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本期話題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們已經對《漢書·高帝紀贊》所講述的劉邦家史進行了初步的考證,證明劉邦的祖父一輩不可能在“秦滅魏”的時候從魏都大梁遷徙到楚國豐邑。班固說劉邦的祖父可能是“豐公”。“豐公”該是什麼人?他又可不可能是劉邦的先人呢?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不但劉向關於劉邦家史的敘述紕漏百出,班固自己的敘述也不可靠。班固說:

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漢書·高帝紀贊》

班固的話裡既然有一“蓋”字,可知是根據劉向 《高祖頌》“涉魏而東,遂為豐公”云云做出的推論,而非如李祖德先生所說“班固則指明遷到豐地的劉邦先祖是豐公,是劉邦的祖父”。

從班固行文的語氣看,他似乎對豐公的實有其人很有把握——雖然在班固同時或者更早的歷史文獻中,我們也遍尋不到關於“豐公”其他記載——但是對豐公和劉邦是不是祖孫關係,則稍有保留。

我個人對豐公和劉邦的祖孫關係的質疑比之班固還要更多一點。劉邦的這位傳說中的祖父“豐公”應該是一個什麼人物呢?

《項羽本紀》: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令蕭公角等。——《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集解》引蘇林曰:官號也。或曰:蕭令也。時令皆稱公。

《史記會注考證》引錢大昕曰:

春秋之際,楚縣令皆稱公。楚漢之際,官名多沿楚制,故漢王起沛稱沛公,楚有蕭公、薛公、郯公、留公、柘公,漢有縢公、戚公,皆縣令之稱。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公”在古文中既可以用作對老者的尊稱,也可以用作對有爵位、有官職者的尊稱。如劉邦的父親稱“太公”,便是尊其為老。但是地名後面綴以“公”字,往往意味著所稱之人是這個地方的封君或長官。項羽稱“魯公”,是因為他曾被封於魯;劉邦稱“沛公”是因為沛縣起義後大家公推他為沛縣之長。

“豐公”如果和劉邦的祖父並世,當在秦滅六國以前。那個時候,豐邑還是楚地。按照清儒錢大昕的說法,“豐公”應該就是楚國豐縣的縣令。劉邦的祖父要真是豐縣縣令的話,以下兩個問題就不好解釋了:

其一,劉邦的祖父既是魏人,為什麼遷來楚地之後搖身一變,就成了楚縣縣令?

其二,如果劉邦的祖父做過縣令,那意味著劉邦的父親劉太公至少還是個官宦子弟,為什麼劉太公和兒子劉季連個象樣的名字都沒有?項羽的祖父項燕也在楚國任官,項梁、項羽的名字不都有型有款的嗎?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如果豐公是一個真實的歷史存在,我很疑心他是劉向、班固費盡心機給劉邦“攀上”的祖宗。因為給名人“找祖宗”本是漢儒慣用的伎倆。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郭有道碑文並序》:先生諱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寔有懿德,文王諮焉。建國命氏,或謂之郭,即其後也。——蔡邕《郭有道碑文並序》

《後漢書·郭泰傳》: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後漢書·郭泰傳》

郭泰是東漢末年的清流名士。對比蔡邕的《郭泰碑》和范曄的《郭泰傳》,很明顯兩者的敘述出入很大。年代更晚的范曄寫這篇《郭泰傳》甚至有刻意跟前輩蔡邕打筆墨官司的意味,而玄機就在那句“家世貧賤”上。郭泰出生在東漢末年的太原。這個地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是不是漢末豪族——太原郭氏家族的成員。

