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1946年3月17日,那天雷雨交加,一架劇烈搖晃的飛機在南京西郊,低低地飛著,沒一會兒便失控撞向岱山,一聲怦然巨響之後,飛機燃起熊熊大火。

飛機幾乎被燃燒殆盡,唯有機尾殘留,機尾上的編號清晰可見-222。

這是一架專機,機主不是別人,正是讓人談虎色變的軍統特務頭子-戴笠。

機上11名人員全部斃命,屍體個個被燒得面目全非,無法辨認。

特務們在其中一具屍體的口腔裡發現了6顆金牙,加之殘存的衣片,他們斷定死者正是讓人不寒而慄的軍統特務頭目戴笠!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戴笠撞岱山,雨農死雨中。是巧合還是夙命?

戴笠之死,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他要心急火燎赴上海見一個被他金屋藏嬌的女人-影星胡蝶。

胡蝶究竟是怎樣一個女人?讓霹靂手段,心狠手辣的戴笠如此著迷,甚至殞命?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電影皇后胡蝶

胡蝶,原名胡寶娟,胡蝶是她給自己取的藝名,她期待這一生活得如胡蝶般輕盈自在。

胡蝶生的珠圓玉潤,臉如銀盤,眉眼淺笑,嘴角的梨渦便如盛了酒似的,百媚叢生,如此風華絕代,也難怪被譽為民國第一美人。

胡蝶的美,美在華貴而大氣。 這個梨渦美人,更是雜誌廣告的寵兒,雜誌,報刊,廣告海報上隨處可見這個笑靨如花的美貌女郎。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除此之外,胡蝶還是時尚潮流的引領者,胡蝶穿洋裝,小姐太太便趨之若鶩穿洋裝,胡蝶穿旗袍,姑娘們便會照她的式樣做一身一模一樣的旗袍,甚至胡蝶所穿的樣式新穎的褶邊旗袍,也在當時頗為風靡,被稱為胡蝶旗袍。

若只是皮囊嬌豔,胡蝶不過是花瓶一個,終像藤蔓一樣依附而生。

但胡蝶不是,她有可以傲嬌的資本,她是當之無愧的電影皇后。

1933年,上海《明星時報》電影皇后票選,25歲的胡蝶胡蝶以21334票遙遙領先,摘得電影皇后桂冠,而第三名的阮玲玉才700多票。

胡蝶兩年之內,三獲電影皇后的美譽,真真是民眾喜愛的老牌影后。

胡蝶還是中國第一位走向世界的電影女明星。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主辦者特別邀請胡蝶作為代表赴會。

當時一同前去的還有名貫東西的梅蘭芳先生。

電影展上,胡蝶著一身長至腳踝的白色繡花旗袍,立領,琵琶扣,中開衩的旗袍,端莊大方,儀態萬千,驚豔全場。

集演技與美貌與一身的胡蝶,更是被海外稱為中國版的葛利泰· 嘉寶。

梅蘭芳大師在北京一次酒會上用‘’天下誰人不識君‘’來讚揚胡蝶,世界著名諧星卓別林曾當面稱讚:‘’胡蝶,你真正了不起。

貌美,演技高,又如此蜚聲海內外,但胡蝶從來沒有因此而驕矜。

她雖天生美人胚子,但不恃美而驕,20多歲的年齡,卻因為見過世界,有一種別樣的成熟。

文學大師張恨水這樣評價她:‘’胡蝶為人落落大方,一洗兒女之態,與客周旋,言語不著邊際,海上社會,奇幻百出……胡真精明練達之人哉,言其性格則深沉、機警、爽利兼而有之,如與紅樓人物相比擬,則十之五六若寶釵,十之二三若襲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在紙醉金迷的名利場上,胡蝶笑意盈盈,觥籌交錯地穿行。她不是沒有遇到過難解的糾葛恩怨,只是比她相似命運的女明星,多了幾絲智慧與決然。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為情所困的阮玲玉,被愛所傷以影為生的胡蝶

拍《秋扇怨》時,胡蝶與男演員林雪懷結緣,奶油小生林雪懷很快贏得美人芳心,你儂我儂之後不久便定下婚約。

可惜美人所託非良人。這個林雪懷妥妥的小白臉型渣男,作風輕浮,且好逸惡勞,寄生蟲一般從胡蝶那裡騙錢,吃喝玩樂,甚至與別的女人糾纏不清。

胡蝶誓與林雪懷一刀兩斷,可是林雪懷卻拿著白紙黑字的婚約如狗皮膏藥一般不放手。

從情深義重到對簿公堂,胡蝶先後出庭8次,花了一年時間,才徹底了結這一段孽緣。

但是這一場漫長的拉鋸戰,胡蝶身心受到重創,對愛情不再是風花雪月的期待。

在愛情這件事上,胡蝶則比阮玲玉清醒。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文藝女神阮玲玉,情竇初開的年紀便遇上渣男張達民,大紅大紫之後,又被其苦苦糾纏要挾。

