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的兩個小區,在拆除了一堵牆後,終於成了“一家人”。在高橋鎮潼港西八村居民區,這個“我為群眾辦實事”的舉動,贏得了居民一片讚譽。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潼港西八村自管房小區很袖珍,一幢樓4個門洞48戶。它與西八村小區分屬兩個開發商建造,但共用和龍路556弄一個門牌號。原西八村小區的物業公司沒有將自管房小區納入統一管理,而是在兩個小區兩幢相鄰的樓之間隔了一堵牆。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牆拆前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自管房小區的物業管理由政府出資託管,由指定物業負責小區的保潔和保修。自管房小區沒有門衛室,小區居民最大的困擾就是缺乏安全感。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牆拆後

不久前,現在的小區物業潼港物業拆除了將兩個小區阻隔了20年的圍牆,打通了道路,使兩個小區真正整合成為“一家人”。

“我去西八村兒子家再也不用從和龍路繞進去了,你們做了一件大好事。”自管房居民陸阿姨激動地握著居委書記的手不停感謝。

“這個圍牆上的彩鋼板,風一大就嘩嘩作響,吵得我睡不著,現在我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西八村小區居民徐阿姨也不禁感慨。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將一牆之隔的兩個小區重新整合在一起,並不是簡單地將牆一拆了之,還有許多細節需要統籌部署。比如,拆牆後綠化怎麼修整?門禁怎麼安裝?對此,居民區黨總支走訪居民瞭解社情民意後,決定利用自治金對小區綠化地進行補種,還綠於民。

現在的小區物業對原自管房小區的大門進行了智慧化改造,居民進出刷卡,所有小區車輛均從西八村小區大門出入,小區真正實現了封閉式管理。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為了讓整合後的小區更平穩有序,物業公司還對整個小區居民的車輛、停車位數量、停車資源進行了排摸,進行了停車位劃線,儘量做到資源合理規劃,有序停車,方便居民。

文字:章磊

編輯:張紫薇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釋出官方微信

共用一個門牌號,卻被隔二十多年……拆了一堵牆後,這兩個小區終於成了“一家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