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才是做人最高階的智慧!

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說“功成身退”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業已經成了,就引身後退,這是一種自然規律。世間偉人,一旦達到事業的頂峰,完成其歷史使命,就應該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主動退位讓賢。

功成身退,才是做人最高階的智慧!

人生有許多輝煌,但不可能水遠輝煌,在自己的事業達到了頂峰時,要學會急流勇退。從事業的頂峰退下來,把新的希望寄託在青年身上,以此推動事業的發展。放棄昨日的輝煌,才有可能瞄準新的、更高的目標,獲得更大的成功。

花開了,結果了,也就退了,自然萬物都是這樣。人也是這樣,古代的范蠡絕頂聰明,料事如神,他有“礎潤而雨、月暈而風、防患於未然”的超人本領。

范蠡最初不過是楚國的一介平民,後來做了越王勾踐的大臣。他有建邦立業的宏才偉略,在越王最落魄的時候來到他身邊,輔佐越王勵精圖治,雪會襠之恥,最後終成霸業。班師回國後,君臣設宴慶功。

功成身退,才是做人最高階的智慧!

席間,樂師作了一首《伐吳》之曲,稱頌范蠡、文種之功,勾踐聽後卻面無喜色。范蠡見了,不禁心裡“咯噔”一下,立刻明白了一切:勾踐這個人猜疑嫉妒之心很強,不想歸功於臣下。

看來,自己若不及早脫身,日後難兔招來殺身之禍。一想到這裡,他便決定捨棄高官厚祿,急流勇退。范蠡走後,想起曾經風雨同舟的好朋友文種,便修書一封,派人送給他。

文種開啟信一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越王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功成身退,才是做人最高階的智慧!

文種看後,想到勾踐近來與功臣們日漸疏遠,這才如夢方醒,便假託有病,不再上朝。可是,一切都晚了,勾踐深知文種才華過人,擔心他且有二心,沒人能對付得了他,便對他起了殺心。

這時,有人誣告文種圖謀不軌,勾踐就賜給文種一柄寶劍:“過去,先生教我伐昊七策,我僅用三策就滅掉吳國。現在,請先生去地下實行其他四策吧!”文種揀起寶劍一看,見上面寫著“屬鏤”二字,正是吳王夫差令伍子胥自裁的那柄劍,只好仰天長嘆,拔劍自勿。

范蠡逃離越國後,到齊國的海邊更名換姓開荒種地,由於勤勞儉樸、善於經營,幾年後便聚財幾十萬,成為當地最大富豪。齊王知道範蠡其人,便封他為宰相。後來,范蠡交還了相印,把財產全部散發給鄉鄰好友,帶著一家人再次悄悄離開了。

功成身退,才是做人最高階的智慧!

范蠡的出色智慧,給春秋晚期的吳越爭霸增添了一些傳奇色彩,所以後人曾有評論:“文種善圖始,范蠡能慮終。”相比起來,文種的結局有些悲涼,當然,這也襯托出范蠡的過人之處。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自己事業的最高峰,范蠡看透了“權力場”,毅然急流勇退,這種大智大勇實在是千古罕見,不是常人所能及!功成身退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智者可為。

人生在世,竭盡所能,報效社會是必要的,但成功後,危險也就來了。可能在論功的時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驕傲讓人嫉恨,更有功高鎮主等危險和矛盾潛伏者。要學會化解,更要學會韜光養晦,鋒芒內斂。學會在必要的時候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才是做人最高階的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