之後情歸唐季珊,但卻是一片真心錯付薄情郎,被浪蕩子始亂終棄。

被辜負不算,兩個人還各種爭風吃醋,甚至公堂相見,要挾著爆出阮玲玉昔日情事。

多愁善感的阮玲玉,在沸沸揚揚的流言裡,不堪重負,含恨留下“人言可畏”一句喟嘆,便香消玉殞。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阮玲玉被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捆縛得動彈不得,最終以死來尋求解脫。

《申報》如此評判阮玲玉:阮玲玉不瞭解這個社會,她把愛護天才寄託在新夫和故夫上,這是最大的錯誤....

而胡蝶與阮玲玉不同,她拿得起放得下,不沉溺過去,也不哀傷自憐,痛過之後,笑笑往前走。

胡蝶的身上,有一種韌勁,她像風中的蘆葦,不是寧折不彎,而是隨風起舞。

胡蝶活得很清醒:愛情從來不是一個女人的全部。它只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

先謀生再謀愛,人生才不會失控。

“論演技,我是不如阿阮的。”

只可惜阮玲玉為情所困,為情所傷,終致香魂湮滅,而同樣為情所傷的胡蝶,在傷害中昇華,如蠶蛹,破繭成蝶。

她的心思不再是兒女情長的小世界,而是自己安身立命的電影事業。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胡蝶主演了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影片中,胡蝶把一個色藝雙絕,悲苦而傳統的女性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其他女星沉浸在默片時代的溫水時,敏銳的胡蝶便看到了趨勢,她開始學習國語,她找梅蘭芳學習普通話,為自己開啟進軍有聲片的大門。

阮玲玉,眼神疏離,氣質清冷,適合的角色大多是文藝女性,而胡蝶則不同,她各種女性角色都能駕馭,妓女、歌女、闊小姐、賣花姑娘、農婦、慈母等形象,都演繹得細膩形象、生動深刻。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演戲頗有天賦的胡蝶,從沒有恃才而驕,學普通話,學開車、學騎馬、努力拓寬自己的戲路。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每天第一個到片場,導演編劇每次說戲,她都頗為認真地去聽去記。

拍攝休息時,其他演員喝咖啡休憩,她還在跟師傅鄭正秋討論電影。

為了更細膩地刻畫人物,她還專門跑去體驗人物真實的生活。為了詮釋好農婦的角色,胡蝶乾脆跑到農村,住下來一面體驗真實的農村生活,一面細細觀察揣摩這些鄉下女人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生活勞作。

她一直謹記母親對她的告誡:凡事不要爭先,要退後一步,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所以胡蝶從不得意忘形,她只是盡力去演活她的每一個角色,哪怕只是配角,她也不挑揀。

縱使得了電影皇后的稱號:胡蝶依然謙卑:幾十年來這個像遊戲之舉的稱號一直跟著我,這是觀眾對我的愛護,我自己都不敢妄自尊大。

胡蝶對演員這個身份,敬畏而認真。

誠如義大利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皮蘭德婁所言:天生的演員,最不平凡的地方,就是在他生命裡,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演員。

52歲時胡蝶躍登‘’亞洲影后‘’的寶座,1986年年近八十時,胡蝶又獲得臺灣金馬獎殊榮。

風雲變幻的時代,多少紅顏易折,偏胡蝶活成最恣肆最耐風霜的佳人。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流言之下的胡蝶

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撤回關內,民國大學校長馬君武寫詩諷刺少帥張學良: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少帥張學良成了風流將軍,胡蝶成了不知亡國恨的商女。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有好事者竟然編成舞臺劇《不愛江山愛美人》,各種渲染和醜化張學良與胡蝶。

國人的憤怒被激起,無數的汙言穢語,謾罵指責都指向了胡蝶。

被扣上亡國妖姬的罪名,被千夫所指,清清白白的胡蝶承受的不可謂不重。

胡蝶不是惺惺作態的小兒女,山河破碎的痛楚,她也有。

她也曾在後來的電影皇后”加冕夜胡蝶獻唱歌曲《最後一聲》:‘’您對著這綠酒紅燈,也想到東北的怨鬼悲鳴?‘’

試圖以歌喚醒在燈紅酒綠沉醉的靈魂。

但現在,沒有人相信她美麗皮囊下那顆為國憂傷的心。

胡蝶在《申報》上登載闢謠啟事:‘’蝶亦國民一分子也,雖尚未能以頸血濺仇人,豈能於國難當頭之時,與負守土之責者相與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國恨’,是豬狗不如者矣!‘’

胡蝶登報也還是難堵悠悠眾口,國人無可發洩的憤怒統統洩在這個弱女子身上。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縱使導演張石川等人證明,九一八爆發時,胡蝶一行人在外地拍攝影片,眾人對胡蝶的口誅筆伐也從未停止。

登報澄清之後,胡蝶便不再理會滿天飛的流言與非議。

她沒有錙銖必較地去證明去辯解,也沒有尋死覓活地去開脫。

流言也好,誹謗也好,她照單全收。

對於阮玲玉,流言是一把看不見的軟刀子,但對於胡蝶,她則是一笑而過。

晚年的胡蝶在後來的回憶錄裡談及此事: 我並不太在乎,如果我對每個傳言都那麼認真,我也就無法生存下去了。我和張學良跳舞的事情,鬧了近半個世紀,現在不都澄清了嗎?

