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穢的造反意欲

說到一鼓作氣,這其實有一個典故,而提出這個戰爭論點的人正是村球戰國時期的能人曹穢。

曹劌是周文王兒子曹叔振鐸的後人。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不顧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勸阻,派高傒、鮑叔牙、公子雍率大軍伐魯。此前,齊、魯幾次交戰,魯國都被打敗。聞聽齊大軍壓境,魯莊公和群臣大驚失色,不知所措。這時,一直隱居梁甫山的曹劌求見莊公,主動提出為抵抗齊軍出謀劃策。

莊公問曹劌:“齊強魯弱,我們能打勝嗎?”曹劌反問:“國君感到自己為百姓辦了哪些好事,能使百姓和您同心同德去戰勝敵人嗎?”莊公說:“寡人雖盡責不夠,不過還是時時想到百姓。吃穿不敢獨享,常常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說:“這很好,但只靠施這些小恩小惠,百姓還不會真心實意跟國君去作戰的。”莊公說:“祭神用的豬牛羊,玉器絲織品等,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神說實話。”曹劌說:“但是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你的。”莊公又說:“寡人還能時刻想到百姓疾苦,凡重要訴訟案件(即為小大之獄,不論是多大的事都根據實情判決),不因自己所愛而濫賞,不因自己所惡而加刑,一定按實情作出處理。”曹劌高興地說:“好!真能做到這樣,我們可以與齊國一戰。”

莊公進一步問:“我們用什麼方法才能戰勝齊國呢?”曹劌說:“打仗要根據戰場的千變萬化隨機處置,決不能事先憑空決定採用什麼固定的戰法。我願和陛下一同率軍前去作戰,根據實際情況謀劃。”莊公認為曹劌講得有理,遂同曹劌一起帶領大軍迎敵。齊、魯兩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擺開了陣勢(參見長勺之戰)。齊主將鮑叔牙因一路進軍順利,有輕敵之心,首先下令擊鼓進軍。齊軍吶喊著向魯軍陣地衝來。莊公見狀,也欲擊鼓迎戰。曹劌連忙制止,並要莊公傳令全軍嚴守陣地,不得亂動和喧譁,擅自出戰者斬。魯軍紋絲不動,齊軍衝不破陣勢,只好退了回去。鮑叔牙又下令第二次擊鼓進攻,齊軍重振精神,再次向魯軍陣地衝來,魯陣仍巋然不動,齊軍又一次退了回去。鮑叔牙見魯軍兩次不出動,以為是怯陣,下令第三次擊鼓進攻。這時,曹劌果斷地告訴莊公擊鼓衝鋒。隨著鼓聲,魯陣中殺聲驟起,士兵們像猛虎出籠般衝殺過去,其勢如迅雷不及掩耳。齊軍被殺得七零八落,丟盔卸甲,狼狽潰逃,公子雍也被魯莊公一箭射死。莊公見齊軍敗退,欲下令立即追擊。曹劌忙說:“別急。”他仔細察看了齊軍逃走的車轍,又登上戰車前橫木向齊軍逃跑方向瞭望了一陣,方要莊公下令全力追擊。魯軍追殺了30餘里,斬殺、俘虜了許多齊軍,繳獲輜重無數,全勝而回。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穢的造反意欲

戰後,莊公問曹劌為何直到齊軍第三次擊鼓進軍時才要下令出擊,曹劌說;“打仗主要靠士氣,而擊鼓就是為了鼓舞士氣。第一次擊鼓進攻,士氣旺盛;第二次再擊鼓進攻,士氣就已經衰落了;待到第三次擊鼓進攻,士氣已消失殆盡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而我軍正是一鼓作氣,勇氣十足,當然就把對方打敗了。”莊公又問:“為什麼齊軍逃走了,你不讓馬上追趕呢?”曹劌說:“大國之間交鋒,虛虛實實,齊軍雖退,也要特別提防有詐。我察看後擊。”莊公十分佩服,說:“你是真正的軍事家啊!”立即拜曹劌為大夫,並把女兒曹姬嫁給曹劌。魯莊公三十年(前664),曹劌作亂,被魯莊公之子公子般平叛。

那麼,曹劌為什麼要造反呢?

曹劌是品格上有擔當,政治上有見地,軍事上有謀略,作戰時甚謹慎,但為人上過於直率且有點妄自尊大的能人。據歷史記載,魯莊公在戰後立即拜曹劌為大夫,並把女兒曹姬嫁給曹劌,這也說明其是知恩圖報、唯才是舉且想有所作為的。但曹劌卻不守臣道,也即認為魯莊公的能力一般,自己想取代魯莊公的位置。換而言之,曹劌因為自己的野心不能得到滿足,或者出於武將的戰爭慾望,希望自己可以自由的統帥軍隊,所以要造魯莊公的反。當然,最後結局自然是悽慘的,

在魯莊公三十年作亂,曹劌被魯莊公之子公子般平叛,後來被趕到莒國,並最終在莒國病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