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借刀殺人”的鄆哥,揭示了人性的潛規則

文丨花欲燃吖

曾經看過郭德綱的一段評書,他說:“

列位,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小人是最難斗的,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恨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一天到晚!

人間清醒老郭一語道破了人性,而《金瓶梅》中的鄆哥就是這不可得罪的小人。

有人會說這鄆哥是好人啊,要不是他,武大郎這綠帽子還不知道要戴多久呢?怎麼揭穿了這對苟合的男女反而成了罪人呢?

實際上,那是你沒看懂這樁醜事的前因後果,我先前做了論述,在《金瓶梅》中沒有十足的正面人物,一個小小的鄆哥,階級鬥爭下的犧牲品,一介草民根本不可能具備什麼高風亮節,而他在潘氏幽歡的這場風月中,

起到了不小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可以說是他和王婆加速了武大郎的死亡,且聽我來和各位辯一辯他為何要拉著武大去捉姦。

鄆哥,十五六歲,姓喬。

生得乖巧伶俐,家中有個老爹靠他奉養,無奈小小年紀插科打諢,見風使舵,學了一身的市儈本領。

平日沿街叫賣果子,專往達官貴人的圈子裡鑽,往那酒店裡去,

從這可以看出他的生意頭腦是比武大靈光一些的,懂得選擇自己的客戶群體。

封建時期,運輸和儲存都是一件耗費人力物力的事情,水果對於一般人家可以說是奢侈品,再有,尋常百姓一日三餐溫飽都有問題,也未必能買多少水果解饞,而酒店出入的人群就不一樣了,能在溫飽之後還有娛樂生活的,必然是有閒錢,有閒工夫的,

所以,鄆哥便偏挑這樣的人,在他們眼前晃。

西門慶是鄆哥的大主顧,平時除了看顧他的水果攤子,偶爾還會多打賞一些盤纏,這一日,鄆哥沿街叫賣,發現西門慶沒來,好幾日都不見西門大官人丟了大客戶這可不得了,於是鄆哥便提著雪梨繞街找大官人。

有那好事兒之徒早就聽聞潘氏和西門的事,有心提點鄆哥,要尋西門官人,你得去王婆那裡。

鄆哥雖小,可也是在市井之間混了許多年的,這點事,即便不說透他也是明白的,出於一些自己的目的,可能是想趁機訛一些銀子又或者是想多兜售一些水果,他便朝著王婆家去了。

《金瓶梅》的第四回,用幾句對話將鄆哥的目的點透,他和王婆吵鬧,嚷嚷著乾孃不要獨吃,也讓我也沾沾光。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兩層含義:

1、王婆掙個酒店開房錢,而我鄆哥賣個水果貼補下家用,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2、王婆牽線做媒要挾西門官人這一筆銀子,鄆哥也知道此事想分上一杯羹。

無論是那種理由,這個鄆哥最初都沒想起同情武大,或者幫武大出氣,一心只想自己的利益,可見二人的關係也是挺塑膠的。

此時王婆一把揪住鄆哥,罵罵咧咧絲毫不顧忌,這一老一少就在門外罵起了街。

歐洲流行一句諺語,

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卻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

王婆便是毀在這貪婪之上,想獨霸西門慶這個大財主,只想眼前得失,一時不給自己留後路。

她這一錯,便得罪了鄆哥,也給自己埋下了禍患。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大意是如果你想在一灘渾水裡混下去,你就需要將身旁乾淨的人拉下水,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雖然表面上是分走了你的東西,實際上也是多了人幫你分擔風險。

王婆精明一世,唯獨在這點人情世故上未曾看開,貪,這是她的第一錯。

當你對突如其來的對手不瞭解時,不要盲目地給自己樹敵,你可以不必做到人人喜歡,

但一定不要和所有人敵對。

因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話別說完,事兒別做絕,凡事留三分,給別人也給自己。

王婆不僅把事做絕,還讓鄆哥顏面掃地,激起了他的逆反。

他轉身就去尋了武大郎,用打油詩拐彎抹角地提醒武大郎他被戴了綠帽子,這層窗戶紙被捅破了,武大郎能怎麼辦?只能硬著頭皮去捉姦了。

關於武大這一點,可以移步這篇文章去看,他早就察覺到了潘金蓮的異常,基於種種原因選擇視而不見。《金瓶梅》“綠成一道光”的武大郎:他很可憐,卻不值得同情

武大郎本可以不死,如果鄆哥比用激將法將大郎架到那個位置上下不來,這段奇特的三角關係就會以另一種方式化解開。

首先,西門慶要想弄死武大郎,早就下手了,何必非要等待王婆等人提點才出手,從他計得李瓶兒,陷害宋慧蓮的丈夫,坑殺蔣竹山都能看得出來

,凡是他西門大官人想要的,就沒有得不到的。

他只是想佔有潘金蓮,並未曾想將她娶回去,露水情緣玩玩而已,武大郎根本不礙事,就算退一萬步講,他有心和金蓮做夫妻,

以武大郎的那點心性,給點錢就打發了,何必出此下策。

其次,武大郎和西門慶的身材懸殊如此之大,大郎又沒有個幫手,冒冒失失的上門,結果可想而知,這些鄆哥不可能想不到,但是他就是要武大郎去,

想借武大郎之手鬧王婆個不得安寧。

所以,大郎踢開門撞見醜事,西門慶嚇得躲到了床底下,王婆慫恿大官人像個男人一樣,硬氣點,於是,一個窩心腳,大郎臥床不起。

鄆哥這招“借刀殺人”開始起了作用。

他要殺誰?自然是得罪他的王婆。

他清楚武大郎去捉姦不外乎兩種結果,一種是,大官人被打攪了好事,將怨氣發洩到王婆身上,這婆子錢財兩失,落了個裡外不是人。第二種是,武大郎被欺負,鬧得人盡皆知,那武松回來必然要替哥哥出氣,那王婆子怎麼都躲不掉一棍子。

他這個局布的十分完美,但是,卻忽略的王婆的心狠手辣,王婆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將西門慶的怒火平息,把自己摘了個乾淨,但是卻將武大的性命丟了。

王婆攛掇金蓮謀殺親夫,一邊硬將自己捆綁在西門慶和潘氏身上,將利益最大化。

由此,也應了鄆哥這第二招。

潘氏和西門慶的這樁情事變成了一樁罪案,一不做二不休,就給王婆埋下了殺機。

武松是個仗義的好漢,就武大郎這麼一個嫡親的哥哥,儘管西門慶動用了一些手段將武松幾經貶謫,但是,最終王婆還是命喪武松之手。

鄆哥報了仇,卻“事了拂身去”,可謂奸計得逞。

人心叵測並非勸人為惡,而是讓大家與人為善,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寫道:“

如果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見,你或許想阻止他,但最好不要這樣,這樣做沒有什麼效果。 如果你要樹敵人,就勝過你的朋友;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讓你的朋友勝過你。 我們要謙遜,這樣永遠能使人喜歡。 我們應當謙遜,因為你我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