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內向,自卑,焦慮怎麼辦?

社恐,內向,自卑,焦慮,提到的這四種特徵,看似各自獨立,實際上彼此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解釋清楚這四種特徵之間的聯絡,才能踏出緩解的第一步。

01 怎樣看待內向的性格?

首先來說,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從基因中就已經被預先設定。

既然是天性使然,那麼,內向與外向也就並無好壞,高下之分,而是各自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如果題主僅僅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向的缺點上,又或是不公地將外向的優勢與內向的不足相比較,不用說,得到的必然是對自身本性的一種排斥。

所謂“天性不可奪”,與其這樣刁難自己,不如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向的優勢上,竭盡全力發揮它。

比如,內向的人往往安靜,沉穩,嚴謹,心思細膩,善於觀察,獨處和內省。

這樣的特徵,既是一個穩重的管理者所應具有的,又是一個善於專注與鑽研的成功者所必備的。

如果說,一個內向的人總是偏執地將自己內向的特徵視為是一種不正常或是低人一等,那麼在別人漠視他前,他已經被自己所瞧不起,自卑便由此產生。

02 越自卑表現越差

所謂自卑,便是一個人總是將注意力集中去體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長此以往所產生的一種消極心態。

簡而言之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和排斥。

千萬不要小看對自我的否定,因為這往往比來自他人的否定殺傷性更強。

心理學家班杜拉就曾提出過

“自我效能感”

的概念。

即當人預測自己的某種行為將會導致某種結果時,這種結果便更容易發生。

更通俗的講便是,你越是相信自己會成功,你投入和付出的就會越多,越會堅持下去,不輕言放棄,這樣反倒更能使自己成功。

因此,一個人越是自卑,他所表現的就越差,而這種不佳的表現又使自己更加自卑......

惡性迴圈由此產生。

所以,與其將時間浪費在否定自己上,不如變否定為肯定。

先從接納自己內向的特徵開始!

可是如果未能做到這一點。

如上文所講的惡性迴圈就會繼續滋生。

這也就導致了社恐的出現。

03 你的社恐其實是你的不自信

在當代,社恐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通病”了。

這絕非危言聳聽。

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社交恐懼症在25歲-44歲年齡段人群中出現的機率越來越高。

之所以會社恐,除開先天的遺傳因素外,更多的還在於後天的形成。

社恐的人都知道,在人群中一旦有人注視自己就會臉紅,出汗,心跳加快。

不敢與他人對視,也不敢與他人溝通,生怕自己說的每一個字,做的每一個舉動都會使人貽笑大方。

之所以會這樣,便是由於

社交活動少而導致的社交能力差,而使人迴避社交活動的最大原因,便是自信心不足,害怕人前出醜,人後嘲笑。

04 焦慮因何而來?

如果一個人在社恐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仍然不去做任何改變,那麼得到的必然是焦慮難耐。

因為當今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發地不可或缺。

再難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無論是求學,求職還是求生,哪個都需要與人進行交涉和溝通。

因為只有懂得社交才能獲得社會支援達到以上這些目的。

可以想象,在這樣窘迫得不到社會支援的環境下生活,必然會受焦慮所折磨。

05 寫在最後

總結上文我們就可以發現,想要擺脫這種焦慮對自己的摧殘:

(1)要學會接納自我的天性

(無論是外在的樣貌還是內向的性情);

(2)要轉變自我的態度,從把注意力集中在否定自我的不足上,轉向專注於肯定和發揮自我的優勢上

(請不要說自己沒有優勢,這樣說仍然是在否定自我,因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3)利用肯定自我所獲得的自信心(無論它有多麼微小),投入與最基礎的社交中

(哪怕是和自己信任的人玩一局桌遊,去公園跑一次步都會是鍛鍊社交能力克服社恐的開始);

(4)透過不斷積累

社交能力,克服自己對於社交的恐懼。

如此,你將對社交不再那麼焦慮和恐懼,甚至是喜歡上與自己的摯友吃飯聊天的喜悅;

這種喜悅的積極情緒越發地成為你情緒的常態,因而自信心也能夠飛速地提升;

自信使得你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於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去彌補自己的短板,而對於那些你無法改變的缺陷,你抱著坦然的心情,全然地接納它為自己的一部分,不再為此而煩惱和擔憂。

以按照以上的思路來對待自己的社恐,內向,自卑和焦慮。

坦誠地講,這一理解和轉變的過程是艱難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它們對你的折磨一樣,非“一日之寒”。

如果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有一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為你進行引導和陪伴的話,勢必會更加成功。

慶幸的是,爭渡心理諮詢機構就是一家專注於幫助他人擺脫痛苦情緒,獲得個人成長與提升的專業機構。

憑藉著專業的諮詢師團隊和多年的口碑,爭渡心理諮詢機構已經幫助過萬千來訪者共同踏上個人成長與完善的道路。

我們期待您的來訪,無論是線上與線下,請您記住,個人成長的旅途中,有我們與您相伴,你不是獨自一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