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歌行:李淵並沒有發現自己失敗的教訓,還想讓皇孫李承乾效仿自己

驪歌行:李淵並沒有發現自己失敗的教訓,還想讓皇孫李承乾效仿自己

本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得不說,李淵這位唐朝的開國皇帝實在太憋屈,在兒子們的慫恿下,起兵反叛朝廷,最終天下一統。可誰曾想皇帝的位置還沒坐熱,就被兒子封為了太上皇。

由演員許凱、李一桐、檀健次、吳佳怡、洪堯、何奉天、李澤鋒、王一哲、馬躍、苗圃聯合參演的電視劇《驪歌行》當下正在熱播中,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會發現李淵這位太上皇,正在有意挑唆太子與其他幾位兄弟的關係。這位皇爺爺究竟想對太子這位皇孫做什麼?

驪歌行:李淵並沒有發現自己失敗的教訓,還想讓皇孫李承乾效仿自己

本圖片來源於網路

李淵這位太上皇坐得實在太憋屈。

在民間的評書演義中,李淵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皆是受到了他兒子們的慫恿。雖說他有篡位的賊心,卻真的沒有謀反的膽量。若不是手下將領設計,他根本不會起兵反叛。據說,李淵當年在太原留守期間,手下裴寂趁他喝醉酒的時候,安排了幾位宮女侍奉其左右。而這些宮女,是隋煬帝行宮中的宮女。如果訊息傳到隋煬帝的耳中,那就是殺頭的罪名。於是,李淵不得已才起兵反叛。

可以說,李淵與後來的趙匡胤很像。都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反叛了朝廷。只不過李淵與趙匡胤相比,缺少了一些領導者的魄力。他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皆是因為他有三位優秀的兒子。

驪歌行:李淵並沒有發現自己失敗的教訓,還想讓皇孫李承乾效仿自己

本圖片來源於網路

看待歷史我們千萬不要以成敗論英雄。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是透過玄武門之變,才獲得的皇位。但這並不代表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就是酒囊飯袋。如果真的如此李世民根本不需要發動兵變。其實,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的勢力,與李世民的實力不相上下。甚至前者兩人聯手,李世民還處於劣勢。

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將李淵奪得天下的功勞歸於李世民。李世民出於自保,不得已才發動兵變的。但我們要知道歷史往往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如果李世民的能力,遠不及李建成,那麼他真的就是一位貪圖權威的逆臣。他只有誇大自己東征西討的功績,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一番修飾。當然,民眾之所以能夠接受這一點,皆是因為李世民確實是一位明君。

驪歌行:李淵並沒有發現自己失敗的教訓,還想讓皇孫李承乾效仿自己

本圖片來源於網路

為什麼李世民需要修飾自己?

我們都知道,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之後,奪取了天下。身為武將出身的趙匡胤,很怕自己的下屬,有一天會放效自己。於是,採用了杯酒釋兵權的方法,消除了隱患。而李世民之所以要修飾自己,皆是因為他也害怕後人仿效自己。“天下有能者居之”這句話說說可以,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可以用這句話,來證明自己,但他們並不希望天下人都這樣想。

在電視劇《驪歌行》中,我們會發現李淵這位太上皇,似乎一直在總結自己的經驗與教訓,甚至準備將李世民的成功經驗,傳授給自己的孫子李承乾。而這位皇爺爺的教導,確實也影響到了這位皇孫。

驪歌行:李淵並沒有發現自己失敗的教訓,還想讓皇孫李承乾效仿自己

本圖片來源於網路

父親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對太子李承乾的影響真的很大。

李世民是透過玄武門之變奪得了皇權,而太子李承乾在自己地位不保時,更會採取同樣的方式,來獲得皇權。這其實也是“子承父業”的表現形式,更是深得了李世民的真傳。在眾多關於李承乾的影視作品中,關於李承乾的謀反說法有很多。而在《驪歌行》中,李承乾的謀反似乎與深居在大安宮的太上皇李淵有著關聯。

正是這位皇爺爺,無時無刻不在皇孫李承乾的面前,挑唆他與其他兄弟之間的關係,更暗示李承乾可以像他父親那樣,透過兵變的方式來自保。不得不說,這位太上皇雖然總結出了自己失敗的教訓,但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自己在做皇帝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兒子之間的矛盾。李淵這樣做,無非是在複製自己失敗的人生。

驪歌行:李淵並沒有發現自己失敗的教訓,還想讓皇孫李承乾效仿自己

本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驪歌行》最新一集的劇情中,我們會發現李淵提到了盛驍靖,這個名字確實很像程咬金。不過在我看來,這位盛驍靖很有可能代表了唐太宗手下的兩員大將,一是程咬金,二則是尉遲敬德,而參與玄武門兵變的正是尉遲敬德,更是他帶著兵器入宮劫持了李淵。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李淵這位唐朝的開國皇帝?歡迎諸位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