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歷史影視劇《雍正王朝》是一部難得的好劇,其劇情與人物設定扣人心絃,老戲骨們也著實將這部劇演活了。本劇既然是一部歷史影視劇,那為了劇情的需要難免會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進行改編,此舉對於藝術效果的表現來說是必要的,但切不可將劇情當成真實的歷史史實,以免鬧出笑話。

本篇文章僅為了解讀劇情與歷史相不符的地方,儘可能的還原真實的場景,並不是為了挑毛病而為,以免傷及無辜。

一部劇是由大大小小各級角色相互交織而成,也因此為了著重突出某些人物的特點會對真實的歷史人物進行改編或者虛構角色,所以咱們聊一聊本劇中有哪些人物的設定與歷史不相符。

一、本劇主角雍正帝胤禛

《雍正王朝》從康熙四十六年黃河水氾濫開篇至雍正十三年雍正暴斃為止,以雍正帝為主線,前後講述了康雍兩代帝王28年的歷史。

作為通篇的主角,雍正帝的角色設定最為飽滿,但畢竟雍正帝整個人生軌跡不可能完全被記錄在冊,所以劇中的諸多片段無法考量,我們也僅選取有據可查的方面進行解讀。

1、四阿哥爵位不符

本劇中,為了褒獎四阿哥胤禛,康熙帝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但是實際上四阿哥雍正沒有受封過雍郡王爵,而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從貝勒(康熙三十七年獲封)直接被封為和碩雍親王。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封胤禛為雍郡王

2、四阿哥與五阿哥張冠李戴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因八阿哥獲罪頂撞康熙帝,氣的康熙拔劍想要誅殺十四阿哥,關鍵時刻四阿哥胤禛及時握住寶劍,十三阿哥胤祥護住十四阿哥胤禵閃躲。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胤禛勸阻康熙帝

“上怒,出佩刀將誅允禵;允祺跪抱勸止,上怒少解,仍諭諸皇子、議政大臣等毋寬允禩罪。”

不過,雖然劇情很精彩,但是實際上勸阻住康熙帝的是五阿哥胤祺,該劇屬於將情節進行人物嫁接,為了更加飽滿的展現胤禛奪嫡時的城府之深。

二、俠王十三爺胤祥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在九子奪嫡的過程中有幾大左膀右臂,而最讓他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十三弟胤祥。胤禛與胤祥屬於同父異母的兄弟,與十四阿哥胤禵屬於一母同胞,但是胤禵與八阿哥胤禩走的比較近,而胤禛也與胤祥結成了聯盟。

劇中的十三阿哥胤祥人稱“俠王”,也是胤禛幾次重大轉折中的關鍵人物,但是其劇中的許多經歷和人設與歷史不符,如以下幾點:

1、胤祥的爵位

相比於劇中胤祥的尊貴身份,歷史上的胤祥在康熙朝可以算是政治真空,也就意味著其爵位一般甚至沒有。我們可以看一下康熙朝的兩次皇子大分封:

第一次: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皇長子胤禔為多羅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多羅誠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都為多羅貝勒。此次分封只到皇八子胤禩,作為十三子的胤祥自然無爵可封。

第二次:康熙四十八年,也就是復立太子的那一年,同時將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的爵位提升為親王,皇七子胤佑、皇十子胤被封為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封為貝子。

這兩次加封爵位中唯獨沒有皇六子胤祚(皇六子在康熙二十四年就已經早逝)和皇十三子胤祥的名字,而第二次加封之前,胤祥因廢太子事件受牽連被圈禁,後來雖然被釋放出來,但基本處於邊緣狀態。

2、胤祥的身世

劇中十三阿哥胤祥的母族家世顯赫,其母為喀爾喀蒙古部落公主。真實歷史上的胤祥其母為章佳氏,章佳氏為參領海寬之女,屬於鑲黃旗包衣,在康熙朝時無冊封,為庶妃,雍正朝因母憑子貴被追封為皇貴妃。

3、圈禁時間

《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因為受廢太子事件牽連被康熙圈禁保護,此舉既是磨鍊胤祥衝動的秉性,也是為胤禛留下未來輔佐的幫手,但是劇中演義的時間長達十年之久,但其實只是短暫的被囚禁了一段時間,大約為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四十八年中間的半年時間。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圈禁中的胤祥

三、“操心的父親”康熙帝

《雍正王朝》中的康熙帝雖然有令人羨慕的數量的兒子,但是也有操不完的心,尤其是中後期成年後的阿哥們紛紛站隊奪嫡,不僅導致朝綱混亂、結黨營私,甚至還手足相殘、父子反目。因為本劇主要是在講述四阿哥胤禛的帝王之路,所以康熙帝此時也算是輔助的角色,我們也僅講解幾個劇中的歷史片段。

