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的“公車改革”為何總是不能進行下去呢?

公車,顧名思義就是公家人員所乘坐的車子,古代在沒轎車的情況下,就是他們的代步工具,比如馬車,轎子之類的。

這“公車”除了是官員們的代步工具之外,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官員身份和排場的象徵。一般都是權利越大,坐的車就越好;權利一般者,坐的車也就一般般。

明清兩朝的“公車改革”為何總是不能進行下去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大概瞭解下中國古代的公車發展史,你會發現,歷朝歷代是沒有規定官員的坐車、坐轎等交通工具的公私使用之分的,交通工具一旦派發下來,那就完全供主管官員一人使用了,成了絕對的私人用品,因此,助長了官場腐敗和奢靡的風氣。

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坐著八抬大轎泡酒樓、逛妓院的官員更是不在少數。同時,古代公車的龐大數量,更是成了國家日益嚴重的財政負擔。

明朝開國之際,出身平民的朱元璋就曾對“公車”的腐敗公開宣戰過,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

明清兩朝的“公車改革”為何總是不能進行下去呢?

據《明史·輿服志》記載,“景泰四年令,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轎。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應乘轎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侯、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者,奏聞。蓋自太祖不欲勳臣廢騎射,雖上公,出必乘馬。”

意思就是說,規定只允許三品以上的文官可以乘坐四人抬的轎子,其餘官員一律騎馬出行;勳戚和武官不管老弱,皆不得乘轎;違規乘轎及擅用八人抬轎者,都要接受嚴厲的處罰。

這一套規定在明朝初期執行得還是比較徹底的,但是到後來就不行了。

明清兩朝的“公車改革”為何總是不能進行下去呢?

隨著明朝的日益衰落,這方面的監管也開始每況愈下,一些官員又紛紛開始坐上了轎子,而且是越坐越大。不但奸臣如此,忠臣亦如此。

就拿萬曆一朝的首輔大臣張居正來說吧,他回家奔喪,所坐的轎子之大,足以令你瞠目結舌。

據有關史料記載,張居正的這次返鄉之行,那叫一個氣派:首輔的坐轎要32個轎伕來抬,內分臥室及客室,還有兩名小僮在裡面伺候著。隨從的侍衛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一隊鳥銃手,乃是總兵戚繼光所派,而鳥銃在當時還尚且屬於時髦的火器。

如此大轎,在國內乃至國外怕是都排得上號了吧?

為了讓如此大轎從北京暢通無阻地趕到江陵,張居正可謂是煞費苦心。在這千里行程中,“五步一井,以清路塵;十步一廬,以備茶灶”,拓寬道路,加固橋樑,勞師動眾,一時驚擾無數官民。

明清兩朝的“公車改革”為何總是不能進行下去呢?

清朝入關之後,也是規定在京的滿族大臣不分文武,一律不準坐轎,只准騎馬;一品文官如果因為年老或疾病不能乘馬的,必須經過審批才可坐轎;漢族文官可以坐轎。但由於京城太大,官員們住的地方距離上班的地方路途都很遙遠,所以如果要坐轎子上下班的話,得準備兩班轎伕中途替換,如此計算下來,每年的花費巨大。

因此,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都在致力於“公車改革”,鼓勵滿漢大臣一律改乘更為輕便廉價的交通工具,所以很快就出現了京官乘騾車上下班的景象。不過那些高階官員的大轎還是可以保留的,放在家裡,需要顯示派頭時,花倆錢僱幾個轎伕來臨時抬下就好了。

但是,從《清朝文獻通考》的記載來看,這個禁令在康熙一朝其實早就已經被突破了,到乾隆時乘轎更是成了普遍的現象,乾隆皇帝為此連發詔諭訓斥,但絲毫沒有效果。

明清兩朝的“公車改革”為何總是不能進行下去呢?

從整體上來看,明清兩朝前赴後繼的“公車改革”基本上都是前面緊,後面松,虎頭蛇尾的,根本不能將改革進行到底。對於這樣的一個現象,現如今的我們是否該吸取點歷史的教訓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