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死金牌本應是最實用的獎賞,為何變成了奪命牌?

免死金牌,聽起來像是最榮耀,最實用的獎賞。但其實啊,它一點都不實用,資料顯示,歷朝歷代的免死金牌根本沒有效,但是為何變成了奪命牌?

免死金牌本應是最實用的獎賞,為何變成了奪命牌?

漢朝,劉邦發明了免死金牌,也叫丹書鐵券。劉邦頒發的免死金牌雖然沒有免死的功能,但是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包括子子孫孫都可以享受。可是沒過幾年,劉邦卻殺了韓信。不止韓信,其他的功臣也陸續被殺。據統計,漢朝有百餘人獲得免死金牌,最後僅剩5人活著。因此得出結論:漢朝的丹書鐵券發揮作用不足5%。

免死金牌本應是最實用的獎賞,為何變成了奪命牌?

唐朝的免死金牌,《輟耕錄》“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明確有了免死這個功能,有的甚至能免死9到10次。除了自己可以使用外,還可以留給後代子孫使用,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後,有免死兩次特權的大功臣劉文靜,因為被誣陷謀反,李淵沒有顧忌他的免死金牌直接處死他。劉文靜入獄將要處死的時候,他的免死金牌也沒有發揮作用,也許他自己早已清楚皇帝要殺他,免死金牌有何用?

免死金牌本應是最實用的獎賞,為何變成了奪命牌?

明朝,免死金牌上寫了功臣能免死2到3次,其子免死1到2次。可是僅僅過了10年安穩的日子,腥風血雨襲來,朱元璋大開殺戒,先有胡惟庸案件,之後誅殺開國功臣和家眷三萬人左右,包括告老還鄉的功臣也沒有放過,全家誅殺殆盡。而後的藍玉案又誅殺了15000人。得到免死金牌的人全部被誅殺殆盡,免死金牌發揮作用為0。

免死金牌本應是最實用的獎賞,為何變成了奪命牌?

漢朝超過95%擁有免死金牌的人被殺。魏晉時期沒有免死金牌。南北朝時有一人擁有免死金牌被殺。唐朝有一人擁有免死金牌被殺。北宋雖然擁有免死金牌的人沒有被殺,但也沒人用免死金牌免過死,雖然形式上有,但卻不起作用。元朝則沒有免死金牌。明朝所擁有死金牌的人全部被殺,100%的死亡率。清朝時則直接取消了免死金牌,換成了“黃馬褂”和“鐵帽子王”。

免死金牌本應是最實用的獎賞,為何變成了奪命牌?

免死金牌只是一種象徵性的意義,最終解釋權還是歸皇帝所有。得到免死金牌的都是貢獻極大的臣子,很多是因功高震主引起皇帝猜忌所殺,也有謀反被皇帝誅殺,被小人汙衊冤枉而被皇帝所殺,免死金牌則變成了奪命牌!

其實免死金牌只是一個物品,並沒有免死的作用,相反卻有了更高的死亡率,伴君如伴虎就是最好的解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