1、“穿越”的祖孫相見

《雍正王朝》中,康熙四十六年的“木蘭秋闈”,弘曆見到了自己的爺爺康熙,並因為聰慧得到康熙的賞識,賜其玉如意。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弘曆接受賞賜

這裡的祖孫相見十分的精彩,懵懂年紀的小弘曆竟然智壓群雄,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弘曆準確的出生年月是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也就是說那個已經好幾歲的孩童應該在四年後才出生。同理,劇中的弘曆等人在雍正朝初期看起來都有二十多歲的模樣,但其實雍正即位時,弘曆才十歲出頭。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青年時期的弘曆

2、太子“被謀反”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永遠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主,劇中的兩次被廢皆與謀反有關。第一次是十四阿哥胤禵仿照太子胤礽的字跡假寫了一道調兵手諭,讓康熙以為太子意欲謀反。第二次則是復立太子的胤礽心中覺得太子位不保,便和凌普等人密謀兵變,不料康熙早有提防,因此胤礽二次被廢,貶為庶人,圈禁宗人府。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康熙識破手諭

歷史上太子胤礽的第一次被廢多少與被“誤解”有關,但不是因為十四阿哥假寫的調兵手諭,而是因為與康熙頂嘴的胤礽在返京途中的晚上靠近康熙的帳篷窺視,然後被康熙帝發現,康熙懷疑太子要殺君弒父,受刺激的康熙便下召廢了太子。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逼宮康熙

有過一次被廢經歷的太子胤礽本應該更加學乖,但不知悔改的胤礽卻在策劃讓康熙儘早退位,自此康熙與胤礽的矛盾達到不可調解的地步。康熙五十一年,令康熙失望至極的胤礽最後一次被廢。

3、虛構的妃嬪

作為皇帝,康熙擁有三宮六院的妃嬪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雍正王朝》中有一個讓康熙差點下不了臺的妃子,她就是鄭春華。鄭春華的出場,有人分析是體現康熙後宮妃嬪的淒涼,也有人說是為了體現太子胤礽早年缺乏母愛,後來又缺乏父愛以及家庭的關愛,所以同為可憐人的二人才走到了一起,也就是說太子與鄭春華不可告人的關係是康熙一手造成的。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太子胤礽與鄭春華

無論劇情究竟是怎樣的,查遍康熙有冊記錄的65位后妃(其中皇后4位、皇貴妃3位、貴妃1位、妃11位、嬪10位、貴人14位、庶妃4位、常在9位、答應9位),沒有一人名叫鄭春華的,也沒有一人與其經歷相似,太子胤礽也沒有此類傷風敗俗的記錄,因此劇中鄭春華的存在基本屬於虛構。

四、“託孤重臣”張廷玉

歷史上確有張廷玉其人,而且還是康雍乾三朝元老,死後配享太廟,是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可謂極盡殊榮。

1、劇中地位過高

《雍正王朝》中,大學士張廷玉在康熙朝的出場十分頻繁,甚至連康熙密詔隆科多也是張廷玉親自操刀,並持有能夠處死隆科多的絕密詔書。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張廷玉參與密詔

作為劇中託孤重臣的張廷玉,其實在康熙朝並非地位顯赫,僅是吏部左侍郎,為從二品官職,反而康熙帝為了給雍正留下王佐之才,故意不提拔她,好讓他為雍正所用。

2、被“大義滅親”的弟弟張廷璐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之弟張廷璐為雍正元年恩科考試的主考,卻參與舞弊案,被雍正帝斬首立威。相比於張廷璐在劇中的尷尬境地,歷史上的張廷璐擔任過雍正元年會試同考官,但未擔任過正考官。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雍正王朝劇情

張廷璐一直深受雍正、乾隆兩帝的信任,被稱頌為“三朝舊臣,後進楷模”。張廷璐於乾隆十年病逝,死後諡號文端,結局也算是功德圓滿。

五、奪嫡熱門“賢王”八阿哥胤禩

八阿哥胤禩在《雍正王朝》中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心機男,他聯合九阿哥、十阿哥拉攏朝臣為自己上位積蓄力量,但偏偏屢次敗於四阿哥,甚至被康熙帝訓斥遭冷落,作為劇中四阿哥的主要競爭對手,胤禩的諸多事蹟也被進行了藝術加工,下面我們就著重分析一下:

1、斃鷹事件

《雍正王朝》中,康熙大壽時,遠在西北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將一顆帶有“壽”字的隕石作為賀禮讓鄂倫岱進獻給康熙祝壽,但中間讓八阿哥胤禩調包,成了一隻死鷹。劇中的胤禩是暗中操作者,但歷史上的胤禩是“斃鷹事件”的實際“受害者”。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斃鷹事件

