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滿故事的皮影,需我們的努力留下來

“三尺生綃作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

最早認識皮影,是在大街上看到有人賣,兒時被孫悟空、豬八戒樣貌的皮影吸引,當時只是覺得有趣,卻不知道皮影真正的表演形式和藝術價值。它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

盛滿故事的皮影,需我們的努力留下來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中國的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皮影戲的存在。它是最早的電影,融合了音樂、雕刻的民間藝術,特別有現場感。

盛滿故事的皮影,需我們的努力留下來

中國是皮影的故鄉,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的皮影,是世代民間藝人智慧的結晶。它集繪畫、雕刻、文學、音樂、舞臺表演於一體,被稱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活化石”。法國喬治薩杜爾在《電影通史》中,把中國皮影戲稱作電影的先驅,渾司樓在《人們的劇場》一書中宣稱:“有聲電影的來源,不能不推崇中國影戲為開山之祖。”

盛滿故事的皮影,需我們的努力留下來

皮影戲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所謂“一口述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就是對皮影表演形式的經典概括。皮影戲薈萃了剪紙、 窗花、門畫、雕刻以及地方戲、相 聲、口技等藝術形式是由人配音 活動影畫藝術。皮影搭戲臺,只要掛上用白布做的“亮子”(影幕),“兩張方桌,九塊樓板,木椽七長八短, 五張蘆蓆一卷,四條撇繩一挽,撇一钁頭,你就甭管。”

盛滿故事的皮影,需我們的努力留下來

皮 影 戲 是 我 國 珍 貴 的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之世紀 年 代以後皮影戲幾乎失 傳, 現 在 的 年 輕 人 幾 乎 沒 見 過 這 類 的 演 出 ,要想將皮影戲留在我們身邊,還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