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撩背LV的女孩”

我是末那,寫給你的

我是末那,

No.1334

篇原創文章

“別撩背LV的女孩”

“別撩背LV的女孩”

每晚9點和你說晚安

“我的人生夢想,是擁有一隻LV包包。”

當時的她,無依無靠,工資微薄;

每在街上看到一個背LV的女生,都會回頭望好久;

路過LV的門口,也是隻敢駐足,不敢進去。

《北京女子圖鑑》裡,初入職場的陳可曾這樣說。

那時的陳可,把LV的包設定成了電腦桌布。

“別撩背LV的女孩”

每天看著它,總想著多賺點錢,再多一點。

螢幕上這隻包的名字,叫做neverfull,意思是:

也預示了陳可在遇到一個又一個的有錢人之後;

這隻包的容量夠大,永遠裝不滿。

初入社會的女孩,胃口是最大的。

那無法滿足的慾望,和差點迷失的自我。

“原來牛排沒有八分熟啊。”

“車釐子起碼要JJJ的才高階。”

“沒有神仙顏值,也要用神仙水呀。”

每次刷朋友圈,都能學到各種物慾的知識點:

在下雨擠地鐵時,小心翼翼地把它摟在懷裡。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貴”,不惜攢幾個月工資買包。

“別撩背LV的女孩”

卻怎麼也感受不到,躋身小資生活的快感。

像我公司的員工,有背LV的,也有背帆布包的;

當圍坐在會議室裡開會,我並不記得誰的包更貴。

我經常在想,什麼是真正的奢侈品?

她們不會因為想買一隻大牌包,而跟我提出加薪的理由。

卻在甩出一個個漂亮的成績後,實現了晉升。

但是誰的狀態更好、見解夠獨到,卻是顯而易見的。

“別撩背LV的女孩”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我百看不膩。

把自己活成奢侈品,才是她們忠於自己的本能。

有次為了給自己撐門面,問朋友借了一串昂貴的鑽石項鍊。

它講述了一個普通女生,非常熱衷參加上流晚會,體驗貴族生活。

她無奈只能借錢,重新買了一條鑽石項鍊還給朋友;

那晚她出盡風頭,卻在回家路上把項鍊弄丟了。

最諷刺的是,10年後,當她和那位朋友相遇,講出這件事。

然後玩命打工省錢10年,才還清債款。

而她為了還債辛苦度過那10年,卻是真金白銀般的時光。

“別撩背LV的女孩”

她才知道,原來朋友的那串鑽石項鍊是假的。

10年,足夠讓一個女人青春不再,容顏老去。

有些人把慾望的口子撕開,用奢侈品填滿;

然後在無限迴圈的還債中,一無所獲。

但你如何度過,卻可以在一生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有些人卻早早看清了現實,也看輕了虛榮;

在日復一日的自我提升中,變得不朽。

就像見過世面的女孩,已經疲於猛發朋友圈;

9圖炫耀自己身材、包包、精緻下午茶。

什麼是高階感?就是慾望滿足後臉上的疲倦感。

因為這些都不值得她們炫耀了,她們早就已經試過了。

她們的朋友圈裡,可能沒有LV、下午茶和高檔餐廳;

“別撩背LV的女孩”

但你絕對不敢小看那一條橫線背後,她們精彩而充實的人生。

“真的會有人一個名牌包都沒有嗎?”

“真的會有人沒喝過星巴克嗎?”

“真的會有人天天只穿一雙鞋嗎?”

微博上曾有人發問:

答案是有的。

對於她們來講,名牌包和帆布包沒有區別;

鞋也只有高跟和平底之分。

但我想她們不會告訴你為什麼,因為她們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她們也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窮。

那些印在上面的logo,並不能代表她們是誰。

她沒有收下那塊手錶,也婉拒了對方。

公司的設計組長在28歲生日時,追求者送了一塊名牌表。

無關物質和金錢,那是他對她這個人的評價。

但收下了那句話:“你值得一切好東西。”

我相信不會在奢侈品櫥窗外駐足的姑娘;

一定是見過了比那隻包包,更值得的東西。

是比那塊表本身,更讓她覺得坦然的東西。

也相信不會頻繁出現在朋友圈的人們;

“別撩背LV的女孩”

《人物》雜誌曾專訪過一位奢侈品鑑定師。

一定是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有在好好生活下去。

十餘年的職業生涯,讓他能很快看穿奢侈品的真偽;

有些女孩穿著光鮮,卻在鑑定結果為“假”時,直接哭了;

有些雖然貌不驚人,一出手就是上個世紀的限量款。

卻很難去分辨顧客,到底是不是真的富人。

同理,不屬於你的東西,僅僅是擁有,根本無法讓你獲得底氣。

高曉松曾經這樣

形容朴樹:

“20年人來人往,你還在;

“人並不會因為炫耀,而變得更有價值。”

同樣的,當你當有一天走進奢侈品櫃檯,拿起一個包包;

我希望你為它買單的時候:

不是因為你需要這圈子,而是因為這圈子愛你。”

“別撩背LV的女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