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性學的角度看婚姻制度,這樣的制度未來會消亡嗎

制度對於人的影響是極大的。常聽說的一句話是:制度好,壞人變好人;制度差,好人變壞人了。

華為公司不是一開始先搞出一個《基本法》後才創業,而是隨著企業發展的需要而創造出各種管理制度,然後這些管理制度又反過來促進企業的規範化執行,促進人的提升。人造制度,制度管人,習慣了就提升了。

從人性學的角度看婚姻制度,這樣的制度未來會消亡嗎

婚姻制度,作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安排,對人們的人生幸福、對人生使命達成、對人類的繁衍生息、對社會的文明進步至關重要。因此,瞭解婚姻制度,發展和完善婚姻制度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具體來說就是:對猶豫是否要跨入婚姻,是否要逃離婚姻的人都具有直接的決策參考作用。

有資料說:最近這四十年的元旦這一天,上海新生兒的數量情況分別是:1990年出生了2784人;出生了1148人;2010年380人;2020年只有156人。新生兒數量斷崖式下降,這是我們不得不警惕和重視的資料,直接的後果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與人類生息繁衍直接掛鉤的是婚姻家庭,新生兒的大幅度下降,直接的影響是結婚率低了,離婚率高了,於是就會問道:婚姻制度要消亡了嗎?

婚姻現在是大部分人的選擇,說明現在婚姻還在。未來是繼續繁榮發展,還是會逐漸衰亡?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世界的命運就是無家可歸,人的命運也是如此。”如果人類最後家都沒有了,婚姻照樣不存在了。

從人性學的角度看婚姻制度,這樣的制度未來會消亡嗎

類似婚姻這樣的大事情的未來會如何,影響因素很多,不好說,它同樣可能是一個混沌系統。意思是:如果研究的結論是必然消亡,於是人類現在就採取有效的措施,讓婚姻制度得以儲存。如果研究的結論是不會消亡,放任人類現在的行為,還真有可能消亡了。

婚姻制度無疑在近幾十年會照樣存在,是否有必要來研究更長遠的未來走向呢?當然有,透過這樣的研究,讓人們更瞭解婚姻與人生成怎樣的關係,從而主動地扮演好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讓婚姻先做自己力所能及和法律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調整,讓自己的婚姻生活變得更幸福。

要探討婚姻的去脈,就得了解婚姻的來龍。首先得明確婚姻其實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男女之間的關係。其次,我們得清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比如,農村裡原來兩隔壁的老李與老張家因為菜園子的劃分有世仇,後來整個村子都被徵用了,都搬遷不住兩隔壁了,矛盾也就化解了,吵架打架的情況也就消失了。其三,人類社會在原始、農耕、工業、資訊各時代,婚姻制度的產生與形態是不同的,未來當然也在變化中。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還是人們的生產方式的提升變革,進而影響到了生存方式。

從人性學的角度看婚姻制度,這樣的制度未來會消亡嗎

採集時代

原始時代中,人們的生產方式是採集與圍獵,存在方式是集體群居與行動,從而才能有更強大的力量來與別的動物對抗和生存下來。人的繁衍方式是怎樣的呢?特徵是“共產共妻”。

對此,中國的一些先賢做出了這樣的研究結論:

《呂氏春秋》中說:“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無進退揖讓之禮……”

《列子》:“男女遊雜,不媒不聘”

《管子》:“昔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別,無有夫婦匹配之合,獸處群居,以力相徵”

其中最大的兩個問題是:一是很可能的近親生育導致嬰兒畸形;二是掙錢交配權而引發的爭鬥。

因為生育是女性的重要功能,而生育下一代又是繁衍的必需,也就在一定時間和種群裡產生了母系社會。

農耕時代

農耕時代,人們逐漸從依靠集體圍獵生存變為依靠個體勞動可以生存,加上人們的自私及儲存自己基因的內驅力,男人力量的更強大,逐漸形成了以男人為主的婚姻和家庭制度。

以男人為主的婚姻和家庭制度,能夠比原始雜亂群居生活有如下好處:第一婚姻和家庭作為一種壁壘,形成更好的社會秩序,更好地相安無事,對彼此都好;第二、有效地防止了畸形兒的產生。

期間也是有一個比較漫長的認知發展過程的,從原始社會的雜婚,逐漸經過包括:血緣婚、多偶婚、對偶婚、專偶婚的過程。

工業時代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差不多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因為這機器的幫助下,女人體力上的弱點逐漸被機器的力量所彌補。什麼意思?開汽車,女人與男人一樣可以開得很好,與男女人之間的體力差異沒有多少關係。男女人更平等了,婚姻內關係照樣要求更平等,於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就被更多國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同時也就廢止了一夫多妻制的婚姻。

從人性學的角度看婚姻制度,這樣的制度未來會消亡嗎

資訊時代

資訊時代進一步讓男女在就業等方面享有更平等的權利,甚至也能夠讓一些女人變得更強勢,出現了女性強權的情況。

網際網路的時代裡,人們彼此的聯絡更方便快捷,男女之間透過網際網路能夠進行更不受限制的進行尋找與交流,也包括誘騙等,讓婚外情更多發。

甚至,有的人就是為了多玩弄異性,只戀愛多戀愛,不結婚。等等,對婚姻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