歷史上的“斃鷹事件”發生在康熙五十三年熱河巡視途中,理應隨侍的胤禩因為生母良妃的祭日未能赴行,因此派人與康熙說明緣由,並挑選了兩隻海東青派人送給康熙。出人意料的是,送達康熙手中的卻是兩隻死鷹,因此觸怒了康熙,康熙罵胤禩是辛者庫所生,並欲與之斷絕父子關係。

2、“八王議政”逼宮事件

《雍正王朝》中,和碩廉親王胤禩夥同關外王爺以及隆科多一起逼宮雍正,並提前透過弘時假傳聖旨控制豐臺大營,一度讓朝堂上的雍正下不來臺。

相對於歷史而言,這場“鬧劇”本身就不存在,而且劇中提到的關外王爺也是虛構和加工的,按清朝的規定,不可能允許這些王爺在關外屯兵自重,他們在京享清福還差不多。

3、胤禩與胤祥的生死年月

首先,咱們先確定一下八阿哥胤禩與十三阿哥胤祥歷史記載的生卒年月。

八阿哥胤禩: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二月初十日,胤禩生於北京。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胤禩因嘔病死於監所。

十三阿哥胤祥: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十月初一日,胤祥出生於北京。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胤祥病故。

在《雍正王朝》中,胤祥死後,雍正下旨讓弘時、弘晝和胤祉去查抄胤禩、胤禟和胤,也就是說胤禩是在胤祥之後才死的,但真實的歷史上是胤禩比胤祥早走四年。

六、“牆頭草”隆科多

本劇中有一個“牆頭草”般的人物,他就是雍正的舅舅隆科多,只不過這個舅舅隆科多並不是其生母德妃烏雅氏的兄弟,而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兄弟,當年由於烏雅氏地位低微,她所生的兒子胤禛交由佟佳氏撫養。

1、“父子”變“叔侄”

《清史稿》:“一等公佟國維之子,孝懿仁皇后弟也”。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隆科多影視像

在劇中,隆科多的發達得益於佟國維,而佟國維是隆科多的六叔,隆科多的父親是佟國綱。《清史稿》中卻記載隆科多為佟國維之子,也就是說劇中更改了二人的關係。根據歷史記載,佟國綱有三子,長子鄂倫岱、次子法海、三子誇岱,並沒有隆科多。

2、打臉雍正的“天下第一巡撫”諾敏

《雍正王朝》中,雍正即位後便開始著手處理康熙朝留下的爛攤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錢袋子”,畢竟國庫有錢才能想幹啥幹啥。國庫虧空是康熙朝由來已久的事情,並非朝夕就能解決的問題,但根基未穩的雍正急需人才解決這個頑疾,而作為舅舅加顧命大臣的隆科多推薦賢才一人,此人就是諾敏。

諾敏果然不負眾望,半年之內就追回了山西的虧空,激動的雍正直接給了他一塊“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可是沒多久就露餡了,所謂的功績都是騙人的,最後雍正不得不打臉處決了諾敏。

山西諾敏案隱藏著諸多的疑點,此處不作討論,我們單說諾敏其人。歷史上確有諾敏之人,此人是滿洲正黃旗人。一等忠達公圖海之子,圖海在平定吳三桂叛亂中有功,不過歷史上的諾敏在1693年就去世了,這一年是康熙三十二年,離雍正即位還遠,即使活到雍正元年,當時也是七十八歲高齡了,所以此諾敏非彼諾敏。

不過,清朝歷史上還有一個叫諾岷的,一字之差。此人1734年(雍正十二年)去世,雍正元年授山西巡撫,徹查虧空一事。不過,此諾岷並沒有敷衍了事,而且還大力推行雍正的火耗歸公政策,後來因罪被罷官,最後於雍正十二年去世。

3、搖擺不定,參與宮變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被康熙帝選為顧命大臣,對雍正登基有擁戴之功,因此在雍正即位初期得到了重用。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隆科多奉詔

出人意料的是,這位有擁戴之功的重臣卻有二心,在與胤禩的討價還價中,以擁戴“弘時即位”為條件參與“八王議政”逼宮,中間更是對雍正進行一番冷嘲熱諷,最後雖然沒被處死,但也自此被囚禁了起來。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隆科多密謀擁戴弘時

與歷史相似的是,隆科多最後確實是被禁錮,但不是因為逼宮,而是在雍正五年隆科多與沙俄談判的時候,因為結黨營私、私藏玉牒罪,被逮捕、抄家,後被禁錮至死。

七、雍正身邊的“紅人”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胤禛登基前後都匯聚著一批能人,他們或能察言觀色,或能剛正不阿,任勞任怨的為雍正守住來之不易的江山,但劇中的某些人物也存在著歷史偏差,下面我們來講述幾個人的情節。

