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雍正王朝雖然是二十幾年前的電視劇,卻值得網友們觀看三次以上用心去體會。劇中人物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看似無意介紹的情節,其實都帶著深意。除了人物的語言、服裝和心理的描寫,電視劇之中很多的道具都是極為講究的。今天我們就講一講兩位主要人物書房之中的那些事,可能諸位看了之後會對每一個人物設定有著更深一層的瞭解。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八爺向來以賢王著稱,心思縝密,謀略不凡。在第九集之中,十四爺給他送來偽造的太子調兵手諭。兩人交談之時便是在八爺的書房之中,雖然光線昏暗,我們還是能注意到他們身後的一副對聯“竹送清溪月,松搖古穀風 ”。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這一副對聯其實並不罕見,許多文人拿來習字,或者裱成對聯裝飾。但是劇組安排這副對聯有何深意呢?上圖就是明代擢本寺卿並侍讀學士董其昌為董姓宗祠寫的楹聯,用得就是這兩句。董其昌的書法在康熙和雍正兩個朝代是非常流行,康熙甚至將他的書法視作典範,成為皇子們的必修課。這說明八爺在學習上還是深受父親影響的,也算是拿這副對聯攀附文雅,處處想贏得康熙歡心。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再看四爺的書房,劇中有兩幅對聯挺有意思的。一副是四爺與鄔思道秉燭夜談之時,出現了一副對聯“陽春已歸鳥語樂,溪水不動魚行遲”。藉著兩人交談的主題我們看一看這幅對聯。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刑部出了震驚朝堂的冤案,按照鄔先生的話說,這是建國以來都未曾有過的醜聞。四爺非常憤怒,想要向康熙毛遂自薦,徹查冤案,將貪官汙吏懲治到底。但是鄔先生堅決否定了他的想法,原因就是刑部大案一定會牽扯到太子,案子查清楚的一天也就是太子倒臺的一天,為了自保,四爺千萬不能牽扯到這個案子之中。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兩人的這段對話是整部電視劇之中十分精彩的一個部分,鄔思道抽絲剝繭,四爺無奈憤怒。而相對於兩人交談之中的陰謀陽謀,這副對聯倒是格外的出塵無憂,陽春歸來,鳥鳴山中,溪水靜謐,魚也優哉遊哉。

這副楹聯出自王安石的《太白嶺》,為何要挑選王安石的這首詩呢?王安石變法相信大家都知道。王安石變法之中有兩項內容,一項是募役法,一項是方田均稅法,如果對上學時代的改革歷史還記憶猶新的朋友肯定會恍然大悟,這和雍正後來推行的“官紳一起當差”“攤丁入畝”十分相似。這副對聯和後來的改革政策,我們可以大致整理出聯絡。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相比於董其昌,四爺心中自有敬佩之人,王安石。他敬佩王安石的靜謐豁達,詩中悠閒而具靈性,在書房之中寫著這副對聯,也是向他人昭示自己與世無爭的心境。而實際上,他已在心中多次對比過,歷代政治家的改革措施,他認同王安石的一些做法,但是和王安石一樣,因為觸犯到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改革難以推進,遭受了不少反對的聲音。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再看一副四爺家的對聯“半窗月落梅無影,三徑風來竹有聲”,相比於八爺,四爺的風雅是真風雅,他們家的對聯自然透出些與世無爭的禪意。這首詩來自於宋朝的黃庚《夜坐》,這兩句楹聯上繪景的句子大約看不出什麼來,但是我們可以看一看下一句“樂道何須圖富貴,讀書元不為功名。白雲滿榻便高臥,欹枕詩成夢不成。”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好一個讀書不為功名,逍遙行樂何須富貴,最後一句更有高臥歸隱之意。黃庚活了八十歲,大約就是因為心胸寬廣。這位詩人實在運氣不佳,雖然中了舉子,但是改朝換代之後,就一直沒有官運。他倒是想得開,不能做官,就做個遊俠好了。黃庚一邊遊歷山川一邊結交志同道合之人,他的詩多是灑脫豪放的。

如果王安石的那首詩還能找到四爺影子的話,那麼這首詩除了意境比較適合參禪的四爺,詩人的思想,完全是和四爺相悖的。四爺不是一個活得瀟灑的人,野史將這位帝王刻畫的太過陰暗,但是誰也不曾瞭解過他真實的心境。他奪嫡真是對皇權的痴迷嗎?又或者他真的是一位想要為百姓做些事情的好帝王呢?

雍正王朝:四爺和八爺的書房藏著的秘密,都很耐人尋味

雍正登基之後,幾乎日夜操勞國事,是一個將自己逼得太緊的皇帝。對自己要求高,得到的確是百姓的謠言和諷刺。也許許多年之後,他再看這句詩,是不是更向往黃庚那樣一夢便到八十歲的人生。更或許,四爺心中本就有一個黃庚,只是從來都被壓抑在角落之中,他理性、剋制、算計和壓抑,但是迫於皇子身份不得不去為自己爭取。

最後就拿黃庚的另一首詩《酒趣》為四爺結個尾吧:“此味靈均應未解,獨醒到死欲何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