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湯毀了一個國家:小人物能壞大事!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和長輩經常告誡我們,一定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

因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沒有人會想到你今天小瞧的人,明天會做出多大的成就。

當年孟嘗君如果不是收留了一些“雞鳴狗盜”之徒,那他也不可能從秦昭王手中逃脫。關羽和張飛如果不是過分苛責手下人,那也不至於喪命。

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元同學,似乎是不知道這一個道理的,華元出生在宋國都城商丘,是宋戴隊公的第五世孫子,作為王公貴族,此人在政治軍事才能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些才能,因此得到了宋文公的重用。

春秋戰國的亂世,諸侯們一天不打架似乎就渾身皮癢癢,從春秋五霸再到宋國鄭國這樣的小國家,相互之間就沒停止過鬥爭,公元前607年,不安分的鄭國派遣軍隊入侵宋國,宋文公接到訊息之後,隨即派遣華元為主將的部隊和鄭國進行交戰。

華元這個人還是知道鼓舞士氣的重要性的,在宋軍開到邊境,準備作戰的前夕,他決定殺羊犒勞三軍。

古時候不像現在,生產力低下,老百姓的桌上很少見到葷腥,更別說戰亂頻起的春秋戰國時期了,宋軍士兵的嘴裡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品嚐到肉味了,聽說有羊肉吃,頓時兩眼放光。

當天晚上舉行晚宴,香噴噴的羊肉湯端上了各個將領和士兵的桌前,華元也趁機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演講,無外乎大家好好幹,跟著我打天下好處大大滴有之類的話,士兵們嘴裡嚼著羊肉,領導說什麼都是對的,自然積極響應。

但是有一個人,華元的車伕羊斟,他一直在站在帳下,躊躇地等待著華元分給他食物,儘管姓氏當中帶個羊字,可羊斟對於羊的渴望明顯超出了對羊的尊重,他出身貧寒,幾乎沒吃過羊肉,就等著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但是華元彷彿無視了他一般。

有屬下看到了在下面徘徊不定的羊斟,小聲提醒華元,他的車伕還沒有吃到羊肉,沒想到元華卻是個愣頭青,卻當著全晚宴的人,不掩蓋聲音的說到:“他又不打仗,一個低微的車伕吃什麼?難道他還敢背叛我不成!”

這句話讓羊斟羞愧的無地自容,溜出了營帳,他隨即下定決心,要好好報復華元的輕視,第二天兩軍列陣,華元坐在馬車上指揮,隨著交戰命令下達,羊斟駕駛著華元的馬車率先衝了出去,宋軍們看見主帥如此英勇一馬當先,也隨著發起了進攻。

只是情況有些不太妙,華元的馬車眼看就要衝到鄭國軍隊的面前,羊斟卻絲毫沒有收手停車的意思。華元也急了,大聲質問羊斟:“你這是什麼操作?”

一碗羊湯毀了一個國家:小人物能壞大事!

沒想到羊斟卻回答:“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御,我為政。”什麼意思呢?當天分羊肉的時候,你說了算,今天駕車,那就是我說了算。看來羊斟也是深得明學家的傳授,宋軍衝著衝著也發覺不對勁,自己的主帥怎麼直接衝到敵軍的陣中去了?

一臉懵逼的鄭國人自然不會錯過這份送上來的大禮,十分開心的將華元俘虜了,宋國士兵一看,主帥沒了,那還打什麼?昨晚還吃了羊肉要以死明志的宋軍馬上四散奔逃。鄭國乘勝追擊,繳獲了戰車460輛,俘虜250人。這個有意思的故事也誕生了一個成語,叫做“各自為政”,成語也一直流傳千年到了現在。

一碗羊湯毀了一個國家:小人物能壞大事!

無獨有偶,幾百年後,中山國的國君沒有吸取教訓,重蹈了華元的覆轍。有一次,中山國君在國都大宴群臣,上了一大鍋羊湯,國君讓僕人把湯分到客人們各自的碗裡。不過,人多湯少,當輪到一個叫司馬子期的大夫時,羊湯已經沒了。

司馬子期當時沒表示什麼,但回到家後,越想越不對勁,認為這是國君在大庭廣眾之下有意出他的洋相:“今日到此的都是朝中大臣,我司馬子期再不行也是個上大夫呀,眾人皆分羊肉羹喝,惟獨國君不分羊肉羹給我,這不明擺著小看我嘛,當著這麼多人,別人都吃得有滋有味,惟獨我沒有喝羹,更何況有人還邊喝邊衝我得意地笑。哼,有什麼了不起,這裡不養爺,自有養爺處!” 想到這裡他起身憤然離去,投奔楚國。

在司馬子期的巧辯遊說下,楚國舉兵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弱小,怎是楚國放手,頃刻間,中山國滅亡了,中山君因一碗羊湯丟了王位,只能倉皇逃往國外。

中山國君仰天長嘆道:“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國矣。”我冤枉啊,不就是一碗羊肉湯麼?中山君在逃亡中,有兩個人跟在他身後。中山君回頭對這兩個人說:“你們是幹什麼的?”

兩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有一次餓得快要死了,您賞給一壺熟食給他吃。他臨死時說:‘中山君有了危難,你們一定要為他而死。’所以特來為您效命。”這時中山君才明白:“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得士二人。”

人們可以指責司馬子期:分不到羹,氣度小,為一點口腹之慾而去幹親痛仇快、投敵叛國的事,是個不忠之士,不義之人。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司馬子期所爭的也並非只為一杯羹,是為圖尊重為面子,是因為分配不公,賞罰不明。

可見分配不公,賞罰不明這個隱患,遲遲早早總要爆發的!一杯羹分不公,也可亡一個國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