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文 | 糖炒山楂

雪球越滾越大。從籌備期輻射了大半個娛樂圈的排列組合“溜粉”,到官宣主演後的撕番、陰陽劇本、魔改,《青簪行》爆款之路尚未開啟,諷刺的是卻已集齊了影視行業亂象。目前,劇方仍然沒有給到確切說法,而該劇也在被大多數人“拒絕”。

這次粉絲之爭仍然是禍起劇方的模糊操作。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楊紫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下場發言的“主人公”,不過在她略顯誠懇的發言之後,戰火蔓延的更加迅速、輻射面更加廣。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比起誰是‘一番’,究竟是大女主的戲還是大男主的戲,更重要的難道不是這到底是不是一出好戲?如果是一部爛劇的‘一番’,是不是還有人爭?”6月8日,解放日報評《青簪行》撕番位事件指出。稍早之前,CCTV6的《今日影評》也曾下場評價:“撕番過於無聊,重點還是作品質量,應該多多關注演員演技。”

官媒點評批評的《青簪行》亂象背後,

國內粉絲為什麼偏執於撕番位?粉絲捍衛偶像權益卻為何頻頻踩過紅線?以及牽引出來的劇方的“無作為”、演員的發聲、中外飯圈文化的差異性和自主性

撕番位成“月經貼”,《青簪行》亂象的冰山一角?

國產影視劇的番位之爭並不是第一次被關注,但被網友用“月經貼”來形容的恐怕只有《青簪行》了。官宣六個月、開機四個月,番位之爭非但沒有落幕反而愈演愈烈,而被牽扯出來的

陰陽劇本、魔改注水、虛假備案等行業唯恐避之不及的亂象更是讓其深陷泥潭

時間線撥回到2019年11月14日,《青簪行》官宣主演,本是一場流量場的盛世,畢竟吳亦凡首部電視劇作品、搭檔成功晉升90後小花的楊紫,再加上原著小說、知名導演林玉芬(曾執導《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宸汐緣》)加持,是典型的預製爆款,只是誰能想到之後,話題中心長久停留在了番位之爭上。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或許是本著雙方都不得罪的原則,官宣當天官微選擇以“同月同日生的演員”代稱兩位演員,或許這也是第一部官宣不點名、不艾特主演的劇集,更重要的是模糊處理的番位問題也為日後的番位之爭埋下了隱患。從此粉絲之間的番位之爭淪為“月經貼”,圈層內熱火朝天、大眾市場不知所云、劇方及演員保持沉默。

再度點燃戰火的是6月3日劇方釋出的一組海報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在被網友指出因海報原因劇組停工、楊紫罷工後不久,6月6日,楊紫在微博釋出長文,言辭懇切表達自己對於角色和《青簪行》的責任、劇組拍攝氛圍的良性,只是長文也蓋章了該劇確實存在一些“不該有的爭議”,尤其是已經達成共識的“劇本、番位”等,還表示“相信片方會遵守契約精神妥善處理好後續”。

無論是過度解讀也罷還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也好,

長文之後粉絲的保護欲再度被點燃,戰火也開始輻射至陰陽合同、魔改注水、虛假備案等多個領域

6月6日和8日CCTV6和解放日報相繼下場點名批評《青簪行》,也成為這場輻射面甚廣的番位之爭澆下了一盆冷水。只是這顯然只是事物的一面,“所有的官媒、主流媒體都在說撕番位,但是我們要的是陰陽劇本的迴應”,此時粉絲一廂情願的轉移戰場真的會讓事態好轉嗎?

粉絲、演員、劇方,誰是番位之爭的罪魁禍首?

