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寫完兩年沒人要,男主不要片酬才拉來投資,哪想到成當年票房冠軍

時間總是如白駒過隙,又到了四月一日。想必對影迷朋友來說,四月一日這一天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沒錯,這一天,是我國著名男歌手、演員張國榮的忌日。張國榮在生前可以說是極富盛名,但這位頂級巨星卻在2003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3年的香港影壇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哥哥張國榮離世,二則是在02年年底上映的電影《無間道》在香港影壇創下了新的歷史成績。

受到199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香港電影不復此前輝煌的局面,進入了低谷期。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曾經創造出許許多多不朽神話的香港電影界更是猶如進入了冰封期,上映的眾多電影作品都遭遇了滑鐵盧,票房慘淡,更別談能有什收入和回報。

但就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電影《無間道》卻出現在了觀眾的面前。但其實,這部電影在問世之前,它的準備與拍攝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充滿了艱辛、坎坷與困難。

身為這部電影的導演兼編劇,麥兆輝從吳森宇執導的電影《變臉》中獲得啟發和靈感,想要繼續使用“交換”這一概念作為劇本的核心。但“變換相貌”這樣的事情過於具有魔幻性,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因此他推陳出新,設計將兩個角色的身份和內心進行交換。

在麥兆輝構想和設計的劇本中,最初只有警察到黑社會臥底的故事線(梁朝偉線),但導演劉偉強卻覺得這樣的單線劇情設計並沒有什麼新意,不足以勾起觀眾的興趣,因此他在單線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加入了另外一條黑社會到警局臥底的故事線(劉德華線)。

這版劇情改完後,麥兆輝又將劇本給莊文強進行修改。而據莊文強透露,本來只想當個顧問角色的他,在收到稿子時就看到了這個劇本的潛質,而且也看到了麥兆輝第一稿已經極其細緻,許多場面已經細緻得如同分鏡一樣。因此莊文強也忍不住手,對劇本加工創作了起來。

但在《無間道》的劇本寫好後,受到香港影壇萎靡風氣的影響,始終沒有投資人敢站出來冒這個險。但劉德華在《無間道》劇本創作之初就對它十分看好,因此雖然大環境的情況十分糟糕,但劉德華仍在四處奔波尋找能夠賞識《無間道》這匹千里馬的伯樂。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德華遇到了林建嶽。此時林建嶽剛入股寰亞不久,急切地需要一部優秀的作品來打響自己寰亞的名聲。在看到《無間道》的劇本之後,林建嶽認為這就是證明自己的好機會,毅然決然地決定投資這部無人敢拍的電影。

話雖如此,當時的香港影業極其的不景氣,而《無間道》這部電影所需的投資金額也不是筆小數目,因此寰亞仍然有些動搖。此時劉德華卻站了出來,表示自己不需要片酬,改用電影票分紅的方法來減輕拍攝投入資金的壓力。

不過好在,林建嶽這番決定沒有讓他失望,反而為他帶無盡的榮譽與回報。電影《無間道》上映後,在短短兩週之內就突破了3000萬港幣的票房,最終以5505萬港幣的票房一舉奪得當年的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並獲得了無數的獎項與殊榮。

雖然香港電影市場最終還是走向了沒落,但不得不說,電影《無間道》的出現讓無數觀眾彷彿又回到了過去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享受了一把“港味片”的刺激與暢快。

時至今日,無數的觀眾仍然能夠回憶起這部作品輝煌而燦爛的時刻,那是一代人心中永遠都不會被抹去的回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