1、“叫花子”出身的李衛

李衛是清朝劇中經常出現的角色,歷史上也確有其人,而且是康雍乾三朝元老。李衛本人並無顯赫的家世,但相比劇中的叫花子人設已經是天上地下的差別,他的入仕不是因為雍正的賞識而是花錢買的。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李衛影視形象

《清史稿·李衛傳》:“李衛,字又玠,江南銅山人。入貲為員外郎,補兵部。康熙五十八年,遷戶部郎中。”

花錢認捐的五品員外郎自是閒職,可是深諳官場之道以及業務精煉的李衛卻用十年的時間從閒職坐到了直隸總督,主政一方。因此,劇中的李衛出場方式過於淒涼,但快速的升遷卻是板上釘釘的。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李衛影視形象

2、父親的“好友”魏東亭

魏東亭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中都有出現,只不過兩部劇的他境遇卻不一樣。根據《康熙王朝》的講述,魏東亭是康熙的讀伴加幼時好友,可謂康熙帝身旁的紅人,但是《雍正王朝》中的魏東亭因為沒有辦法償還戶部欠款,採用了自盡的方式結束了一生。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老年魏東亭影視形象

相較而言,《康熙王朝》中的魏東亭是病死的,而且死前還跟康熙帝在一起回顧人生。歷史上的康熙朝沒有魏東亭,卻有其原型,他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寅曾是康熙的御前侍衛和伴讀,康熙四次南巡接駕等事宜都是曹寅一手操辦的,但也因此造成鉅額虧空,後於康熙五十一年病逝,鉅額虧空以及曹寅的去世也造成了曹家的衰敗。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康熙與魏東亭

3、剛正不阿孫嘉誠

《雍正王朝》中的孫嘉誠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難得的錚錚諫臣,也只有他真正為官清廉,也只有他敢彈劾年羹堯,也只有他敢怒諫雍正。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孫嘉誠影視形象

“嘉淦初為直臣,其後出將入相,功業赫奕,而學問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實以嘉淦為第一人。”

孫嘉誠雖然剛正不阿,但卻被飛揚跋扈的年羹堯處死,極大地觸及了雍正的內心。關於孫嘉誠,歷史上有名叫孫嘉淦的直臣,他和孫嘉誠一樣敢言直諫,在康雍乾三朝都有口碑,後官拜直隸總督、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死於乾隆十八年。

4、大內高手圖裡琛

《雍正王朝》中,無論是康熙朝還是雍正朝,都有一名身材魁梧的侍衛緊隨皇帝身邊,他就是粘杆處管帶圖裡琛。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圖裡琛影視形象

歷史上有叫圖理琛的,名字相差一字,此人是康雍乾三朝元老,並且擔任過各類官職,如廣東布政使、陝西巡撫、工部右侍郎、內閣學士等,還奉命與沙俄簽訂邊境條約,唯獨沒有關於擔任侍衛等職的記載。

八、“世外高人”鄔思道

《雍正王朝》中縱使奪嫡之時的雍正手下有十三阿哥胤祥、年羹堯、李衛等一批人才,但起決定性作用卻是腿腳不便的鄔思道。鄔思道此人深諳帝王之道,雖不曾與康熙直接打交道,卻能透過胤禛以及他人的講述猜透康熙的內心想法,從而進一步為胤禛籌謀劃策。

鄔思道本是戴罪之身,多虧胤禛與年羹堯才能擺脫牢獄,後來又得年羹堯妹妹年秋月的服侍。劇中的鄔思道與年秋月互有愛慕之心,只是如果鄔思道與年羹堯聯手恐威脅雍正的統治,因此雍正及時娶了年秋月,一箭雙鵰的敲打了鄔思道和年羹堯。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鄔思道影視形象

關於歷史上是否有鄔思道其人,可以說是有的,也可以說沒有。有是因為確有叫鄔思道的,他是康熙寵臣田文鏡的幕僚,也就是師爺,而且腿有殘疾,曾為田文鏡寫密摺彈劾隆科多,與劇中的人物設定有相似之處。

沒有是因為雍正沒有叫鄔思道的謀士,鄔思道也沒輔佐過雍正,要說原型,普遍認為是戴鐸,他曾為雍正獻策“戴鐸十啟”,但是雍正即位後沒有得到好處,反而被放到年羹堯處當差,最後又被雍正處死,結局與劇中的鄔思道相差甚遠。

看劇解說之《雍正王朝》中的20個歷史錯誤及1個不確定

雍正影視形象

綜上所述,由於劇情的發展需要,《雍正王朝》中的諸多情節進行了藝術加工,與歷史有所偏差,但仍不影響《雍正王朝》成為一部良心好劇。以上是看劇後的一點歷史小點評,方便大家看劇的同時瞭解真實的歷史背景與人物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