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竟是為了一件寶物而建,甚至於,寧願亡國這件寶物也要保住

關於杭州雷峰塔,歷史上留下了不少傳說,如:法海扣押白娘子等。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座雷峰塔是何人所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雷峰塔的起源。

公元906年,奄奄一息的大唐王朝終於壽終正寢,被諸侯、外來勢力瓜分,迎來“五代十國”的新局面。這一時期群雄割據,戰爭頻發。相比於中原地區,偏安於東南地區的吳越王國就像是亂世中的樂土一樣。遙想十年前,鎮東節度使錢繆兩度平定東南動亂,於杭州建立吳越政權,獲封吳越王。

雷峰塔竟是為了一件寶物而建,甚至於,寧願亡國這件寶物也要保住

說起吳越王國能一隅偏安的原因,共有兩點:

首先,錢繆篤信佛教,上位後的他在全國推廣佛教,打造了一座以杭州為核心的佛國。亂世之中,百姓最缺乏的就是立足於社會的信仰。錢繆大興佛寺,無疑讓戰亂中的人們看到了希望。

其次,在錢繆的孫子錢俶繼承祖父的地位後,提出了“永不稱帝”的主張。這套政策,使吳越王國立足於各國的夾縫中,在戰亂裡得以保全。

最終,在兩代吳越王的帶領下,吳越人民安居樂業,使東南佛國宛若人間桃源。

雷峰塔竟是為了一件寶物而建,甚至於,寧願亡國這件寶物也要保住

相比之下,其它中原地區就沒這麼安寧了。各路諸侯你方唱罷我登場,讓偌大的國土深陷水深火熱,戰亂足足持續了半個世紀。

公元960年,後周名將趙匡胤在幕僚的擁立下“黃袍加身”,篡奪大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身為新一代吳越王的錢俶,在聽說了中原的戰事後立即制訂了懷柔政策,派遣使者帶著貢品朝拜趙匡胤,對大宋俯首稱臣。

因為大宋立國未久,地方尚無對中央的向心力,所以趙匡胤禮遇了吳越使者,表示:願尊錢俶為兵馬大將軍,讓他坐鎮東南保一方平安。從表面上看,錢俶的處境似乎很安全,實則不然。此時的北宋,已佔據大量疆域,隱有一統天下之勢。手握東南兵馬大權的錢俶,就像漢初的異姓王一樣,早晚會被趙宋政權“鳥盡弓藏”。

此時,長江以南除吳越國和南唐國尚未被北宋攻佔外,後蜀、荊湘、後漢均已在短短的十年裡淪陷。相比於偏安一隅的吳越國,南唐的國力比較弱小。南唐建國之初雖強大,但隨著時間推移,南唐國勢逐漸衰敗,到了李煜登基時南唐已淪為弱國。李煜與錢俶一樣,對北宋政權畢恭畢敬。然而,隨著趙匡胤對李煜的態度變得愈發微妙,錢俶從裡面嗅出了一絲不好的意味。

雷峰塔竟是為了一件寶物而建,甚至於,寧願亡國這件寶物也要保住

趙匡胤於開封召見李煜,目的不明。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推測,這極有可能是趙匡胤的外交策略。倘若,李煜不肯乖乖地前往開封,那麼,趙匡胤必定會揮師南下,討伐南唐。倘若,李煜主動前往開封,那麼,趙匡胤又會拿出各種各樣的藉口將其軟禁起來,羈押為質。對此,李煜的選擇是“稱病不出”,因而給趙匡胤留下了南下討伐的口實。

趙匡胤不愧為亂世之中脫穎而出的上位者,在討伐南唐之際他想出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辦法:命令兵馬大元帥錢俶率吳越軍共討南唐。錢俶是個聰明人,他立即想到吳越國即將面臨的處境。南唐一旦覆滅,等待著李煜的結局就只有死或降,自己亦會成為下一個李煜。不過,錢俶最擔心的卻不是自己的命運,而是祖父傳下來的國之重寶——世尊舍利。

據說,在釋迦摩尼涅槃之後,他的肉身被弟子火化。比丘在釋迦摩尼的骨灰中找到了幾枚色彩斑斕的結晶體,也就是佛祖舍利子。隨著佛教的傳播,一枚佛祖舍利流傳到中國,被吳越國收藏。如今,中原被趙匡胤統一已是必然趨勢,錢俶沒有任何能力扭轉定局,最讓他放心不下的就是這枚“佛螺髻發”了。

雷峰塔竟是為了一件寶物而建,甚至於,寧願亡國這件寶物也要保住

吳越國與大宋之間的矛盾一觸即發,倘若南北戰爭爆發,這枚價值無以估量的“佛螺髻發”極有可能遺失。因此,錢俶想要用最後的力量保全舍利。錢俶耗巨資打造了一座佛塔,將舍利子封存在塔底。這座用於封存舍利的佛塔,正是杭州雷峰塔。至於雷峰之名的由來,據《淳祐臨安志》所載,是因舊有郡人雷就築庵所居,故名。

當然,這個故事出自民間傳說,還有一種說法是雷峰塔乃錢俶為紀念黃妃所建,雷峰塔下究竟有無真佛舍利,今已不可考。在吳越國以後,年久失修的雷峰塔曾毀於戰亂。南宋以後,“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遊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但到了明嘉靖年間,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後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

到了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係,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遊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而,屢屢遭到盜挖。直到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於轟然坍塌了。

雷峰塔竟是為了一件寶物而建,甚至於,寧願亡國這件寶物也要保住

我們今天看到的雷峰塔是後人修建的,那處“雷峰夕照”的景觀又是否與當年一模一樣,已無人能說得清了。

參考資料:

【《雷峰塔歷朝發展》、《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 世襲列傳二》、《吳越備史·卷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