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冒領餉銀七萬兩看清朝的吃空餉現象有多嚴

清朝時期的吃空餉現象很嚴重,雖然歷朝歷代都有這種現象發生,但是清朝尤為嚴重,那麼這到底是是個什麼現象呢?對國家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餉本意指軍糧,引申為軍人的俸給。吃空餉本意是指軍官虛報兵員冒領軍餉,這種弊病可謂代代無窮。

譬如宋神宗時,禁軍兵籍管理弊竇叢生,“揭去舊數而不存按檢”,以致“兵數皆無籍可考”,為軍官隱瞞虛報兵員和吃空餉提供了便利,士兵死亡不登出、逃亡不下編,兵額有缺不招填,“因致邊兵日少”。到宋徽宗時,此風愈演愈烈,《文獻通考》說,崇寧年間,僅熙河路士兵逃亡幾達四萬,然“將副人員坐視故縱而不問”,目的就是為冒領軍餉。宋朝軍隊羸弱,不能不說與此有較大關係。

明朝在這方面也好不到哪去,為了多吃空餉,一方面軍官向朝廷虛報兵數,如《明史·袁崇煥傳》載:“文龍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為亂也。其眾合老稚四萬七千,妄稱十萬,且民多,兵不能二萬,妄設將領千。”也就是說,士兵只有四萬七,且相當一部分是老幼民眾,卻虛報十萬,多吃了一倍的空餉。看樣子,似乎不虛報也不行,這麼點士兵,卻設定了上千的將領,不多弄點空餉,怎麼養得下這麼多將領?

透過冒領餉銀七萬兩看清朝的吃空餉現象有多嚴

另一方面,對那些“皆苦於饑饉,迫於貪殘,不能聊生,逃亡相踵”計程車兵,軍官並不阻止他們逃亡,反引以為利,有時故意懲罰士兵,逼他們逃跑,這既可貪汙軍餉,又可向逃亡士兵索取賄賂。在這樣的苦役盤剝之下,士兵們較好的出路是逃亡,《明會要》記載:正統年間,逃亡士卒佔全國軍伍總數的十分之一;弘治時,全國逃亡軍士佔洪武時十分之六七。等朝廷真要用兵開戰時,皇帝拿著花名冊一看,滿以為是百萬雄師,其實早就被軍官們掏空了。

此風在清朝仍盛,直到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的1838年,禁菸派官員黃爵滋在奏摺中說,“糧多冒領,則有餉無兵”。1853年,吏部右侍郎愛仁則向皇帝奏稱,京師“步軍營額設甲兵共兩萬一千餘名,風聞現在空額過半”,可見吃空餉現象之嚴重。

吃空餉不但在軍中氾濫,在政府部門也是如此。嘉慶十四年,工部書吏蔡泳受、王書常等人,採取假印舞弊、捏造大員姓名等手段共冒領銀物14次,共計價值七萬餘兩。又比如民國時江西大餘縣警察局,本來有正式人員123人,卻上報了255人,空餉發到警局,被局長郭琰一人貪佔。

現在,吃空餉居然發展到工廠企業,可謂“進步”矣。然而,不進步的是,如何真正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從根子上剷除其產生的土壤,以達治癒吃空餉這個“老頑疾”,還是做得不夠,吃空餉對社會公平的侵害仍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