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不重用“飛將軍”李廣?

飛將軍李廣作為大漢千古名將,曾經將匈奴抵擋在塞外數年不敢來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就是他,但是這樣一位名將,為什麼沒有得到漢武帝的重用呢?

漢武帝是聽著李廣的大名長大的,上臺後也給了“飛將軍”表現機會,可惜李廣基本上都沒有抓住,還在野戰中有過被俘記錄。漸漸地,漢武帝就把他晾在一邊了。

漢初對匈奴採取戰略守勢,軍隊也被塑造成一支戰略防禦型部隊。要消滅匈奴,顯然要對其進行徹底改造,打造成一支戰略進攻型部隊。這,需要漢武帝進行方向性根本性軍事改革。

漢武帝為什麼不重用“飛將軍”李廣?

《漢武大帝》劇照(圖注)

一是抓“權”。

皇帝是全國的老闆,什麼都得聽他的,還需要集權嗎?需要。權力是個好東西,可治理一個國家,亂七八糟的事情實在太多,皇帝一個人不可能管得過來。所以,他需要有人“分憂”,得將部分權力下放。

漢初搞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不主動求戰。因此,相當長的時期內,軍隊居然沒有常設的專職最高首長,軍務由丞相兼管。只有打仗的時候,太尉(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首長)才出來混幾天,打完仗又把軍權還給丞相。丞相一系的文官,不喜歡打仗,除非對方要自己的命,否則絕不主動開戰。所以,漢初的戰事,多是被動防禦型的。

漢武帝要對匈奴用兵,不管是決策還是執行,都得繞開丞相這個障礙,這就意味著得把軍權從丞相手中拽出來。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漢武帝任母舅田蚡為太尉。沒有戰事卻恢復太尉一職,不尋常,目的就是要丞相交出軍權。這只是第一步,過渡一年後,漢武帝邁出了第二步:撤銷田蚡的“太尉”職,從此不再設定。不過,軍權並沒還給丞相。那麼誰來管呢?漢武帝自己。

這樣一來,漢武帝想升誰的官,升多高,完全自己說了算,隨心所欲,不需要先經過丞相點頭。現在,將軍們只需要對皇帝負責,政府被晾在一邊。也就是說,漢武帝可以甩開膀子幹一票了。

二是“換將”。

漢武帝從父親景帝那裡繼承了一批將軍,知名的如韓安國、李廣、公孫敖、公孫賀。但他們幾乎都有一個致命缺陷——只願意也只會打戰略防禦戰,不擅長主動進攻。

漢武帝並非完全不信任父親留給自己的軍事人才,也給了他們機會,但發現不堪所望。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派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王恢等率領30萬大軍,準備在馬邑(山西朔縣,當時屬雁門郡)誘殲匈奴軍臣單于(冒頓之孫)。不料,單于看出破綻,還沒到伏擊區就撤了。匈奴沒有進入伏擊圈,但負責斷其後路的王恢一路還是有機會截擊,竟未敢出擊。馬邑伏擊戰,漢軍出動30萬,對付單于率領的10萬人,是個很好的機會,居然無功而返,還暴露了戰略企圖。漢武帝非常惱怒,把王恢給殺瞭解氣。

漢武帝為什麼不重用“飛將軍”李廣?

連環畫中的李廣形象(圖注)

還有一個名氣比王恢大得多的名將,漢武帝沒有用起來——李廣。這又是為什麼?

文景兩帝時代,李廣在北部邊境7個地方任過太守,“飛將軍”名號就是那時候掙來的。當時,漢軍對匈奴取戰略守勢,往往依託關塞亭障抵禦敵軍。在居高臨下的陣地戰中,李廣充分發揮箭術高超的特長,射殺了一些靠近亭障的匈奴騎兵,故匈奴送其“飛將軍”之譽。到了武帝時期,對匈奴改取戰略攻勢,“運動戰”取代了“陣地戰”。漢武帝是聽著李廣的大名長大的,上臺後也給了“飛將軍”表現機會,可惜李廣基本上都沒有抓住,還在野戰中有過被俘記錄。漸漸地,漢武帝就把他晾在一邊了。漠北決戰,李廣執意請戰,漢武帝拗不過,同意了,但私下又悄悄交代衛青只給李廣一支偏師……由於本文主題是漢武帝軍事改革,李廣的事扯太多就喧賓奪主了。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寫的《李廣是司馬遷吹出來的?》,差不多有1萬字,發表在2012年第1輯的《歷史學家茶座》,香港的鳳凰網和共識網等都轉載過。

漢武帝為什麼不重用“飛將軍”李廣?

匈奴騎兵形象(圖注)

總之,漢武帝得出結論——老將們不中用了,必須從青年才俊中選拔新生代將帥。問題是:如何觀察和發現人才呢?

漢武帝決定親力親為,辦法是在宮廷和宮城近衛軍中新建幾支部隊,並且多從“名將多出焉”的北部邊郡挑人。若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漢武帝時期的名將大多具有相似身份——宮廷侍衛武官出身。最典型的莫過於衛青與霍去病:衛青——出身羽林(增設的宮廷近衛軍,約2000人),選任車騎大將軍、大將軍;霍去病,侍中出身,選任驃姚校尉、驃騎將軍。

漢武帝搞軍事改革的目的是擺平匈奴,“抓權”和“換將“兩條當然不夠,還有”4個字“呢。明天繼續。

引證資料出處:

(漢)班固:《漢書》(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312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