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談談那個離開我的人

清明節,談談那個離開我的人

一位中年男人在給母親上完墳回到車上,坐在駕駛座上嗷嗷大哭,嘴裡哭喊著“媽媽,我想你了”。

這是近兩天在網路上“瘋傳”的影片內容,看得讓人非常的揪心,心裡一陣酸楚,眼裡溼潤。

自從外地回成都工作以後,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回去給我爸上墳。

在外很能說的我,但在墳前是沉默居多的,像是嘴被縫上了線一樣。可能活著的時候沒有好好跟他說話,現在也不習慣。

但內心裡有很多話很多的情緒想要說說,包括我的情況、我的工作、以及我未來的打算,當然還有我的擔心、我的憂愁、我的煩惱、我的後悔。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爸還在,我會是什麼樣。多數時候我想的是:我可能會考上更好的大學,我可能出國了,我會留在外地工作,我現在已經了自己的家庭。

但實際上,我爸在世的後面幾年,我對他的態度和感受是負面偏多的,同時他身上也有很多客觀的缺點。一句話,我並不喜歡他。

假如他真的活著,以我之前與他的關係,或許可能我的情況比現在更糟糕呢?其實誰也不知道。

你看,死亡將我和我爸拉開了距離,結果是我的記憶會將很多事情美化了。或許這就是死亡的一個功能:

美化,幫助活著的人更好的活著,這就是懷念的價值吧

在我爸去世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都沒有和他有連線,只夢到過一兩次。記憶清楚的是接到他死訊的時間以及我的反應:麻木和連續一週一天只吃一頓飯的事情。我也鮮在他人面前談論起我爸,即使在多年相處的人面前。

直到做家庭治療之後,我越來越意識到:雖然他離開了這麼多年,但是對我影響巨大的。

做家庭治療個人體驗的時候,分析老師說道我目前很多糾結矛盾衝突都是來源於我爸的死亡,而我的

很多內心的部分都停留他離開的那一年

。是的,我就用這樣保持過去樣子來表達對他的忠誠,其他人也是如此。

我總是說人是生於關係,長於關係,樂於關係,痛在關係。就像我爸離開了這麼多年,這段父子關係一直持續的存在,也持續的影響著我。

透過很多自我工作,我心裡面是能夠面對我父親的了。比如我今天以及之前可以寫我和他之間的故事併發布出來。

死亡非常可怕,就像我當年反應(現在很清晰知道這是應激反應——情感解離和身體僵住了)。但是隨著時間進行,死亡可能並不可怕,而更多帶來的是愛,就像我現在想起他更多是他的笑容以及他曾今給我鼓勵。

家庭治療基本的方向之一是把人放回父母的孩子,把人的(問題)行為放入到與父母關係之上,無論多小多大的年紀。

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與父母糾纏是每個人一輩子的無法逃避的人生情節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