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吳夷陵之戰,對魏國大有利,為什麼曹丕卻沒有發兵參戰呢?

有人問 :蜀吳夷陵之戰,對魏國大有利,為什麼曹丕卻沒有發兵參戰呢?

蜀吳夷陵之戰,對魏國大有利,為什麼曹丕卻沒有發兵參戰呢?

這個問題可能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作為曹操優秀的繼承人曹丕,如此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是不可能放過的。但是為何劉備和孫權夷陵之戰打了這麼久,曹丕卻遲遲按兵不動呢?

下面我們就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夷陵之戰爆發於公元221年,而曹丕公元220年剛剛逼劉協讓位。劉備和孫權爆發夷陵之戰的時候,曹丕正忙著處理自己登基的後事,儘管朝廷實質上已經姓曹了,但是天下掛著的還是“漢”字。曹操生前沒有敢幹的事,曹丕幹了,而且絲毫不拖泥帶水。

我們知道政權交接的時候一般來說比較不穩定,尤其是常年受到曹操家族打壓的漢朝舊臣,看到曹丕謀朝篡位更是舉雙手反對。所以曹丕當時的工作重心,不在蜀吳身上,而是清除自己內部懷有二心的將臣。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曹丕知道孰輕孰重,再一個就是曹丕剛剛當皇帝有點畏手畏腳,放不太開。以前代政出了問題有劉協頂著,現在自己的每一步決策都決定著自己以後在史書上的形象,老曹家兢兢業業這麼多年的努力,不能毀在他手上。

蜀吳夷陵之戰,對魏國大有利,為什麼曹丕卻沒有發兵參戰呢?

其次,劉備和孫權交戰的時候都留著後手,劉備麾下益州守將趙雲、漢中守將魏延手下都有強兵,並且在魏蜀交界地劉備也佈置了不少兵馬防止曹丕偷襲。

孫權這邊就更雞賊了,開打之前“撲通”一聲先給曹丕跪下了,我是你的臣,千萬別打我,劉備欺負我,大哥救命!嘴上這麼說,合肥那邊留守看著曹丕的人幾乎就沒動。劉孫二人看似決戰,但是都防備著曹丕呢,兩軍前線大概各自有五、六萬的兵力,劉備少一點,孫權多一點。

曹丕朝上也是爭議不斷,有人建議連吳抗蜀,畢竟孫權稱臣了,但是曹丕也知道孫權的鬼心思,不願意給吳國白白當槍使,唯恐其中有詐。還有人建議連蜀抗吳瓜分江東,吳之外半歸蜀,吳之內半歸魏,但是曹丕還是搖擺不定,覺得吳國雖然心思不軌但是畢竟稱臣了,說出了:

“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

這句話,我甚至感覺曹丕有點袁紹的味道。

蜀吳夷陵之戰,對魏國大有利,為什麼曹丕卻沒有發兵參戰呢?

所以劉備和孫權看似決戰,其實都防備著曹丕,讓曹丕有點無從下手,只能繼續觀望。

最後,魏蜀吳三分天下,魏國獨佔其六,本應該是蜀吳聯合抗曹,結果這兩個人先掐起來了。曹丕也是想趁機削弱兩國的實力,戰爭打的越激烈,時間越長,兩國的國力被消耗的就越多,與其幫助兩者之一,不如誰也不幫,場邊看戲。

如果自己貿然介入,萬一兩邊統一戰線,反而把矛頭對準自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打蜀國不是,打吳國不是,兩邊都打更不是。

所以曹丕位置高了,考慮的就多了,考慮的越多就越容易束手束腳,曹丕進入了惡性迴圈裡。再到後來蜀軍大敗夷陵之戰結束,曹丕再想撈點油水,結果諸葛亮趕緊和吳國修好,聯吳抗魏的政策一定,讓曹丕無機可乘了。

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一下曹丕不出兵三大原因:

一,曹丕剛剛登基,工作重心在內部,對於大舉兵伐之事有點畏首畏尾。

二,劉備孫權都有防備曹丕的準備,曹丕的朝廷在蜀吳之間搖擺不定,難以抉擇。

三,曹丕與其頂著風險貿然出兵不如靜觀其變,畢竟受損的是蜀國和吳國,寧可少賺點,不能自己賠。

蜀吳夷陵之戰,對魏國大有利,為什麼曹丕卻沒有發兵參戰呢?

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