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12歲就因為立了大功,官拜上卿,此後甘羅又到哪裡去了!

甘羅是歷史上最年輕的宰相,有多年輕呢?12歲!

你沒看錯,確實是12歲。那麼,甘羅究竟有多聰慧,為何能在小小年紀就任一國宰相?還有,甘羅當了宰相後,又到哪裡去了?

甘羅是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甘茂的孫子。甘茂時任秦國左丞相,其地位和當初的張儀不相上下。後來受到同僚排擠,逃到了齊國,最終死在了魏國。

甘茂死後,甘羅父子便投奔了呂不韋,做了呂不韋的家臣。由於秦王嬴政年幼,呂不韋在秦國可謂呼風喚雨,權傾朝野。身為丞相的他,把持了整個朝政。

呂不韋的野心很大,一心想幫助秦國實現霸業,開疆拓土,甘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甘羅12歲就因為立了大功,官拜上卿,此後甘羅又到哪裡去了!

《史記》中記載了兩個與甘羅有關的故事。

一是他成功勸說張唐入相燕國。

呂不韋想要攻打趙國,以奪取河間等重要的戰略要地,並以此為跳板,圖謀天下。他採取了聯合燕國的策略,因此想派遣張唐到燕國去做丞相。

不曾想,張唐卻不給這位秦國紅人呂不韋的面子。任憑呂不韋口吐蓮花,磨破了嘴皮子,張唐卻始終不為所動。

原來,張唐在秦昭王時,曾經率兵攻打過趙國,斬殺趙人無數。趙王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當時趙王曾下旨:“凡抓住張唐者,賞方圓百里土地。”

如果要出使燕國,必定取道趙國。張唐害怕他人還沒到燕國,就把性命丟在半道上了。

呂不韋一時也沒轍,愁眉不展。甘羅知道後,毛遂自薦地對呂不韋說:“讓我去試試吧。”

呂不韋正在氣頭上,沒好氣地呵斥道:“連我都勸不動張唐,你一個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就別在這兒添亂了。”

不想甘羅卻說出一大堆頗有見地的話來:“君候不知項橐七歲時,就作了孔子的老師嗎?我都已經12歲了,不妨讓我一試,即使失敗了,對你也沒損失,何必急於呵斥我呢?”

呂不韋見甘羅成竹在胸,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甘羅來到張唐的府邸後,問他:“你在秦國也算戰功赫赫,和白起比起來,誰的本領更高呢?”

張唐回答道:“那自然是武安君白起了。”

甘羅又問:“如今的呂不韋和當初的範睢,誰更得勢呢?”

張唐如實回答:“當然是呂不韋了。如今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哪是範睢能比的?”

“那你知道白起是怎麼死的嗎?”甘羅乘勝追擊。

張唐只好回答:“白起阻止範睢攻打趙國,被範睢從將軍貶為士卒後,用秦王所賜寶劍自殺了。”

“那你準備重蹈白起的覆轍嗎?”甘羅丟擲了殺手鐧。

張唐無語,只好答應入相燕國,聯燕攻趙。

呂不韋在獲知訊息後,十分詫異,由此對甘羅另眼相看。

甘羅12歲就因為立了大功,官拜上卿,此後甘羅又到哪裡去了!

第二個故事,是甘羅出使趙國,靠嘴上功夫,為秦國取得了數座城邑。

甘羅回到丞相府邸後,又主動獻計,請求親自出使趙國。

一來為張唐順利抵達燕國掃清障礙,二來想憑藉其雄辯之才,為秦國討要河間的城邑。呂不韋上報秦王,得到了嬴政的支援。

甘羅來到趙國後,趙王聽聞秦國居然派了一個少年為使,大為驚奇。但還是給予了高規格的禮遇,出城迎接。

甘羅見到趙王后,先聲奪人的連發兩問:“閣下知道燕國太子丹到秦國為質嗎?知道秦國大將張唐到燕國為相嗎?”

趙王說:“這些我都知道。”

甘羅話鋒一轉:“閣下知道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嗎?”不待趙王回答,甘羅步步緊逼 ,“趙國危在旦夕,閣下尚且不知。如果秦燕聯合,談笑間就能滅了趙國。”

趙王畢竟也不是被嚇大的,冷笑道:“趙國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使者請回吧”。

甘羅撫掌大笑:“還有一個更聰明的辦法,閣下難道不想聽一聽?”

趙王不耐煩地說:“黃口小兒,能有何法?不聽也罷。”

甘羅長嘆一聲:“看來趙王你註定會成為趙國的千古罪人。”

趙王身邊的大臣湊上前來,對趙王耳語道:“姑妄聽之。”

於是趙王下令:“有何方法,快快道來。”

甘羅亮出了底牌:“你可以割讓河間5座城邑給秦國,秦國這就送太子丹回燕國,和趙國聯手攻打燕國。這樣,你可得數十城。這筆買賣,可划算?”

趙王是聰明人,這樣的選擇題,他當然知道該怎麼做。

於是,甘羅帶著河間的5座城邑,凱旋而歸。秦王大喜過望,擢升甘羅為上卿。並將當初甘茂的所有房產田地,全部賜給了甘羅。

這就是“甘羅12為上卿”的故事。

甘羅12歲就因為立了大功,官拜上卿,此後甘羅又到哪裡去了!

但史書對甘羅的結局,沒有任何記載。關於他如何去世的,有兩種猜測。

其一,甘羅被秦王嬴政所殺。

甘羅在被封為上卿後,整天陪伴在嬴政身邊,對他的兇狠殘暴心懷怨恨,產生遠離這個是非之地的想法。但嬴政不允。甘羅就設法激怒秦王,以便脫身。

不想演技太過青澀,反而弄巧成拙,結果丟掉了性命。

事情是這樣的。一日,甘羅陪秦王妃下棋,俯身撿拾掉落的棋子,故意當著秦王的面,摸了秦王妃的玉腿。秦王惱羞成怒,就把甘羅砍了。

其二,甘羅是病死的。

甘羅擔任上卿兩年後,染上疾病,醫治無效,病逝在府邸裡。後來,甘羅的父親透過水路,把甘羅的屍骨運回了河南省鄢陵縣,埋葬了張灣村。此後,這個地方,就更名為甘羅村了。

所謂“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似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參考資料《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