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兒子為什麼自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一代文壇大家金庸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留下的十五部經典作品依舊被武俠小說愛好者們奉為經典。金庸在文壇的地位是不用質疑的,他的文采,他筆墨下的刀光劍影、兒女情長,為他贏得了無數掌聲,鑄就他在熒幕中的光環。

成功如金庸先生,在現實生活中也免不了品嚐這酸甜苦辣鹹。

1976年10月,金庸先生的長子查傳俠於美國紐約上吊自縊,享年19歲。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個年輕的生命選擇在遠離故土的紐約自殺?究竟是誰對他一逼再逼使他放棄自己,獲得解脫?查傳俠自殺的真相如今眾說紛紜。

金庸的兒子為什麼自殺?

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查傳俠初到哥倫比亞大學就學,對美國的環境不太適應,加之在與異地戀女友通話時發生爭吵,此時他情緒已經瀕臨崩潰。在萬般無助、情緒難以排解之時,他一通電話打給了父親金庸,可金庸卻以忙於寫稿為由,拒絕了兒子溝通的願望。讓金庸意想不到的是,這是查傳俠留給金庸最後的聲音,金庸的拒絕,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得知兒子的死訊後,金庸悲憤不已。金庸在後來的採訪中坦言,自己得知噩耗時正在寫社論,他一邊寫一邊哭,寫完後關了燈,一個人呆呆地坐著,不知所措。那時他也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他將兒子的死全部歸咎於自己身上。直到後來,金庸先生從佛家經典中獲得了救贖。

查傳俠的死與金庸有關嗎?金庸先生作為父親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這一切的根源,還要從金庸先生的兩段不幸的婚姻說起。

金庸的兒子為什麼自殺?

1947年,金庸於杭州結識了自己第一任妻子杜治芳。杜小姐因為容貌姣好,被金庸的同事們稱為“杜四娘”。不僅如此,杜小姐還算得上大家閨秀,她的父親是當地一名醫生。兩個年輕人門當戶對,在日常的接觸中燃起了愛的火花。

1948年,金庸有意南下到香港發展,24歲的金庸的確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加之金庸與杜治芳互生情愫。於是在南下香港之前,金庸就與杜治芳喜結連理,婚後他帶著妻子到香港發展。創業之初,金庸可謂窮困潦倒,妻子杜治芳因為不懂粵語所以整日在家無所事事。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不久後金庸與杜治芳協議離婚,離婚的理由是女方不能生育。

成名之後的金庸與杜治芳冰釋前嫌,他陸續地接濟身在內地的前妻,並且公開了二人分道揚鑣的真實原因。金庸對媒體坦言:杜治芳背叛了我。當年杜治芳在香港實在忍受不了無聊又清貧的生活,選擇返回內地,另尋新歡。自知暫時給不了杜治芳想要的生活,金庸選擇離婚。

在經歷了一段短暫婚姻後,浪漫的金庸務實了許多。1956年,金庸與他第二任妻子朱玫結婚。

金庸的兒子為什麼自殺?

朱玫與杜治芳不同,朱玫是香港本地人,是從香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比起前妻的無所事事,朱玫更能與金庸患難與共。當時金庸辭去工作,與好友一同創辦《明報》,創業之初,篳路藍縷,妻子朱玫為了支援丈夫的事業,不惜變賣自己的首飾。不僅如此,她還辭掉自己的工作,成為丈夫手下一個小小的記者。事業上,朱玫任勞任怨。在家庭生活方面,朱玫也沒有絲毫懈怠。金庸草創《明報》正值用錢之際,變賣家產的夫妻二人只能拮据度日。當時,朱玫跑採訪連公交車都不捨得坐。朱玫對自己吝嗇,但是她始終惦記著丈夫的健康,為了給金庸補充營養,朱玫總是選擇傍晚去市場淘些便宜菜。

日子就這樣緊緊巴巴地過下去,就這樣朱玫給金庸生下來了兩男兩女共四個孩子,夫妻二人由兩口之家升級為六口的大家庭。否極泰來,在《明報》銷售不理想的狀況下,金庸決心做出改變。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自己寫的武俠小說刊登在報刊上。沒想到這個奇招,竟如此奏效,使得《明報》起死回生。

日子儼然一天比一天好。可就在這時,查傳俠自殺的噩耗傳到了香港,不久後金庸與朱玫離婚。

金庸的兒子為什麼自殺?

查傳俠的自殺好像早有預兆,這個看似平靜、溫馨的家庭早已暗流湧動。金庸與朱玫可共患難,卻難同富貴。夫妻二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金庸先生是個浪漫的人,而朱玫是個務實的人。金庸和朱玫不適合作夫妻,他們更適合作為朋友、合夥人。朱玫能吃苦,因為她骨子裡是個極度強勢的人。在朱玫和金庸的離婚協議中,我們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朱玫提出兩個離婚條件:一是獲得夫妻共有財產的一部分;二是要求金庸不能再和別的女人生育。獲得財產無可厚非,可控制前夫生育的權力著實強人所難。朱玫強勢的性格導致晚年眾叛親離。據記載,朱玫晚年孤苦伶仃、貧困交加,三個孩子都不願意撫養母親。1998年朱玫因為肺癆在香港病逝,她去世時沒有一個親朋好友前來收斂屍體,死亡證明都是護士代為領取。朱玫的性格註定她不會幸福,她的家庭、孩子亦不會幸福。

朱玫和金庸艱苦創業之時,夫妻二人就常常意見不合而爭吵,爭吵的緣由多半是因為朱玫強勢的性格。懂事的長子查傳俠對母親進行勸阻,但是屢次無效,最終查傳俠對母親失去了希望。

查傳俠之死,朱玫有責任,金庸也有責任。查傳俠天資聰穎,四歲背誦《三字經》,六歲背正本《增廣賢文》。過目不忘的本事自是遺傳了父親金庸,這也讓金庸對這個長子十分自豪。查傳俠11歲時寫過一篇文章《我的人生是為了什麼》,這篇文章風格陰鬱,預示著查傳俠自我了結的宿命。還好查傳俠的老師察覺到異樣,於是提醒金庸關注長子的身心健康。可是當時金庸正值事業的瓶頸期,朱玫也是包攬諸多雜事,夫妻二人放鬆了對孩子的管教。金庸忽略了長子內心的訴求,只是誇獎兒子的文采,大禍就此釀成。

查傳俠的死究其根本在於自身的脆弱和性格中的偏激,而朱玫和金庸恰恰又是這一環境的締造者。一個強勢的母親,一個忙於事業對自己漠不關心的父親。一個家庭釀成的悲劇,所有家庭成員都百口莫辯、百身莫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