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在嚴歌苓的諸多作品中,最喜歡《小姨多鶴》裡朱小環這個女性角色。書中的主角是日本孤女多鶴,可是讀完這本書後,朱小環的一顰一笑、甚至扭動腰肢罵人的形象一直刻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在東北一個日本人聚集生活的村落,得知戰敗的訊息後,村長帶頭集體自殺。女孩多鶴僥倖逃了出來,九死一生後來到了張儉的家中,替代張儉的老婆朱小環為張家傳香火。至此,一段長達幾十年的情感糾葛緩緩拉開故事的序幕。

讀罷此書,在這個特別的家庭裡,令人同情的並不是日本孤女多鶴,而是最後孤苦無依的朱小環,她偉大又隱忍

一生,最後只有一條又老又瞎的黑狗陪伴在身邊。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一、朱小環的偉大:用一生保護著毫無血緣的一家人

看過電視劇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朱小環這個東北女人很潑辣強悍,那些女人身上美好的特質通通都在日本女人多鶴的身上。可是相比較於看電視劇,我更傾向於看原著。讀原著,才能體會到作者想要賦予每個人物的真情實感和命運的悲慘。

懷有7個月身孕的朱小環為了躲避日本兵的追趕,逼得跳了崖。命雖然保住了,但是卻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在小環生命攸關的時刻,老中醫急切地問張家人:“保大人還是保孩子?”

為了留住孫子,朱小環的公婆毫不猶豫地說要保孩子。可張儉卻一改往日的溫順,揪著老醫生的衣服惡狠狠地說道:“保大人!”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就因為丈夫張儉的這句話,朱小環為這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當張家人把日本孤女多鶴領回家就為了傳宗接代時,朱小環對丈夫張儉開啟了冷嘲熱諷的模式。

要知道,朱小環那麼潑辣能幹心氣高的一個女人,看著心愛的男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心裡猶如萬箭穿心般疼痛。但,在這片中國的土地上,中國女人終歸是善良的。朱小環不僅善待張儉和多鶴的三個孩子,還在多鶴被張儉拋棄時,主動買車票不遠千里去找她。

當張儉在廠子裡因為操作機器不當,意外讓小石身故進監獄被判刑後,多鶴不想活了。這個時候,是小環一步步開解她,還讓張儉和多鶴約定每天晚上九點互相想念彼此,度過那段煎熬的歲月。

要是一般的女人早就忍受不了這樣的婚姻生活了,可朱小環用她的“湊合活”的生活態度,沒有讓苦難把自己打倒。她對待感情和生活樂觀,臉上總是洋溢著一股倔強的氣息,猶如枯縫裡的野草,頑強地生存著。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二、朱小環的悲哀:苦難下的隱忍、家人的遠去

朱小環一直以為張儉對多鶴是沒有任何情感的,可是當有一天得知張儉竟然和多鶴偷偷約會2年之久,兩人在外面親熱的時候還被人給抓住了。在所有證據面前,朱小環的內心在淌血。

在這個家裡,朱小環似乎成為了一個外人,連她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裡再疼,她還是沒有讓眼淚當著張儉的面落下來,而是用自己的厚臉皮和潑婦的勁兒,替張儉收拾爛攤子。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這個家沒有任何人都可以,但唯獨缺少了朱小環卻不行。她那套“湊合活”的理念影響著家裡每個人,在最困難的時期給予了家裡每個人生存下來的勇氣和力量。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朱小環雖然沒有生育過孩子,可是她身上始終有一股母性的光輝,只要有她在,這個家就倒不了。書中的人物小石曾說這個家裡,小環嫂子是最不容易的。

一邊忍受著生活的苦難和戲謔,一邊還要把支離破碎的情感收拾起來。

在那個缺衣少穿、食不果腹的特殊時代,在張儉入獄後,一家人完全失去了經濟來源。一向懶惰的朱小環,並沒有就此沉淪,而是租了居委會的一間房子開起了縫紉鋪。就這樣,靠著給別人縫縫補補養活著自己和多鶴以及三個孩子。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朱小環甚至不惜自己的名聲,趁別人不注意拿走廠子裡晾曬的毛巾。用偷來的毛巾去和街上的農婦換了6個雞蛋,用來改善家裡的生活。

這是多麼偉大的一個女人啊,又是多麼不幸的一個女人。家裡的每個人都和她沒有血緣,她卻對所有的人掏心掏肺。

如果說苦難下的隱忍還不算什麼,那麼當多鶴把張儉帶到日本看病,女兒丫頭也跟著出了國,兒子張鐵也要鬧著去日本時,此時的小環才是真正地悲涼。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孩子們都是多鶴生的,丫頭和張鐵都走了,張鋼雖然留在了中國,但是他所在的部隊離她很遙遠。以前怕小環孤獨,經常給她寫信的兒子張鋼,在他成家後書信也慢慢地沒有了。

當那條老狗搖著尾巴,拖著年邁的身體,用那雙患了白內障的雙眼看著郵遞員遠去的背影時,心裡一定不明白,為什麼它再也沒有給主人往家叼回過一封信。

嚴歌苓原著《小姨多鶴》朱小環:丈夫孩子的遠去,苦難下的悲情

三、底層小人物,傳統女性的悲情

相比較於她對於張家所有人的偉大付出,她的一生其實是悲苦的。她和嚴歌苓的另一部作品《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的田蘇菲一樣,經歷著枕邊人心裡裝著白月光的苦痛,卻還要為這個家勤勤懇懇操持著。

在這個畸形的家庭裡,三個人融為了一體,要是沒有朱小環的大度與善良,這個家早就散了。如果說多鶴的美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化身,那麼朱小環就是一個真性情的女子,她真真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身邊。

朱小環忍辱不驚的處世哲學值得每個人學習,她的悲情但願在現代的社會不再上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