對於個人生活瑣事,哪怕被訛傳,她也不去計較,但是關乎民族大義的事,她卻毫不含糊。

1941年,香港政府、駐港英軍向日本華南派遣軍總司令酒井隆中將投降。 那一日,胡蝶稱之為“蝶恥日”。

日方曾出重金,多番邀請胡蝶出演《胡蝶遊東京》,以圖昭示中日親善,胡蝶以自己已經息影且有孕為由,嚴詞拒絕。

“我雖然只是一個演員,但在民族大難的時候,我很清楚自己該選的道路。

中國電影歷史博物館大堂第一個矗立的蠟像便是胡蝶,之所以矗立胡蝶蠟像,不只是因為她是電影皇后,更是因為她靈魂裡的清醒與堅守。

胡蝶與拘泥於小情小我的阮玲玉,其境界自是雲泥之別。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胡蝶飛走了

胡蝶練達而通透,在名利浮華里趟身,她笑語盈盈,卻片葉不沾身。

在影片裡,她常常著錦繡華衣,但在生活裡,胡蝶偏愛素色的衣服。

見慣了燈紅酒綠,紅塵旖旎,她卻在浮名裡守著一份樸素的純真,誠如她與潘有聲的愛情。

阮玲玉之死,讓身為好友的胡蝶頗為觸動,在與林雪懷的情殤之後,她嫁給了一個敦厚老實的男人潘有聲。

這個實在的男人給予胡蝶莫大的包容與愛意,不管胡蝶遭遇什麼,他對她不離不棄,呵護有加。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胡蝶因為財產失竊而向當時還是水陸交通稽查處處長的戴笠報警,戴笠對這位大名鼎鼎的女影星,鍾愛已久。

除了不遺餘力追回失竊的財物,遺失的一部分,他照原樣買了回來。

胡蝶看著和自己失竊的相仿的飾品,那飾品還戴著標籤,輕輕哦了一聲“是我的”

冰雪聰明的胡蝶,住進了戴笠為她所建的別墅。

沒有誓死不從,沒有悲悲慼慼,36歲還帶著兩個孩子的她太知道遇上這個狠角色戴笠意味著什麼,她只是求他放過丈夫潘有聲。

戴笠飛機失事之後,胡蝶重獲自由。她回到了潘有聲身邊,夫妻相濡以沫,後來開起了一個暖瓶廠,專賣胡蝶牌暖瓶。

潘有聲給予胡蝶的是如暖瓶一般,溫暖而實在的愛。只可惜沒過幾年,潘有聲就病逝了。

潘有聲病逝後,胡蝶也給自己改了名字,潘寶娟。

潘有聲對胡蝶的愛如細水流長般的愛,是她永遠的懷念。

寶娟是胡蝶的乳名。半生浮沉,看透了人世悲歡冷暖,胡蝶有了返璞歸真之意。

胡蝶後隨兒子移居加拿大。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1989年4月23日,81歲的胡蝶留下了一句詩意的告別: 胡蝶要飛走了。

歷經一世風雲變幻,苦樂摻和,褒貶相隨,胡蝶的一生畫上了句號。

胡蝶可謂中國電影界的一座豐碑。她是一代佳人,是電影皇后,是中國的葛麗泰。嘉寶。

美貌與聰慧,天賦與勤奮,造就了這樣一個風華絕代的影后。

縱然美貌,但卻沒有美人的驕橫,對於流言,她能承接,也能放下。

胡蝶的身上,有一種熟女的風韻,不與命運擰巴,坦然自在地活著。

身在繁華與喧囂裡,她看得清,拎得清,心如明鏡。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活得清醒而堅韌。

她懂得謀生亦謀愛,她明晰小我與大義,她活得通透而大氣。

因為一首詩,胡蝶與張學良背上千夫所指的罵名,時間澄清了真相

她有寶釵的機警、爽利,有襲人的世故、圓滑,有晴雯的伶俐、直率,她的性情與清醒,使她縱使亂世飄搖,也沒有活成一個悲劇美人。

胡蝶的一生,與電影如影隨形,電影落幕,江湖已遠,但江湖永遠有胡蝶的傳說。

. END

.

【文| 花岸 】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