太原郭氏家族在漢末三國之際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毫無疑問是魏國車騎將軍、陽曲侯郭淮。他的曾祖郭遵曾任東漢兗州刺史,守光祿大夫;祖父郭全官拜大司農;父親郭縕官至雁門太守。所謂“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云云,當是太原郭氏家族的“門閥”。而蔡邕把這段“門閥”和郭泰的郡望太原剪接在一起,人們自然要誤會郭泰是名門望族之後。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甚至我認為蔡邕主觀上是希望大家產生這種誤會的,因為蔡邕在歷史上本來就有“諛墓”的惡名。而出身順陽豪門範氏的范曄對蔡邕這種魚目混珠的做法大概有些憤怒,所以為郭泰立傳,要刻意澄清一句“家世貧賤”——在大士族范曄的眼裡,寒族郭泰可不是什麼“好鳥”,他只是混進鴻鵠之列的“蝙蝠”而已。

如果戰國末年的豐邑真有這麼一位劉姓“豐公”的話,劉向和班固“幫助”劉邦和他建立起祖孫關係,大概就跟蔡邕美化郭泰的家史是一個路數——誰有名,就攀誰。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除了劉向和班固自己的敘述外,《漢書》所載史墨和範匄所說的劉姓遠古歷史,第一手文獻資料其實是儲存《左傳》裡邊兒的。雖然《左傳》這部史書是我們今天研究春秋史最重要的文獻資料,但其中關於劉姓家史的記載卻未必可靠。

史墨和範匄的話僅見於《左傳》,其他經傳典籍中均不見有類似的記載。從考據學的角度說,這就屬於“孤證”,孤證不立,難作定論。唐代學者孔穎達為《左傳》作疏的時候就對這段劉姓家史提出過強烈的質疑:

士會之帑在秦,不顯於會之身,復無所闢。傳說處秦為劉氏,未知何意。尋討上下,其文不類,深疑此句或非本旨。蓋以為漢室初興,捐棄古學,《左氏》不顯於世,先儒無以自申。劉氏從秦徙魏,其源本出劉累,插注此辭,將以媚於世。——《左傳正義》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孔穎達反對《左傳》的理由,甚至比我所說的“孤證不立”更加激進。他認為晉國大夫範武子留在秦國的族人恢復了劉氏本姓,這個事兒只是傳說而已,缺乏文獻依據。甚至孔穎達懷疑,“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云云壓根兒就不是《左傳》的原文,而是漢代儒生竄改《左傳》,硬塞進去的“私貨”。

因為自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之後,《左傳》遲遲不能立於學官。為了要讓《左傳》順利躋身官學,不排除某些儒生昧著良心向當權者獻媚,在《左傳》中偽造劉姓家史以邀功請賞。孔穎達的這種懷疑不是空穴來風的,根據《後漢書》的相關記載,漢代古文經學派屢次推動《左傳》上躋官學,一旦遭遇反對,往往拿出所謂“劉姓家史”來當擋箭牌。比如大儒賈逵就公開說過:

“五經家皆無以證圖讖,明劉氏為堯後者,而《左氏》獨有明文。”——《後漢書·賈逵傳》

其他經傳文字都沒有劉氏為堯後的記載,這在賈逵的眼裡,不但不能構成對《左傳》真實性的質疑,反而成了《左傳》獨享的“光榮”了!

所謂利祿之不開,漢學之不盛。《左傳》這部書既然寄託著漢代古文經學派如此沉重的功利性目的,那麼它所記錄的這段劉姓家史究竟是遠古史還是“當代史”,恐怕還有商榷的餘地。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至於那位將散碎的劉姓家史整理成完整譜系的班固,他撰寫《漢書·高帝紀贊》的時候,我幾乎可以斷定他就是在寫“當代史”。班固撰寫《漢書》,其實源於父親班彪未竟的遺願。班彪曾經寫過一篇《王命論》,其中這樣說道:

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乎《春秋》。唐據火德,而漢紹之,始起沛澤,則神母夜號,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絫之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流澤加於生民,故能為鬼神所福饗,天下所歸往,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紀,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遊說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漢書·敘傳》

在這段話中,班彪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是:就算劉邦不是聖人唐堯的後裔,編都得編出一個這樣的神話。

