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01

前陣子的迪奧大秀上,一張“四美”合照上了熱搜,照片中有劉嘉玲、章子怡、章澤天和劉雨昕。

可沒過多久,網路上流出另一個角度的“合照”。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原來,當時一起合影的人,還有前芭莎主編蘇芒,只是所有人發合照的時候都把她給“裁掉”了。

昔年和大明星談笑風生,合照佔據C位的“時尚女魔頭”,如今只剩一片衣角。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誰能想到,就在4年前,蘇芒才是那個發“刪減版”合照的人。

2017年,蘇芒和鄧文迪、李冰冰、洪晃、張欣等人,去參加一場新書釋出會。

明明是7個人的合照,蘇芒釋出的時候,卻刻意把洪晃和張欣裁掉了,只剩下看上去“光鮮亮麗”的幾位。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短短4年過去,從芭莎卸任的蘇芒,變成了被“裁”的一方。

娛樂圈的現實、功利,常讓很多人感慨“人走茶涼”。可其實,現實的何止娛樂圈?

美國一位社會學家在《社會交換理論》中指出:“

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

。”

除了親人、摯友,當你沒有交換價值之後,別人嫌棄你其實再正常不過。

現實生活,很多年輕人沉迷“人脈”論,以為多認識幾個厲害的人,自己就能被提攜,然後一飛沖天。

可真相是冰冷而殘酷的:

當你實力不足,所謂人脈,一文不值

02

前幾天,看到一張特別搞笑的電影海報。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電影《藍色生死戀》的海報,乍看過去,我們肯定都以為C位的就是女一號、男一號。

但實際上,中間的孟美岐是女二號,而許凱也只是男二號。

真正的男主角,在哪兒呢?請看後面的一個身影: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據悉,電影拍攝期間,4人名氣相當。可等到上映時,孟美岐已經憑藉選秀節目爆紅。

之後女主趙露思、男二號許凱也都陸續走紅,只有男主角焦睿還是小透明。最後,海報就被改成了這樣。

男主的自嘲,也讓人覺得既滑稽又心酸。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事實上,不只是這樣的不知名演員,就連劉德華也受過冷遇。

幾年前,劉德華在工作中墮馬受傷,傷得很重,在醫院治療近2個月後,才得以回家休養。

受傷後很長一段時間劉德華沒法工作,很多原本要好的朋友,漸漸露出了最真實的一面。

曾經稱兄道弟的在知道他受傷後,第一反應是“他什麼時候才能好“,“什麼時候能補償這個時間比較好”,“這次會不會虧啊”……

沒人關心他的健康,他們在乎的只有損失的利益,有人嘲諷他“一輩子都沒想過投資劉德華也會虧錢”。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經過這次事件,劉德華對“朋友”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是有度的,朋友也是有排名的。”

這就是人性,你的價值,會直接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

世上有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就是:

你強大,整個世界就對你和顏悅色;

你弱小,這個世界的好事都輪不到你

03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

我一年只有7萬收入,老婆卻想要兒子讀一年5萬學費的幼兒園,她說圈子很重要,圈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題主家庭收入不高,可老婆想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兒園,認為可以結交有錢有勢的人。

題主不贊同老婆,但總被抱怨沒眼光、沒格局,他也有些猶豫,於是上網求解。

答主@Will。liu分享了自己親戚的真實經歷。

親戚家小有資產,男方是跨國公司高管,年入大幾十萬,女方開公司,員工十幾人,年利潤也有大幾十萬,市區還有三套房。

親戚把孩子送到了市區最貴的私立學校,億萬富翁、位高權重,非富即貴的家庭構成了一個頂級的家長圈。

可親戚的孩子,最後只在學校讀了兩年就轉學離開了。因為這種貴族學校的孩子都不參加高考,是走留學路子的。

教育理念的不同,導致孩子重返正常中學後,學業很難跟上。

而親戚本來寄希望的頂級圈子呢?

他們其實從未真正融入

男方職位不變,女方雖說在群裡認識了幾個人,但實際上對自己的生意幾乎沒有任何幫助。

親戚最後感嘆:“

不是一個級別的人,玩不到一起,更說不到一起

像電視裡演的那樣,富豪願意用自己的資源給普通朋友搭橋的,現實生活幾乎不會發生。”。

是啊,關係平等,才能互相幫助。

因為一切人脈,基礎都是你自身的價值,你的利用價值不足,人家又憑什麼免費幫你?

章子怡合影“裁掉”蘇芒,暴露殘酷現實:別高估人脈,別低估人性

求職節目《非你莫屬》裡,就有一個沉迷“人脈”的求職者。

他上節目說自己交際能力強,還認識董明珠、俞敏洪等大咖。

現場老闆沒人信,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就現場表演給董明珠打電話。

結果可想而知,他根本打不通。

隨後,主持人一針見血地直言:

“他自以為結識的牛人,根本沒有存他的電話,更不可能給他提供任何幫助。”

圈子不同,真的不必強融

一廂情願地攀關係,擠圈子,除了淪為他人眼中的小丑,根本撈不到多少好處。

04

作家李尚龍說過朋友的一段經歷。

朋友在成名之前,給一個很大的報社投過稿,可每次投稿,都石沉大海。

但一年後,他自己的書意外大賣,那家報社的創辦人竟親自來找他約稿。

後來朋友和報社創辦人關係很好,因為一個需要賣書,一個需要好稿。

有人問朋友:你為何和這家報社的關係那麼好?

朋友說了一句話:

等價的交換,才有了等價的友誼

而李尚龍自己也有過類似經歷,上大學時,他酷愛社交,參加了三個社團。

社團一有活動,他就積極參加,四處聯絡走動。

認識一個新人,就急著留下對方的電話,想建立有效連線。

可等到他後來遇到一件急事,想找人幫忙時。

李尚龍把通訊錄的人全聯絡過了,也沒人願意伸以援手。

後來,他因為寫作成了小有名氣的人,遇到什麼事,基本一打電話就有迴應。

李尚龍終於懂了:

你自己不牛逼,認識再多牛逼的人也沒有用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308:無效社交》中說:

社會像個圓錐,每個人都在圓錐的表面上往錐頂爬。

你和同等水平,不同領域的人的距離,就是你所處平面圓的半徑。

只有你的水平越高,離錐頂越近,你接觸其他領域的人的距離才會越短。

的確如此。

當自身實力不足,你拼命融進再高階的圈子,最後也不過是低質量的無效社交。

李嘉誠曾對年輕人有過這樣一番告誡:

“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秀時,先別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

應多花點時間讀書、提高專業技能,多見見你的客戶。

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與其把時間花在“經營人脈”上,不如先提高自己的價值,經營好自身

因為,等你成為自己的貴人後,其他事情也會水到渠成。

和你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