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感受親密關係的姿態,你會選擇哪一種?

關注點家庭幸福服務者(FamilyWarmLove)↑↑↑

改變心理,改變生活!

三種感受親密關係的姿態,你會選擇哪一種?

人人都渴望自己親密關係好。

01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想要的親密關係長什麼樣?

尊重、理解、價值、包容、支援、成長以及性生活和諧。

可以說幾乎都是這些內容或者衍生。

但它們都是抽象的,具體每個人身上,又是有很大的不同。

再追問問:親密關係中發生了什麼,你會覺得哇,這就是我想要尊重、理解。。。的親密關係。

有的人會很清晰的回答,

比如說尊重,當即使我犯了一些非原則性錯誤,伴侶除了罵我以外,會認真聽我的解釋,不否認我的想法。

也有的人則會說,我不知道啊,這是一種內心的感覺,來了我肯定知道。

但有的人會說,我可能不知道什麼樣子,但我肯定知道哪些是絕對不想要的。

在真實的生活中,第一種比較清晰具體知道的並不多。

大多數人是屬於後面兩種情況,也即憑藉主觀的感覺或者負面清單,來感受親密關係。

02

第一種,清晰且具體的知道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的。

自己是很確定這些清晰與具體的內容,如果出現在親密關係中,那麼自己就會感覺到很舒服和享受。

所以如果你處於這樣的狀態,就會更加留意對方讓自己舒服和愛的地方,形成一個正向迴圈,越來越信任這段關係。

有些難懂了,還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下班後回到家,能吃到熱菜熱飯,是想要親密關係中具體的一項。(說實話,這項已經被說爛了,帶來感覺會弱很多,用它舉例子,在於大家都熟悉。)

下班後,發現一次熱菜熱飯,就很有感覺,就會對伴侶或者關係,多一分熱愛。

反過來,對伴侶與關係多一分熱愛,讓我們更加關注伴侶與關係中發生的正面內容。

由此形成正面迴圈,

關係就會越來越好,你會越來越信任關係,充分享受親密關係帶來各種滋養

但每一個硬幣都有兩面,這種狀態下,也可能會暗含著巨大的風險。

什麼風險?

如果對方摸清楚了清晰知道你的訴求,同時又是特別會演戲,由於你特別的投入與信任這段關係。

當對方決定不演戲了,你會受到很大沖擊和傷害。

有些人據此就會改變對於親密關係和婚姻看法與理解,轉變為第三種情況—負面清單。

但一般情況下,還是恢復很快,因為享受過親密關係滋養,所以依然還會渴望。

02

第二種,我不知道要什麼,我就跟著感覺走。

信任身體給出的感覺,如果對方做的事情,讓我感覺到舒服愉悅開心,那麼就是我想要的。反過來,則不是我要的。

但是我們感覺真的那麼可靠嗎?

我在如果不知道這個,愛自己只會是一種口號中提到過,感覺到到舒服開心愉悅,不止受到當下事情的影響,還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

猶如文中提到的,只要身邊人開心,我才開心的經驗。在長大後,就有可能只在別人開心的時候,你感覺到舒服。但這裡舒服,並不是來自於當下的你,而是來自於過去。

同時我們身體也有一個BUG,是很難區分情緒的來源的。

在經典的吊橋實驗中,

被試者是很難區分心跳加速緊張,是來自於人站在高空帶來恐懼帶來的,還是因為看見女孩子帶來緊張。所以,將兩者混淆了,本來是高空帶來緊張誤以為自己對女孩有感覺。

同樣情況,在醫生診斷中也會出現。

接近午飯或者下班前的醫生,由於肚子餓或者著急下班,身體會有急切焦慮的情緒。

同時自己診斷出一些問題的時候,醫生也自然會有一些焦慮身體反應。

醫生也會混淆兩種身體情緒,將肚子餓或下班帶來情緒,判斷為是病人帶來,結果就會高估病人的生病程度。

所以,情緒或者感覺有時候並不靠譜,

它有可能會受到過去經歷影響,也有可能受到情景的影響。

這樣緣由導致一個結果:

捉摸不定,

具體表現為:

有時候可能明明感覺該開心的,但是總感覺乏力;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就感覺不好或者好;

所以跟著感覺走,沒有人會知道未來是什麼,憑藉運氣的感覺。

03

第三種,雖然我不知道要什麼長什麼樣子,但我知道哪些是我不要的。

一般是根據自己成長經歷,

比如父母婚姻的狀態,以及自身經歷的失敗親密關係,每個人都會排出一個負面清單:

哪些部分是我不要的,也就是所謂底線和原則。

如果處在這樣狀態之下,會更加關注對方出錯的時候,形成負面迴圈,越來越不信任和投入這段關係。

還是以第一種情況裡,提到的下班回來飯菜問題。

在第三種狀態下,更加關注的是:

我下班回來,沒有吃到熱飯熱菜

下班回來,每一次沒吃上熱飯熱菜,那麼心理就會不舒服,會對伴侶或者關係,多一分嫌棄。

反過來,多一分嫌棄,又會讓我們去關注更多對方做那些我不要的部分。

由此形成負面迴圈,

你會越來越嫌棄關係,享受到親密關係帶來各種滋養越來越少,最後遠離這段關係和伴侶

依然,硬幣有兩面,它依然有它有利的一面。

有利的一面是什麼呢?

是可以防範親密關係中風險,保護我們不受到親密關係破裂的傷害,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現實層面經濟保障。

因為你心理已經有準備了,對方做了那麼多你不要的事情,你比對方可能都先想著如何自保。

可能選擇自保方式,提前結束關係,或者如果在婚姻中,固定好證據,提前做好財產孩子的安排等等。

一般情況下,由於現實不斷的驗證沒有人能遵守那些原則與底線,這樣姿態的人會越來越不信任親密關係。

Ps:詭異的卻是,往往自己不想要的情況,就偏偏會發生。篇幅原因,就不展開講為什麼了。

04

好,至此,三種在親密關係中姿態,都介紹完了。

其實可以看到,每一種姿態都是有利有弊的,都不是絕對的好壞,都是每個人際遇和主動選擇的結果。

另外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幾乎都是混合著三種姿態,但一般有一個主導的。

如果熟悉心理學依戀理論的讀者,看出來三種狀態其實是分別對應的是三種依戀狀態:安全、矛盾、迴避。

如果領悟到一般事物層面,面對事物,是人的關注焦點:收益、不知道、風險。

你會如何選擇呢?

改變心理,改變生活!

八爺

家庭治療師,敘事治療師

擅長領域:親密關係、家庭婚姻、以及親子問題。

我願意與你分享人生故事、生活感悟和諮詢經驗,

也願意傾聽你的故事,探討你的人生困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