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人所寫的邊塞詩,千古流傳,後人紛紛表示太像王昌齡了!

中唐詩人所寫的邊塞詩,千古流傳,後人紛紛表示太像王昌齡了!

安史之亂不僅改變了唐朝的政治格局,沉重打擊了唐帝國的統治,破壞了社會的生產力,而且還對唐朝詩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以此為分界線,產生了盛唐詩和中唐詩兩種不同的風格。盛唐詩往往充滿著瑰麗神奇的想象力,充滿著唐人的自信;中唐詩卻是沉鬱頓挫,詩歌樸實自然,更多的是探討興衰,將題材擴大到國家命運的探討之上。

對於邊塞詩來說,更是如此。高適、岑參、王昌齡將唐人的樂觀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即便是奔赴邊塞苦寒之地,高適也能勸慰友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即便是邊地飛雪,岑參也能豪邁而驚喜地寫下絕美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遇到外敵入侵,王昌齡的那句詩更是出名:“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中唐詩人所寫的邊塞詩,千古流傳,後人紛紛表示太像王昌齡了!

這就是盛唐詩人的樂觀,他們沒有將戰場視為畏途,而是充滿了自信和樂觀,認定這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無數文人也為此投筆從戎,“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但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巨大災難的殘酷性,讓唐朝詩人重新審視了戰爭的創傷。唐朝的邊塞詩再也沒有那麼豪邁,而是充滿了絲絲傷感,比如李益的《從軍北征》: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裡徵人三十萬,一時迴向月明看。

中唐詩人所寫的邊塞詩,千古流傳,後人紛紛表示太像王昌齡了!

這首詩抓住了邊關將士行軍的一個場景,將其永久定格,寫得極為淒涼唯美: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那邊吹來的寒風凜冽。在這行軍艱苦的過程中,士兵們吹起了《行路難》的笛曲。在這傷感的曲聲之中,戍守邊關的三十萬士兵,紛紛抬起頭看著漸漸升起的月亮。

作者李益是中唐人,很早就考中了進士,但仕途並不順遂,以至於他棄官遠遊,長期生活在燕趙一帶。後來,李益加入了幽州節度使、朔方節度使的幕府,更是和邊將同甘共苦。這首詩就是在李益跟隨朔方節度使崔寧巡視邊關時所作。

中唐詩人所寫的邊塞詩,千古流傳,後人紛紛表示太像王昌齡了!

當時,因為連年戰亂,士兵們的情緒低落,再也不復盛唐時的豪邁之氣。李益深感於此,抓住了行軍途中的一個生動片段,描述了這個富有人情味的畫面。

此詩首句七個字,就將地點、時間、氣候交待完畢,並且舉重若輕地烘托了行軍的困境,簡練而犀利。隨後,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艱苦,而是以途中的笛聲無聲地訴說。“偏吹”一作“遍吹”,在此說明是此起彼伏,互相呼應,既是士兵們的普遍心聲,也構建了一個悲壯的意境。

中唐詩人所寫的邊塞詩,千古流傳,後人紛紛表示太像王昌齡了!

在最後兩句中,詩人顯然是用了藝術性誇張的手法。行軍不可能是三十萬人在這沙漠戈壁中縱橫,更不能這麼多人同時舉頭望明月。詩人用這種手法,表達了無數將士們焦慮無助的心理。這個畫面,就是一幅悲壯的畫面,無奈中充滿哀愁,哀愁中又流露出傷感,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令人奇怪的是,在許多詩集中,都評價此詩像極了王昌齡的作品。比如《唐詩歸》中就點評道:“全是王龍標氣調。”又比如《中國古代詩歌精華》中所說:“音節響亮,情思悱惻,刻盡徵人意態,風神不減王龍標,亦邊塞名作。”

中唐詩人所寫的邊塞詩,千古流傳,後人紛紛表示太像王昌齡了!

其實,小珏認為,李益以邊塞詩出名,但作品是典型中唐風格,與王昌齡風格迥異,截然不同。在很多人看來,還是更欣賞盛唐邊塞詩歌的豪邁樂觀,而不太願意仔細品讀中唐邊塞詩中的愁情。其實,這便是邊關本身的兩個方面,也是觀察事物的不同角度,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中唐詩人從當時實際出發,更為貼近普通士卒的心聲,並沒有什麼不對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