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其實,婦女的地位在封建時代,就一直低微艱辛,被道德枷鎖束縛到難以喘息,“三從四德”太過壓制她們的一舉一動,對於男人來說,女人是生育的工具。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如果這些婦女的丈夫出了事,她們該如何度過餘生呢?她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如今,女子的社會地位與男子平等,甚至有些婦女在特定領域的作用也比男子強,這真的達到了男女各自撐起半邊天的說法。與古代女性相比,她們無疑是幸運的。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古代婦女的地位很低。

在長大後只能依靠男人。尤其是在宋時期,程朱道學出現之後,婦女的壓迫越來越嚴重,甚至一度傳出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古俗語。從這樣的理念開始蔓延後,對婦女的傷害也在不斷擴大。為了“貞潔牌坊”,每個犧牲了許多婦女的幸福。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特別是在古代封建時期,男人讀書不好沒或沒這個條件,還可以參軍入伍建功立業。女子只能母憑子貴但也要嫁得了好人家,除此之外稀少的門路之一便是“貞潔牌坊”。這是一種能載入官方史冊,名流千古的途徑。在這種病態的認知下,為了這自個地區的名聲,每個村莊都會自發地監督,一旦發現女人有不當行為,村民們就會安排把豬籠浸入水中。

事實上,在宋史、元史、明史中,記載了許多貞潔婦女的故事,清朝歷史中還為這些婦女立書四卷。據記載其中守寡時間,最長的寡婦將近100年,時間最短的寡婦是15年。這些經歷過夫妻生活的年輕女子是如何度過孤身一人的生活呢?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列女傳”中有一個故事。有一位高節婦,姓段,丈夫姓高,書上便以“高節婦”稱之,說來這段氏也是一位奇女子。她17歲時失去了丈夫,96歲去世。她已經守寡79年了。不僅如此,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她的孫子終於在清朝成為一名大官員。然而,在段氏身份地位提高之後,卻依舊保持著以前“奴役”式的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從不讓奴婢插手。為何如此,當時所有人大惑不解,直到她臨終前才把謎底告訴了家人。

原因很簡單,之所以如此,並非為了所謂的生計,而是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正是因為長期守寡而被迫養成的,為什麼說是因為守寡而被迫養成呢?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事實上,這並不難理解。身為一名寡婦,精神上的煎熬也許還能挺住,在生理上少有人能剋制。想讓夜晚能入眠,只能在白天拼命地去工作,來消耗精力卻藉此,儼然化身成為一個工作狂。白天也許能剋制,夜深人靜時但凡還有一絲精力,都會讓人難以入睡。為此段氏想了辦法,她在床頭準備了200枚銅錢,等到熄燈之後。將銅錢撒滿地,然後將它們全部找回來,如此反覆操作,直至精疲力竭倒床便睡。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透過如此方式,日復一日熬了一輩子,熬到嚥氣的那一刻。以這種大毅力,堅持一輩子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然而段氏這一生的痛苦,又是誰能夠體會到?

段氏在臨終前留下一句話,如果後輩女人守節守不住,就不要堅持。可以看出,這種制度對於古代女子的迫害有多嚴重了。這種真人真事,也讓清朝著名的散文家,方苞親撰寫《高節婦傳》。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在封建世俗的上被認可的情況下,出現了一種新的情況,那就是偷情,也就是揹著家裡悄悄和別的男子進行約會之類的。眾所周知,在女子丈夫去世後,女子要忍受心靈上和身體上的寂寞。

當然,如此行為若是被發現,就要受到酷烈的懲罰,有的女子丈夫還沒有下葬,就做出此事又被抓到把柄,結果可想而知。按當時的說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把女子裝進一個籠子裡面,然後沉入河裡,讓河裡面的水神來判斷是否還能活。只因損失了家族名聲便如此懲罰,對那個時代的女子太不公了。

古代丈夫去世成了寡婦,是如何度過後半生,守寡79年的她道出實情

俗話說得好“寡婦門前是非多”,而在影視劇中出現過,通常因為寡婦得若遭人嫉恨,都是陷害她與別人勾搭在了一起。就算罪名沒被“證實”生活也十分悲催,若是真有此事,便對她施行“浸豬籠”,也就是沉塘。

一些朝代為了表揚鼓勵,那些立志要將守寡進行到底的婦女們,設立了一個叫“貞節牌坊”的牌面。但如果刻上這個印記,便意味著一輩子沒有改嫁的機會,直接上升到此地區百姓鄰居,都會進行監督,只為守住這個所謂的榮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