倘若我們就坦誠地告訴大家,劉邦只是個布衣平民的子弟,那麼許多掙扎在社會底層的人士難免心存幻想:劉邦這個泥腿子都能因緣際會、造反稱帝,我們和他相比,缺的其實也是個機會而已。這等於變相鼓勵了那些潛在的野心家,造成了更多不安定的社會因素。把劉邦的家史與唐堯相接,就是要告訴世人,只有聖人之後,才能踐位九五。沒這個命,你就乾脆死了這條心。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班固在《漢書·高帝紀贊》中撰寫的這篇劉姓家史,從唐堯一直寫到豐公,不正是謹遵父命,為劉邦“造神”嗎?所以從創作目的上看,他的意圖本來不在研究歷史,而在影響時政。

以上,我們從文字內證和著述動機的外證兩方面考論了《漢書·高帝紀贊》的劉姓家史,揭示了史墨、範匄、劉向、班固等人對劉姓家史的敘述都或多或少存在疑點。

最後,我們再從修撰家史的技術性角度來看一看,要杜撰一篇像《漢書·高帝紀贊》那樣完整的劉姓家史究竟有多大困難。坦率地說,它的技術難度並不大,不信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篇“家史”:

杜之先出於帝堯。夏時有劉累,及周封於杜,為杜伯。其子隰叔違難於周,適晉為範氏,範氏支子在秦者復為劉,以啟漢家。故杜也,範也,劉也,皆同出也。杜氏之在漢也,有衛史大夫周,始自南陽徙茂陵。自是至唐世為九望。其八祖皆御史大夫。惟在濮陽者祖七國時杜赫,自江以南無聞焉。宋世有祁公衍,實家山陰,江南之杜自是始著也。高橋者,上海浦東之鄉野。杜氏宅其地,蓋不知幾何世?其署郡猶曰京兆。末孫鏞自寒微起為任俠,以討襖寇,有安集上海功,江南北豪傑皆宗之。——《高橋杜氏祠堂記》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這是章太炎在1931年為上海灘的流氓大亨杜月笙修撰的家譜,其中對杜氏先祖的來歷也說得言之鑿鑿。但事實上這篇家譜是怎麼修撰起來呢?根據章君榖著《杜月笙傳》所述:

杜月笙在這一派花團錦簇、雍容華貴之中,他的內心仍有幾許悲酸,一縷惆悵。除了回首當年的艱辛,他還有一腔憾恨;由於父母死得早,近支族人丁口單薄,杜月笙不但對他的先世茫無所知,甚至連他祖父的名諱也說不上來。

幸有一代樸學大師,古文泰斗章炳麟(太炎),根據杜月笙兒時聽聞杜家是由浙江海寧遷來這一點,詳徵博引,考校杜氏世系,確定江南之杜,以山陰杜衍始著。章太炎為此特地撰寫了一篇《高橋杜氏祠堂記》,為傳誦一時的皇皇之作,同時也是為杜月笙寫傳記最重要的一篇文獻。——《杜月笙傳》

杜月笙是跟劉邦一樣的苦出身。可草雞一旦變了鳳凰,也會想到光宗耀祖。那祖宗是誰都不知道的可怎麼辦呢?就得靠儒生來“考據”了!

看章太炎的手段,修撰家譜與其說是考據,毋寧說是牽合——把捕風捉影的歷史片段連綴起來,稍能自圓其說而已。漢學宗師章太炎為杜月笙修家譜是這樣做的,漢儒班固為劉邦修家史只怕也逃不出這個窠臼吧。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參考文獻:

李祖德《劉邦祭祖考——兼論春秋戰國以來的社會變革》;

孔穎達《左傳正義》;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蕭統《昭明文選》;

王先謙《漢書補註》;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

章君榖《杜月笙傳》

本文系晉公子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對原創版權進行保護,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絡授權。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路

劉邦家史揭秘:他真是魏國貴族的後裔,還是什麼人幫他偽造了出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