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之恩必償——古人的報恩情結

中國人是知恩圖報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是一種報答;“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也是一種報答。在古代,很多人會因為一頓飯對幫助自己的人念念不忘、感恩戴德,有的人甚至為了報答別人的一飯之恩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北郭騷殺身以明晏子之賢

齊國有個叫北郭騷的人,幹活很勤勞,但仍不足以奉養他的母親,於是上門求見晏子,希望能得到糧食以奉養母親。晏子給他錢糧,他謝絕了金錢而收下了糧食。後來晏子被齊君猜忌要流亡國外,北郭騷就召來他的朋友,告訴他說:“我悅服晏子的道義,曾向他求得糧食奉養母親。我聽說:‘奉養過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擔他的危難。’如今晏子受到猜忌,我將用自己的死為他洗清冤誣。”北郭騷走到國君朝廷門前,找到負責通稟的官吏說:“晏子是名聞天下的賢人,他若出亡,齊國必定遭受侵犯。與其看到國家必定遭受侵犯,不如先死。我願把頭託付給您來為晏子洗清冤誣。”說罷,退下幾步自刎而死。齊君聽說這件事,大為震驚,乘著驛車親自追回了晏子。

一飯之恩必償——古人的報恩情結

靈輒報恩

趙盾到首陽山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有個叫靈輒的人餓倒了,便去問他的病情。靈輒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趙盾給他東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趙盾問為什麼,靈輒說:“我給別人當奴僕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著。現在離家近了,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趙盾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給他準備 了一籃飯和肉,放在口袋裡給他。後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當他知道晉靈公要在朝堂殺掉趙盾的事情後,就在搏殺中把武器倒過來抵擋晉靈公手下的人,使趙盾得以脫險。趙盾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和住處,他沒有回答就退走了。

一飯之恩必償——古人的報恩情結

中山君饗都士

中山國君宴請國都裡計程車人,大夫司馬子期也在其中。由於羊羹沒有分給自己,司馬子期一生氣便跑到楚國去了,還勸楚王攻打中山。楚攻中山時中山君逃亡,有兩個人提著武器跟在他身後。中山君回頭對這兩個人說:“你們是幹什麼的?”兩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有一次餓得快要死了,您賞給一壺熟食給他吃。他臨死時說:‘中山君有了危難,你們一定要為他而死。’所以特來為您效命。”中山君仰天長嘆,說:“施與不在多少,在於正當人家困難的時候;仇怨不在深淺,在於是否傷了人家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國,因為一壺熟食得到的兩個勇士。”

漂母飯信

淮陰人韓信,沒有突出的德行,不能被推選為官吏,又不會做生意,曾經從別人那兒得到食物,人們大部分都很討厭他。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個洗衣服的婦人,看見韓信十分飢餓,給韓信飯吃。韓信十分高興,告訴洗衣服的人說:‘’我以後一定重報您!‘’洗衣服的人十分生氣說:“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可憐年輕人,難道請你吃頓飯就是為了將來你的報答!”後來,韓信成為齊王,召見當時給他吃飯的洗衣服的婦人,賞賜千兩黃金。

一飯之恩必償——古人的報恩情結

顧榮施炙

西晉末年,顧榮在洛陽曾應人邀請赴宴,發現端烤肉的僕人顯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於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給了他。同座的人都譏笑顧榮,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後來遇上戰亂過江避難,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顧榮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原因,原來他就是當年接受烤肉的人。

一飯之恩必償——古人的報恩情結

“施恩甚勿念,受施甚勿忘”。幫助別人不用念念不忘,接受別人的幫助卻需要永記心上。幫助別人並不是為了別人有一天能回報自己,那樣的幫助不是真的幫助。對於施與的一方,應該有一種“給予你了我便不期望回報,如果付出是為了有一天索取,那我將顯得渺小。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可以是自己崇高”的態度去幫助人。而對於受施的一方則應該對別人的幫助心懷感激,將來有機會要報答別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