先生結婚後,生活質量下降了很多。

於是,她提出了離婚。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03.

第三個小故事。

網友@

ZWZ高笑笑長

,說了他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他以前的一個朋友,來北京時,沒有工作,他想辦法幫朋友介紹到一家公司。

朋友不懂業務,他去幫朋友,他有業務也帶著朋友,他希望朋友能多掙錢。

一次,朋友跟別人去ktv喝酒。

朋友喝多了,開著公司的車,把ktv經理的車刮花了。

當時朋友喝蒙了不記得了,人家透過監控報警了。

交警聯絡他,說他朋友肇事逃逸。

朋友死活不承認,要跟人家打官司。

他幫朋友搞定,人家要朋友賠5000,他跟人家談到4000。

朋友當時沒錢,他給朋友墊了3000,朋友拿了一千。

後來朋友因為這件事辭職不幹了,朋友還揚言要打他,還要他道歉,說他根本就沒幫他墊錢,朋友還說自己有賬單。

他當時心很冷,也很尷尬,也向朋友道了歉。

後來他查了兩年前的賬單,才明白,朋友是在炸他,是朋友記錯了,朋友根本沒賬單。

他把賬單截圖給朋友發過去,朋友沒回。

他真正體會到了“

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幾個字。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04.

我為什麼要說這三個小故事呢?

因為這幾個故事都有一個共性:

剛開始表現得太好,最後人與人之間的印象,毀於一件小事。

心理學上有個“

近因效應

”,指的是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的現象。

也指的是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

近因效應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如何避免熟人之間關係鬧僵呢?

一個訣竅:

把醜話說前頭。

馮驥才在《俗世奇人》裡,講到一個外號叫“蘇七塊”的故事。

蘇七塊,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拿環,天津衛掛頭牌,連洋人賽馬,折胳膊斷腿,也來求他。

他的醫術有多高超?

傷筋斷骨的人找蘇大夫,馮驥才這樣寫道:

手指一觸,隔皮截肉,裡頭怎麼回事,立時心明眼亮。

忽然雙手賽如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段骨頭就接上了。

貼上膏藥,上了甲板,病人回去自好。

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人有了能耐,脾氣準各色。

蘇大夫有個各色的規矩:

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絕不搭理。

“蘇七塊”,因此得來。

不得不說,蘇大夫非常瞭解人性,一開始就定下規矩,不輕易越界。

人性有個弱點,那就是你對他無底線的好,他就覺得理所當然,不知感恩;當你無力繼續行善時,他會覺得你欠他的。

凡事沒有規矩,必不長遠。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05.

現實生活中的友誼破裂、夫妻反目、戀人分手,合夥人散夥等,無一不是因為一開始對人太好。

合理應用“

近因效應”

能夠產生很多優勢。

比如,我們去飯店吃飯,點了豐盛的菜餚,酒足飯飽、快要結賬時,老闆吩咐服務員送上一盤水果。

我們在吃水果時,感到心情愉快,下次就可能再來。

在菜市場買菜,討價還價時雙方毫不客氣。

但在談好價格,稱好分量後,商販隨手給你幾根小蔥,或者特意讓秤桿翹得高高的,將你之前的不悅一掃而光。

比如,老師批評學生,最後加上一句鼓勵的話,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感到不足,努力上進。

再比如,家長教育孩子,在批評過後,不妨說一句,“乖,摸摸頭”,給孩子關心和撫慰。

你不能保證自己有能力、有意願永遠對別人好如初,不如一開始就別對人家太好。

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也沒有怨念。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對人太好?看完這3個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