被消耗的演員、被“飯圈化”的粉絲、被討伐的劇方,究竟誰該為這場口碑消耗戰買單呢?或許誰都沒有錯,只是誰也難辭其咎,究其根本

所謂的番位之爭更多是經歷了資本化和流量化之後的影視產業,遭遇了被中國化之後的飯圈文化的圍剿和攔截。

天下苦飯圈久矣。

在這場番位之爭裡,大眾的矛頭率先對準的往往是粉絲圈,尤其是近年來逐漸被控評、做資料、偷拍、跟蹤、甚至是舉報等過激行為標籤化的飯圈。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不過粉絲濾鏡下的番位之爭是對偶像權益的維護,是劇方應該給到辛苦拍劇的偶像應有的認可。

在這場爭議中,和粉絲站在同一利益線上的是演員,甚至於某種程度上粉絲是演員的“代言人”,他們將那些被內容、初心捆綁下難以言明卻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提上了檯面,諸如番位。番位之爭的背後,其實是影視劇尤其是爆款影視劇對於一番演員的巨大提振,而這種提振包含了未來的劇本質量、商業價值等多個維度。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楊紫下場的初心或許是為了平息事端,忠於作品,呼籲大眾不要提前拒絕作品,但也的確成了粉絲情緒的助燃劑,而長文中提及的番位、契約精神等也成為粉絲握在手中的新武器。同樣成為引爆粉絲情緒的往往還有“某粉絲”“某工作人員”的爆料,其中真假往往在驗證之前就已經率先發酵。

這也是為什麼在粉絲們言之鑿鑿的“正義討伐”背後,卻是一系列以“網傳”為根基進行的證據蒐集。在粉絲髮給《青簪行》劇組的“討伐帖”裡,陰陽劇本系某粉絲言之確鑿的斷言、魔改加戲來源於他方粉絲的控評文案中出現“天河興”、需要被查實來源和真實性的網傳飛葉通告名單等。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有能力為這場鬧劇做終結便是劇方,

本質上劇方正是這次《青簪行》番位之爭的罪魁禍首和發酵源頭。

從《盜墓筆記》到《青簪行》,國產影視劇陷入“番位泥潭”?

國內從來不缺少撕番事件。最早被大眾記憶的“撕番典型”應該是電影《畫皮》,趙薇、周迅之間的比拼著實為難了一眾海報設計師,上下左右都成為思量的標準;到之後《盜墓筆記》因為番位問題導致兩位主演絕不碰面的現象;發展到這兩年,

撕番更是成為一種常態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被網友用來認為楊紫團隊“鍾情於”撕番的還有電視劇《我的莫格利男孩》,藉著《親愛的熱愛的》熱播定檔的該劇,卻在楊紫微博上並無姓名,和其之前發動大半個娛樂圈為《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的》做宣傳的態度截然不同,而有網友指出最終原因仍然是因為番位,不過這部劇一開始就明確了馬天宇的一番位置。

番位問題發酵至今,甚至於連早期的《還珠格格》也被翻出來討論;而作用於市場,從演員到粉絲,都曾是撕番的主力軍。《青簪行》的撕番背後其實是演員和粉絲群體的底氣:楊紫是正處於上升期的小花,自帶國民度;而吳亦凡則是頂級流量,粉絲擁護度同樣不低。

只是問題也隨之而來,誰來為整部劇收視負責任?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只享受影視劇大爆之後的榮譽,甚至作為實績,但是並不承擔市場效果不佳的責任,這也是粉絲能夠肆無忌憚為偶像爭一番的原因所在。

撕番、魔改,集齊“行業亂象”的《青簪行》離“涼涼”還有多遠

而在撕番熱背後,我們也應該看到作品和演技才是演員真正的立身之本。以趙麗穎為例,《花千骨》《杉杉來了》都是典型的大女主劇,但彼時的趙麗穎在兩部劇中都不是一番,這並不影響其憑藉“小骨”“杉杉”走紅市場,併成為代表作,後者更是成為近年來衛視重播次數最多的劇集。

迴歸《青簪行》本身,無論是緣起於粉絲守護偶像心切,還是演員和劇方的暗戳戳博弈,

這場由番位引發出來的、涉及陰陽劇本魔改等多個產業亂象的亂戰正在快速消耗著市場好感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