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在福建閩西北的山區有個不起眼的小縣城——泰寧,但可別小看了這個古城,那是個人文鼎盛,科甲連第,名人輩出的地方。兩宋期間,曾有“一門四進士,隔河兩狀元,一巷九舉人”之說,明代還出一個大官——兵部尚書李春燁,來到泰寧就得去尚書第看看。尚書第俗稱“五福堂”,為明朝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李春燁所建的府第。它建於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年),整個建築以佈局嚴謹合理,風格獨特,規模宏大,工藝精湛而聞名。是福建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尚書第位於福建三明市的泰寧古城所在的勝利二街,它是城裡唯一留存的一條古街,這條古街至今儲存著大片明代的住宅建築群。這裡居民日常飲水,也使用明代的水井,水井井圈上刻著“隆慶”、“萬曆”等年號字樣。尚書第座西朝東,南北長87米,東西寬60米,佔地面積5220多平方米。尚書第由五幢建築組成,第一棟是主人的膳堂,大廳外還有個小門廳,是馬伕、轎伕吃飯的地方。第二棟是尚書第的主體建築,門樓上刻著天啟皇帝賜封的“四世一品”,從李春燁夫婦一直封到他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也因此尚書第被稱為五福堂。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門進出,北端進門設儀仗廳、接客廳。甬道共設五重門樓,全宅宅門上都嵌有石匾,從南端起分別題刻著“尚書第”、“柱國少保”、“四世一品”、“禮門”、“義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諫”等字樣,匾額的枋檁柱頭雕刻著各種精細圖案。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尚書第的甬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崗岩石板鋪設,廳堂是方磚地,天井有石柱花架和石水缸。門樓後有一扇盈門,主要是起遮擋的作用。中門非常氣派,將近六米高,比百姓家的中門高出一倍,過中門即是中堂,中堂左右兩旁是迴廊,專供女子和沒有身份地位的人行走。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提起尚書第有必要對尚書第的主人李春燁有個交代。據史料記載,李春燁泰寧城郊際溪村人(一說泰寧城西放坑尾村人)字侯質,號二白。 6歲讀書,16歲考上秀才,36歲中舉人,46歲中進士跨入仕途,平步青雲,直到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師,10年中晉升了16級,56歲告老還鄉,66歲去世,從這一數字看到他與6有著不解之緣,一生的人生旅途中的 6個“六”,似乎真印證了“六六大順”這一說法。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李春燁進舉人後,任行人司行人,任職四載,不辭辛苦,不負使命,在京官的統一考選中,為列第一,被任命為工部給事中。明天啟三年調任刑部給事中,在位期間均有建樹。同年,升任吏部給事中,當時正值楊連、左光斗、萬火景忠諫熹宗皇帝,要求嚴懲魏忠賢而遭迫害。據說李春燁挺身而出,為楊、左、萬 3人仗義執言上諫,要治魏忠賢的不忠之罪,因此受貶斥外任湖廣參政。明天啟五年,李春燁再次應召回京,晉升為太僕寺少卿。次年又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左侍郎。李春燁從擔任工部給事中起,就曾上奏要充實府庫,精訓兵員、淘汰老弱,加緊京城防衛,確保京城安全。這些建議都被明天啟帝熹宗一一採納,並付諸實施,收到很好的效果。不久就升為兵部尚書,並協理京營兵政事宜。天啟七年,李春燁晉爵為少保兼太子太師。明天啟七年八月,熹宗去世,崇禎即位即開始處理魏忠賢閹黨群兇。明崇禎三年(1630年),李春燁被認為是閹黨同夥,但被列為第五等寬大處理行列,即恩准交款而不必去流徙處。明崇禎十年,李春燁去世,享年66歲。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不得不說李春燁所處的年代是中國明朝後期政治上最腐朽、最黑暗的“宦官專權”時代。太監魏忠賢排除異己,大肆屠殺東林黨人。而李春燁在此時卻飛黃騰達,加官進爵,官至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這不得不讓人起疑李春燁和魏忠賢的關係,以至於在魏忠賢倒臺後,他也受到牽連,靠著大把的銀兩,才得以贖身。因此他死後的“大忠大奸難評說”也成了歷史之謎。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今天,李春燁留給我們的,只有這一幢氣勢恢宏,工藝精湛,風格獨特的這份寶貴的明代古居建築文化遺產和他的一長串官職。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從明代一品尚書府第,看大忠大奸難評說的府主李春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