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三分天下的預兆·到底誰是正統·以牛易馬謎案

再讀“三國”|三分天下的預兆·到底誰是正統·以牛易馬謎案

1. 三分天下的預兆

在讀《演義》之前,先讀了毛評本託名金聖嘆的《序》。這《序》也大概是毛氏所寫,用金聖嘆的名字來抬高身價的。

這篇序言裡寫道,三分天下的預兆,在西漢初年已經顯現,到了東漢末年終於實現,“三分之幾,虛兆於漢室方興之時,而卒成於漢室衰微之際”。作者慨嘆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此非天事之最奇者歟”?

天數之說自可不必理會,但這裡提到的歷史現象確實頗為有趣。早在楚漢相爭的時候,謀士蒯通勸說韓信脫離劉邦獨立時,已經提出了“鼎足三分”的說法。韓信沒有背叛劉邦,漢初的三分沒能實現,但到了東漢滅亡時,卻真的出現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於是就有人用因果報應的思想去附會,說漢末之所以會天下三分,是因為當年劉邦殺了三個最重要的功臣:韓信,彭越,英布。

再讀“三國”|三分天下的預兆·到底誰是正統·以牛易馬謎案

我想起了馮夢龍《喻世明言》裡有個叫做“鬧陰司司馬貌斷獄”的故事,說東漢靈帝時,蜀郡益州有一秀才,名叫司馬貌,鄉里屢次舉薦他,但都被有勢力者奪去,所以悒悒不得志。又因看到朝廷賣官鬻爵,就寫下了一句怨詞:“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結果居然真的被玉帝發至地府,代替閻王六個時辰,審斷是非。

他審的正是漢初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和劉邦、呂后的案件,司馬貌根據行事報應,把這些人一一發落,讓他們轉世為三國人物。他讓韓信託生為曹操,先為漢相,後為魏王,享有漢家山河之半,以報前世之仇;讓劉邦轉世為漢獻帝,一生被曹操欺侮;讓呂后到伏家投胎,仍做獻帝的皇后,被曹操勒死宮中,以報長樂宮之仇;讓英布投胎為孫權,做吳王,享有一國之富貴;讓彭越投胎為劉備,後為蜀帝,與曹操、孫權三分鼎足。

案件判完後,玉帝認為:“三百餘年久滯之獄,虧他六個時辰斷明,方見天地無私,果報不爽,真乃天下之奇才也。”於是讓司馬貌返陽復生,來生轉世也作三國人物,投胎為司馬懿,傳位子孫,吞併三國。

故事雖然宣揚的是投胎轉世和因果報應思想,卻也頗為有趣,不妨一讀。

2.到底誰是正統

毛評本《三國演義》的“序”和“凡例”之後,還有同樣託名金聖嘆的《讀三國志法》一文,應該也是毛氏所作。

文章一開始就提到了三國誰是“正統”的問題:“讀《三國志》者,當知有正統、閏運、僭國之別。”正統不用說了,“閏”為不正,且有貶低之意,歷史上把非正統的朝代稱為“閏運”,非正統的皇帝稱為“閏位”;“僭”,是指超越本分,“僭國”就是指非法侵佔過來的國家。

作者接著說:“正統者何?蜀漢是也。僭國者何?吳、魏是也。閏運者何?晉是也。”

三國時的正統問題,歷來是一筆糊塗賬。

陳壽作《三國志》,以魏為正統,一共有《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到了習鑿齒作《漢晉春秋》時,又以蜀漢為正統。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裡說:“蓋鑿齒時晉已南渡,其事有類乎蜀,為偏安者爭正統,此孚於當代之論者也。壽則身為晉武之臣,而晉武承魏之統,偽魏是偽晉矣,其能行於當代哉?”

再讀“三國”|三分天下的預兆·到底誰是正統·以牛易馬謎案

大致意思是說陳壽是西晉人,西晉承襲魏國,自然以魏為正統;而習鑿齒為東晉人,東晉偏安一隅,和蜀漢類似,所以就以蜀漢為正統。

到了宋朝也是如此,北宋建國和魏晉相仿,所以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以魏為正統。到了只剩半壁江山的南宋,情形又和蜀漢、東晉相仿,南宋的儒家自然就以蜀漢為正統了。最典型的就是朱熹的《資治通鑑綱目》(朱熹人稱“紫陽先生”,所以這部書又稱為《紫陽綱目》)。

到了小說《三國演義》產生的時期,由於元末明初特殊的歷史背景,羅貫中以蜀漢為正統,以劉備為中心,用尊劉反曹的思想創作了這部小說(當然,《三國演義》是在廣泛吸收歷史、雜記、民間傳說、民間戲曲的基礎上加工再創作而成的)。

由於這部小說的流行,從明朝以後,民間幾乎都視劉備為正統,而曹魏則以“篡逆者”的身份被唾棄。毛宗崗父子是清朝初年人,擁劉反曹的傾向尤為激烈,所以在文中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錯誤的,而朱熹的《紫陽綱目》是正確的。

除了政治因素和思想因素之外,以曹魏為正統的大多看重的是其佔領中原地區的地理因素,而以蜀漢為正統的大多是看重劉備“漢室宗親”的血統因素(劉備是不是真的漢室宗親,此且不論)。

這一問題,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大可不必糾結,見仁見智均可。

3.“以牛易馬”謎案

《讀三國志法》一文為了說明晉朝也不算正統的觀點,還提到了“以牛易馬”這個歷史典故。

“以牛易馬”,也就是廣為流傳的“牛繼馬後”的傳說。這種說法不但在各種文人筆記裡有描述(比如《幼學瓊林》中就有“弱晉以牛易馬”的句子),在《晉書》、《魏書》等正史中也都有明確的記載。

再讀“三國”|三分天下的預兆·到底誰是正統·以牛易馬謎案

漢魏時期,圖讖之說盛行。司馬懿在魏國當政的時候,有一本很流行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有“牛繼馬後”的說法。司馬懿讓當時著名術士管輅為他的子孫占卜運勢,結果也跟《玄石圖》的讖言相吻合。司馬懿有一名部將叫牛金,立過很多戰功。司馬懿心生疑忌,就在一次宴會上把牛金給毒死了。

誰也沒料到的是,晉朝建立後,司馬懿的第五個兒子司馬伷被封為琅琊王,司馬伷死後,他的兒子司馬覲嗣位,司馬覲娶夏侯光姬(夏侯淵的曾孫女)為妻。夏侯光姬卻和琅琊王府的一位也叫牛金的小吏私通,後來生下一個兒子,正是後來的東晉開國之君元帝司馬睿。

故事是否屬實,難下定論。於是這就和秦始皇的身世一樣,成為了一樁著名的歷史謎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