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卑微時被人瞧不起,發跡後卻最目中無人

我們都知道一句俗語叫“大意失荊州”,但是關羽失荊州絕非是其一時之大意,實則是其本性使然。關羽其為人極為傲慢、輕視他人,為人傲慢、輕視他人就容易輕而無備。所以,以關羽的性格,馬失前蹄是必然的。

三國,卑微時被人瞧不起,發跡後卻最目中無人

魯肅設下鴻門宴邀請關羽赴會,關羽準備單刀赴會時,關平、馬良等人勸其勿涉險,關羽卻道:”“吾於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憂江東群鼠乎?”。關羽戰龐德,龐德出言不遜,關羽就氣憤異常,一定要斬龐德而後快。後其在與龐德的對戰中,右臂中了龐德的毒箭,若不是華佗替其刮骨療毒,關羽之命休矣,這些都是其輕而無備的表現。

三國,卑微時被人瞧不起,發跡後卻最目中無人

再則,為人傲慢就容易得罪於人,招人怨恨。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不允則便了,還辱罵來使,說其虎女焉能嫁於犬子,惹得孫權大怒。關羽領兵出征時,令糜芳、傅士仁兩人負責供應糧草軍需,兩人向來都怨恨關羽輕視自己,就不願全力救援。關羽就揚言:“回去後就懲處他們。”以致糜、傅兩人都恐懼不安而投降了東吳。離荊州較近,駐紮在上庸城的主將劉封、孟達,之所以在關羽罹難之際不願出兵相助,很大部分原因還是關羽平素裡得罪了這兩位。所以關羽荊州一敗,就徹底斷了歸路,而這歸路其實都是其自己斷掉的。

三國,卑微時被人瞧不起,發跡後卻最目中無人

第三,其為人傲慢,就特別喜歡被奉承,一旦別人投其所好,其就容易忘乎所以了。關羽聽說馬超歸降劉備,就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可比誰類”?諸葛亮知道關羽心高氣傲,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英布)、彭(彭越)之徒,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代指關羽)之絕倫逸群也。”關羽聽了特別受用,就將諸葛亮的書信給賓客幕僚們傳閱。當劉備稱漢中王時,派費詩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與自己並列,大怒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就不肯受拜。費詩就對關羽說:“您是跟主公休慼與共的人,而黃忠只是供主公驅使的人,怎麼能跟您相比呢?主公這樣安排,只是為了讓他多替您們賣點力,您要是不接受這樣的安排,真替您感覺到可惜。” 關羽聽了,大為感動,就欣然接受了官印。

三國,卑微時被人瞧不起,發跡後卻最目中無人

正是關羽這種愛被奉承的性格,所以,但陸遜寫信給關羽,吹捧關羽,讚揚其功德是震古爍今,表示自己對他是極其地仰慕,並且表示自己絕不會與關羽為敵。關羽看完信後,對陸遜是甚為輕視,就愈發大意,完全喪失對東吳的警惕。把用於防衛東吳的軍隊全都抽調到對抗曹魏的前線。

三國,卑微時被人瞧不起,發跡後卻最目中無人

關羽這為人傲慢的性格的養成大致跟其出身相關,眾所周知,《三國演義》其實都是一群高富帥們的權力遊戲,純粹草根出身的也就劉、關、張三人,而劉備又自稱是漢室宗親,張飛也是頗有家財,唯獨關羽既沒有出身也沒有家財。所以,在高富帥們的圈子裡就容易受到些刺激,《三國演義》第一回,劉、關、張三人拼了命救了董卓,當董卓得知其三人為白身(沒有功名)後,對其三人是極其地輕視無禮。想來關羽的後來為人傲慢應該是受了此前被人輕視的刺激,後竟成了其致命的弱點所在。陳壽評價其道:關羽剛而自矜,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