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部同性電影,卻能看出正確的親子關係

就在2月20日,臺灣地區提出了確保同性戀婚姻的法律草案,並將於5月24日實施,這一天,註定是注入史冊的一天。同性戀在我們國家一直都是大忌諱,也還有許多人對他們存在歧視,大多數人都還不明白,性別不能決定性取向,性取向是個人自由以及個人權利。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關於同性戀的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於2017年上映,以八十年代的義大利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十七歲的少年艾力奧與來他家寄住的奧利弗之間的故事。故事開始於有著橘子味的夏天,結束於寒冷的冬天。這部電影在2017年幾乎壟斷了所有關於電影媒體的年度十大榜單,並獲得了許多獎項和入圍了許多大獎的提名。這是繼我看過的《月光男孩》、《斷背山》後的第三部關於同性的影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部同性電影,卻能看出正確的親子關係

要知道,關於同行題材的電影少之又少,能拍得好的就更少了,無論是當年的《斷背山》還是這部電影,最後的結局都令人唏噓。

《月光男孩》是講述一個男人告別懦弱的自己走向成熟。《請你的名字呼喚我》整體來說與《月亮與六便士》裡的斯朱蘭有著共同之處,不顧世人眼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知道沒有結果也依然在最開始時追求。

故事主人公艾里奧愛上父親的同事奧利弗,得知對方也有此意後便展開的一段美好的戀情。其實艾里奧有喜歡的女孩兒,但他抗拒不了奧利弗的魅力,畢竟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奧利弗。最開始奧利弗也提醒過艾里奧這樣下去會形成無法挽回的局面,但是感情這種東西誰能藏的住呢,從艾里奧清澈的眼中就能看出流動的愛意,兩人的感情油然而生。最讓我欣慰父母的表現,充分應著了《魯迅雜文集》裡的這樣一句話“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支援孩子自己的選擇,並做到不打擾。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部同性電影,卻能看出正確的親子關係

影片最後艾里奧得知奧利弗要結婚後,在爐火前哭的樣子讓我心疼不已,小小年紀能走出這段感情更需要勇氣。在艾里奧最青澀的時期擁有著超越友誼的美好回憶,永遠存在腦海中。

同性戀我沒有特別支援,但我也不討厭,必經承受著大部分人的反對和指點還依然跟著自己的心走得需要多麼大的勇氣。網路上曾經有人說過“我不是因為是同性戀才喜歡他(她),也不是因為喜歡他(她)才是同性戀,只是我喜歡他(她)恰好我們是同性而已,我們不應該帶有有色眼睛去看他們,他們也擁有美好的愛情。”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部同性電影,卻能看出正確的親子關係

我其實覺得這部電影,最值得看的就是它對青春、愛戀的詮釋,以及學習怎樣扮演好父母這一角色。看完這部電影,至少我是忘記了它其實是一本同性電影。中國現存的親子關係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大多數父母都在教子女該如何做子女,卻不懂如何做好父母。

儘管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同性之愛,但我想,這卻是一部非常適合孩子和父母一起去看的電影,這可能為讓父母們能夠正確的對待孩子的性取向以及學著去尊重孩子的意向。對於孩子來說,其他人對於他們的偏見遠遠不及父母的不理解、反對所帶來的傷害要深。性取向並不是可以選自主選擇的,並且愛情從來就無關性別,所以啊,無需對孩子的性取向做出怎樣的批評和判別,只需支援他們就行。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部同性電影,卻能看出正確的親子關係

其實無論是父母還是年輕一代,我們的問題根源在於,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正視“性”這個問題,家庭教育也好,學校教育也好,不是把它看的過重,就是太過於輕視。儒家思想教育我們要懂禮教,而禮教的崇高讓我們鄙夷粗俗不堪的“性問題”。如果你去談“性”,世俗的眼光就會秒殺一切。讓人慶幸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正視這個問題。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經常會變得越來越緊張,更甚者會箭弩拔張。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的是平等、尊重與聆聽,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做好引導、教育、溝通,適應孩子的成長,時常提醒自己“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很多年以前,當我還沒有為人父母時,曾豪言壯語過,“如果將來我的孩子愛上了同性,我就打死他”而今,當有人再問我時,我的回答是,那就愛吧!是的,那就愛吧!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部同性電影,卻能看出正確的親子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