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一曲崑曲《李清照》)

文/薛有慶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作者簡介】薛有慶,陝西禮泉一中語文教師。無論是清風拂面的春朝秋月夜,或是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天,常以文字滋養靈魂。有作品見於報刊及網路平臺。

【本文由作者授權釋出】

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作家。李清照與她的第一任丈夫趙明誠之間有著長達二十八年的婚姻生活。 在趙明誠四十九歲去世之後,第三年的春天,趙明誠還差幾個月才過三週年之際,李清照就與第二任丈夫張汝舟匆匆結婚,上演了一段九十天的婚姻鬧劇。這段短暫的婚姻之後,李清照晚年一直過著獨居的生活。

然而這一段婚姻在女詞人李清照的一生中卻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因為這段婚姻鬧劇,她曾經被無數的人詬病和指責。當然,連她自己也是悔不當初,痛悔不已。 李清照為什麼要再嫁張汝舟呢?她與趙明誠的關係到底怎樣?

有人說李清照再嫁是為了彌補第一段婚姻中的性愛缺失,說她和趙明誠之間的金石姻緣太乏味,太生硬。說趙明誠只愛金石,對女人沒有什麼興趣。這一觀點,我實在難以苟同。我讀了李清照的七十首詩詞,讀了她的所有作品,瞭解了李清照的生平事蹟,我寧願相信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是一對伉儷情深的夫妻。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李清照與趙明誠之間是門當戶對,青梅竹馬的。她與趙明誠的相識,是因為趙明誠欣賞李清照的才華,當然也垂青於她的美貌,這是自然的。這是男人的天性。因此有趙明誠向他父親,請求做詞女之夫的典故。說自己夢中讀到一本書,書中有三句話: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合起來,即是詞女之夫。

當然從詞中我們可以看出,李清照對趙明誠也是相當滿意的。李清照有一首詞叫《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晨起春光明媚,空氣清新,露水還未乾透。綠肥紅瘦,時至暮春時節。碧綠的葉子,無比碩大,花兒開始凋零,滿地紅消香斷。青春洋溢的美少女,香汗淋漓,正在院中盪鞦韆。盪鞦韆是多麼美妙的事情,鞦韆蕩呀蕩,心兒飛呀飛,小女子對青春生命,對愛情都充滿著美好的夢想,這是多麼珍貴的年華。她有些累了,慵懶地揉搓著被鞦韆繩磨紅的手指。薄汗溼透了紗衣,全身散發著迷人的美少女的氣息!忽聞那位翩翩少年趙公子前來求親,羞澀難當的女子,倉皇逃脫,竟然連鞋子都跑掉了。躲進閨房,卻倚門回首,裝作嗅青梅,調皮又好奇的眼神,又偷偷地瞄一眼那個翩翩少年。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青梅何嘗不是主人公那顆酸酸甜甜的少女心呢?由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美好的初戀。

經歷甜蜜的初戀他們進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雖然他們的婚姻也逃不掉封建時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們是難得的郎才女貌,志趣相投的一對。在李清照的詞中有一首描寫熱戀的《浣溪沙》: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少女脈脈含情的眼神,像芙蓉花樣嬌美的面容,月移花影下的浪漫約會,都有詞人自己的經歷。有一首《減字木蘭花》描寫初為新嫁娘的幸福。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與梅花比美,活脫脫一個心思細膩的嬌滴滴的小女人!

誰又能說他們不幸福呢?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當然,隨著趙挺之在政治上氣勢漸雄,趙家三兄弟都相繼的受到了皇上的重用。趙明誠不免要外出當官。而此時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被劃為舊黨。而趙挺之則位居宰相,蒐羅逮捕舊黨人員。

因為父親的緣故,李清照也只能搬回青州老家居住,不能追隨趙明誠去上任就職。夫妻二人只好在一段時期內分隔兩地。

在這期間,李清照難免會飽受相思之苦。因此,在李清照的前期他創作了許多描寫思念丈夫詞作。比如《一剪梅》《醉花陰》等。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時代,作為一代曠世才女,能夠尋找到志同道合的意中人,藍顏知己來做自己的老公。我想這是李清照莫大的幸運。對於她這樣的文學青年, 我想在尋找老公的標準上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相互契合,心靈上的相通。

這一點趙明誠做到了,趙明誠雖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曾上演了棄城而逃苟且的一幕,然而她對李清照是憐香惜玉的,愛得毫無保留的。同時他也是一代金石才子,又與李清照出身相同,珠聯璧合,門當戶對。因此,雖然由於兩個家族政治導向不同,他們夫妻只好分居兩地。但不能說他們感情不和!

當然,在他們二人長達二十八年的婚姻生活中,並不是說沒有磨合期。李清照曾經有《鳳凰臺上憶吹簫》一詞: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這首中說武陵人遠,指漢代有個人上天台山釆藥,偶遇仙女,樂而忘返。許多人解讀說李清照擔心趙明誠有天台之遇。說白了就是有外遇,有第三者,或者叫包二奶。作為封建時代的男子,有三妻四妾,這是非常正常的。就是偶爾逛逛花街柳巷也不算什麼大的罪過。更何況李清照並未養育一兒半女,他們倆的婚姻裡並沒有孩子作為紐帶。

