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八方 | 清代史料 早朝前那些事兒——吃人參,清朝大臣們難言的尷尬!

人參是治療疾病、養生保健之良藥。在清代,人參被大臣們轉化成為上早朝的必備“寶物”。據清代史料披露,當時許多大臣在紫禁城上早朝時,均要在嘴裡含上一片人參。

清代,皇帝在乾清門早朝聽政。早朝分為禮儀性的朝會和政務性的奏事論事,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員必須悉數到場,其餘大臣則依事而定。最初,早朝每天舉行,後來減至3~5天1次。早朝的起始時間為卯時(5~7時),退朝時間一般在辰時(7~9時)。對於某些大臣來說,若再遇皇帝召見,早朝的時間就更長了。

早朝之前,大臣們必須到達宮門外等待“點卯”,否則輕者罰俸祿、挨板子,重者貶黜。為了不誤早朝,大臣們每天三四點鐘便要起床、洗漱、整理儀容,披星戴月趕路,路遠的大臣則起得更早。

一般來說,上早朝的大臣是欲吃早餐而不能,而且儘量節制飲水。他們擔心上早朝之前又吃又喝,極易引發令人尷尬甚至是殃及生命的“後遺症”。一旦在早朝上內急如廁或者打飽嗝、整出其他動靜,屬殿前失儀,按大不敬論處,面臨革職、殺身之禍。

為了防患未然,大臣們只好忍飢挨餓,空腹上朝。天長日久,大臣們身心疲憊,陰陽俱損。曾經有一位大臣因未吃早飯,加之早朝時間長,暈倒在地。上早朝時,大臣們絕對不敢中途出去,即使是內急逼人,也只能憋著、忍著。雖說紫禁城面積大、房屋多,但是裡面沒有修建一個廁所(紫禁城裡的人們都是用便盆、便桶如廁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如廁之後無法實現抽水沖洗,聖殿又是神聖所在,不能受到這些臭氣熏天的汙染。後來,大臣們開動腦筋,幾經實踐,終於找到了一個“萬全之策”,那就是上早朝前,口裡含上人參片來充飢滋補。這樣一來,既能有效防止每天早晨因空腹造成體力不支而損害身體健康的狀況,也減少了食物、飲水的攝入,從而不必擔心早朝時內急、打飽嗝之類的問題。早朝結束後,大臣們可以在宮中膳房就餐。早朝之中若皇帝內急,太監會察言觀色,臨時救急。

大臣們上早朝吃人參片,雖說每次用量不大,但長年累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清代,人參價格昂貴,一路飆升,便有了“中人十家產,不滿一杯味”的典故。

據《清宮內務府奏銷檔》等史料記載,清代人參買賣實行官方定價,康熙年間每斤(質量或重量單位)普通人參的價格為50~60兩(古代為銀質錢幣單位)白銀,頭等人參為80餘兩白銀;乾隆五十七年(1792)每斤人參的價格為960~1120兩白銀;嘉慶十五年(1810)每斤人參的價格為1400~2400兩白銀;道光六年(1826)每斤人參的價格竟達3000~4000兩白銀。

人參的保健功效雖然非常好,但是在吃之前,要了解一下自身的體質。有些人不適合吃人參,如果食用不當,會造成不利影響。

愛八方 | 清代史料 早朝前那些事兒——吃人參,清朝大臣們難言的尷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