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韋后之亂?一個想要仿效武則天但實力不夠的典型失敗例子

韋后之亂指的是武則天死後,她的兒子李顯登基為帝,由皇后韋氏把持朝政,禍亂朝綱的這段時期。

那麼韋后為何能把持朝政,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呢?

什麼是韋后之亂?一個想要仿效武則天但實力不夠的典型失敗例子

武則天還未稱帝時,李顯首次登基。

他想培植自己的勢力對抗強勢的母親,因此重點提拔韋氏一族,此舉觸犯了武則天的逆鱗,後者一怒之下,把他廢了,貶為廬陵王流放湖北。

在這段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一直是韋氏陪伴他,安慰他,給予他活下去的希望。

不斷從前方傳來武則天登基後殺人的訊息,李顯擔驚受怕,幾次想要自殺。

韋氏安慰他,“不必害怕,福禍相依。”

什麼是韋后之亂?一個想要仿效武則天但實力不夠的典型失敗例子

患難與共見真情。

李顯向韋氏保證,若有一天重登帝位,一定不會辜負她。

這一天終於還是來到了。

年邁的武則天考慮立儲一事,在狄仁傑的勸說下,將李顯召了回來,重新立為太子。

公元705年,張柬之等人帶兵發動神龍政變,迎李顯監國。

什麼是韋后之亂?一個想要仿效武則天但實力不夠的典型失敗例子

不久,李顯二次登基,將韋氏封為皇后。

公元707年,山東等地發生旱災,民不聊生。

韋后卻對李顯說,“我們已經受夠苦難了,不必理會其他的事。”

她開始慫恿李顯過度享受,奢侈無度。

什麼是韋后之亂?一個想要仿效武則天但實力不夠的典型失敗例子

武則天雖死,但武氏勢力依舊不倒。

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被封為梁王,他害怕自己被張柬之等人剷除,因此與李顯結為親家,讓自己的兒子娶了他的女兒。

隨後不久,武三思又勾搭上韋后。

什麼是韋后之亂?一個想要仿效武則天但實力不夠的典型失敗例子

兩人經常在後宮打牌嬉戲,而李顯就坐在一旁為他們計算籌碼。

韋后干政,任用武三思等人。

張柬之等人請求李顯出去武三思與韋后,但是李顯皆無動於衷。

隨後武三思與韋后挑撥離間,使李顯聽信讒言,將張柬之等忠臣全部流放致死。

李顯極度信任武三思,即使宮中皆在流傳武三思與韋后有染,他就當作一個聽不到的聾子。

他顧念當年一起共患難的真情,但韋后卻已迷失在權力慾望中。

什麼是韋后之亂?一個想要仿效武則天但實力不夠的典型失敗例子

《資治通鑑》中記載韋后與其女安樂公主(武三思兒媳婦),一起密謀毒死李顯,想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李顯暴斃後,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帶兵攻入皇城,殺死韋后與安樂公主一干人等。

至此終結韋后之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