然而歷史上並沒有記載,趙明誠有這樣的經歷。

這也只是李清照自己內心的一種擔心。他們兩個的心是在一起的。趙明誠視李清照為自己的知己。每當他在工作之餘有金石字畫收藏方面的新發現,他就會快馬加鞭,不惜日夜兼程幾千公里回到家中,與愛妻一起共同欣賞玩味藝術珍品。在人生的旅途中,在夫妻攜手同行的旅途中,也許會歷經許多的風雨,也許兩個人會走上歧路,但最重要的是,只要他們的手中牢牢的握著彼此的愛情信物,就一定會找回自己的另一半,就一定能再次聚首同行。

青州歸來堂的十年光陰,是他們的婚姻生活最美滿幸福的十年。正是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的十年,讓這段婚姻固若金湯,堅不可摧。在這十年的光陰裡,他們有著太多的美好的回憶。而這些回憶恰恰就是,在趙明誠去世以後,讓李清照無法釋懷的所在。

只是戰爭帶來的社會動盪,又一次打破了他們平靜而幸福的生活。夫妻二人在逃難過程中,上演了又一幕幕駭世驚俗的傾城之戀。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這對幸福的戀人在面對生死,戰亂動盪的考驗下,愛情並沒有消亡,更加熠熠發光。《金石錄後序》中記載了江邊送別的感人一幕: 易安回憶當時的丈夫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望舟中告別。她向丈夫詢問:如傳聞城中緩急,奈何?,寥寥數語,可見出易安居士對丈夫的愛戀之切,依戀之深。明城舉手遠遠地迴應,“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卷軸,獨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

有人說這段話寫出了趙明誠的自私,我不這樣認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他們是彼此最親的人。勿忘之,這三個字,有千金之重,那是殷殷的囑託,最大的信任。夫妻之間最大的幸福就是彼此信任,相互依賴。

丈夫臨終相見一幕更是催人淚下。趙明誠染病,易安居士回憶,初聞噩耗,易安以餘驚怛,念侯性素急,奈何?″一句,寫出自己的驚懼擔憂。於是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無比擔憂,心急如焚,連夜飛奔到愛人身邊。兩人相見時,見病危在膏肓,餘悲傷,倉皇不忍問後事。趙明誠去世,“葬畢,餘無所之。餘又大病,僅存喘息。”語至簡,情至深!嗚呼,感慨結髮夫妻三十年,深情伉儷生死別!

趙明誠去世後,易安寫下一組駢句,寄寓深情!“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以龐翁隱喻趙明誠正當盛年,聰慧機捷而不幸夭折,以杞婦隱喻自己獨活人間,悲痛至深!逝去的人已逝去,卻讓活著的人倍受思念的煎熬。

對於李清照的再嫁,我想後人應報以足夠的理解和寬容!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在兵荒馬亂的戰亂日子裡,一個女人失去了唯一的依靠丈夫,攜帶那麼多的金石字畫,四處漂泊,她多麼需要有一個肩膀來依靠,她多麼需要有一個溫暖的港灣!當她處於病入膏肓,牛蟻不分的情形下,在人生低谷裡,張汝舟走進了她的生活。

這個市儈小人以別有用心的點滴溫暖矇蔽女詞人的雙眼,打動了李清照這顆受傷的心。我們的才女本以為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遇到了一個好男人。可是所嫁非人,婚後不久,這個市儈小人的醜惡面目的暴露無餘,竟然對我們纖纖弱弱的才女施以暴行。

這種醜惡的行為與趙明誠公子儒雅的形象對比鮮明。難怪李清照在幡然醒悟之時,說到這樣一句:以桑榆之晚景,配汝駔儈之下才。所謂“下才”二字,我想她也是與趙明誠對比之後而言的。張汝舟的出現,是李清照生活中的又一次挫折,又一場災難。

讓李清照“晚節”不保,遭到了許多正統派,理學家,男權主義者,封建衛道士的批評。然而正是這場災難,又讓我們目睹了李清照更為光輝的形象,她是怎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一個勇敢而剛烈的女子呀!從這個角度來說,張汝舟的出現不但不是她人生的汙點,反而成就了她更為光輝的女性形象。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李清照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婚姻生活幸福的真諦。

只有夫妻之間擁有相同的價值觀,相同的志向,相同的人生目標,彼此能夠成為知己,能夠走進對方的心靈深處。這才是婚姻長久的根本。特別對現代人來講,我們追求的是靈與肉相結合的高質量的愛情。李清照告訴我們,特別是女人應該怎樣來經營自己的婚姻!

李清照,對於婚姻關係的維護,是智慧的。即使在趙明誠忽略她的那段時期,她也用獨特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內心的情緒。她是優雅而理性的女子,她用一支生花妙筆記錄著生活中的點滴。她是安靜的女子,內心沉靜得像波瀾不驚的湖面。她的喜悅,她的悲傷都是極有分寸的,都有著大家閨秀的優雅。這樣有才情有修養的又貌美如花的女子,誰人不愛呢?當然,趙明誠也是一個會解風情的男子。

可見李清照的再嫁,並不是因為第一段婚姻的不幸福。在我看來,他和趙明誠之間是有刻骨深情的原配夫妻。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即使兩人分居兩地,只要心中有對方,只要心在一起,仍然是幸福的。相反有的男女朝朝暮暮,即使有片刻的性愛的激情澎湃,身體上的歡愉,可是過後卻往往因為兩人之間的難以溝通而索然無味,甚至反目成仇,因愛生恨。人最怕的就是親密過後的心靈冷漠,心靈的阻隔難通!

現代社會更是如此,那些情殺刑事案件,哪個不是因為追求一時肉慾的刺激,逾越道德和法律的規範而造成了呢。因此古人的愛情值得品讀學習!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