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古代天下為一傢俬財,皇帝獨尊掌握所有人的生殺大權,這種權力任誰也不能拒絕。太子作為國本,是未來的皇帝,可這個身份就一個,所以在能繼承大統的巨大的誘惑下,誰都會動心。藩王作為皇帝庶子(當然皇后要生了很多孩子的話,藩王中又會有嫡子),同樣是天家血脈,卻總比太子差一截,所以歷史上兄弟相殘之事時有發生,最著名的就是玄武門之變。所以唐代以後皇帝為了防止太子位子不穩,一般都限制藩王的政治權。可是明代藩王卻大不一樣,明代16帝,作為藩王入繼大統的就有4個,藩王是明代的重要政治力量。而且這4位藩王僅一人是靠槍桿子出的政權,可見槍桿子在明代也不怎麼管用。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朱棣

一、嫡長子繼承製的同時也能兄弟相繼

盤點一下明朝真是嫡長子繼位的,僅有: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元璋1368年建立大明帝國,為了標榜自己為中華正統,朱元璋按照儒家傳統設立了各項制度,同時他留下了《皇明祖訓》,要求子孫牢記。為了大明江山的綿長,立國之初,朱元璋就以中國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為標準,立嫡長子朱標為國本(太子),所謂“國家建儲, 禮從長嫡, 天下之本在焉”,又對庶子們三令五申“惟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太祖實錄》)。強調只有嫡長子能當儲君,你們命不好,所以別做夢了,好好當王爺吧。可朱元璋留下了一個BUG,如果皇帝無子或嫡長子早夭,規定可以兄終弟及,但此條件只適用於嫡母所出之子。這樣就給同樣嫡出的王爺們一絲希望。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朱元璋

沒過多久,果然應驗了朱元璋的擔憂,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此時朱元璋已經65歲高齡,國本薨,老人家必須考慮新的儲君,朱元璋曾說“第四子類朕,朕欲立之”(《名山藏》),這個想法卻被儒官學士打斷。當時的翰林劉三吾上疏,大意就是說二子秦王也是嫡出、三子晉王庶出但年齡也長於燕王,立燕王與禮不合,恐生變亂;又言已故太子之子嫡長孫朱允炆正年輕,深得民心,儲君應該為他。朱元璋是個粗人,本身對儒家那一套禮儀就不太清楚,見學士們用禮什麼的大帽子壓他,加上朱允炆的確寬和仁慈,是個當皇帝的好材料,所以同年9月便立朱允炆為皇太孫,這樣嫡長子繼承製算是在明朝真正落實了。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朱允炆

二、藩王的崛起

我們再盤點一下藩王繼位,總計有:燕王、成祖永樂帝朱棣;郕王、代宗景泰帝朱祁鈺;興獻王世子、世宗嘉靖帝朱厚熜;信王、思宗崇禎帝朱由檢。其數量佔了明代皇帝的四分之一,可見藩王力量之強。

明朝朱元璋從古代吸取教訓,知道手足相殘之害,但是即便手足相殘,終歸自己人內鬥,也好過被外人奪了江山;加上明朝初年北邊蒙古還有南下之心,南邊方國珍等人殘部逃竄海外,時常來騷擾沿海,所以明初政局並不穩定;還有宋太祖那句“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這也是朱元璋的警示燈。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分封了24個兒子,1個從孫為王,就藩各地,把守要塞。

明代藩王祿米萬石,完全是白拿,當時正一品高官月米才87石;加上藩王可以私置地產,建立“皇莊”,皇莊的收入完全不入國庫,直接歸為王府稅賦,這樣藩王就有了經濟基礎。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朱棣

同時藩王“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 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明史》)什麼叫隸屬兵部呢,就是王府護衛軍是國家正規軍,國家開工資,但是他們是藩王的私兵,完全為藩王效力,這樣藩王不需要自己掏腰包就能得到萬人軍隊。朱元璋原本的目的是要藩王有兵可以清君側,防小人;而作為北邊邊塞的王爺則更有屏藩中央之責,防止外敵入侵。對清君側這一條運用最好的就是朱元璋的四子燕王。

再有“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只要是臣子,不管官多高,都得對藩王行禮,藩王地位之崇高可見一斑。後來張居正被清算的一點就是,張居正歸家丁憂,路過襄王、唐王封地,二王親自出城迎接首輔大人,張居正居然沒有對二王行君臣之禮(跪拜),而是行了對等的賓主之禮(作揖),當然張居正其時正熾手可熱,作為皇帝的老師,皇帝都對他行過禮,也對他言聽計從,藩王自然也不敢說什麼。此事後來作為張居正的罪證,又被翻了舊賬。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張居正

三、明代藩王入統的方式

綜合來看,明代四位藩王入統方式有三:

1、直接造反搶皇位,如燕王靖難之役。

2。皇帝被俘,國難臨頭,這是針對明英宗正統皇帝。土木堡之變大明精銳盡失,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還有沙場悍將等悉數殉國。也先逼近京師,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投降派、遷都派都出來了,一旦遷都那不就成南宋了。于謙力排眾議,在太后支援下,立英宗異母弟郕王為帝,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延長了明朝國祚。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英宗

3。皇帝無子,餡餅落在誰頭上就是誰的。

武宗死後無子,更可怕的是武宗父親孝宗就武宗這一個兒子,孝宗一系算是斷了,當時首輔楊廷和只能在孝宗的父親憲宗的子孫中找,最終餡餅落到了孝宗之侄、武宗堂弟興獻王世子朱厚熜身上,此人即明世宗嘉靖。

木匠皇帝明熹宗天啟七年病危,熹宗也無子,餡餅(大麻煩,畢竟都快亡國了)就落到了異母弟朱由檢身上。在熹宗病榻之前,熹宗給信王朱由檢下了繼位遺命:“吾弟當為堯舜之君”(《明史紀事本末》),之後由熹宗的皇后張皇后親自撰寫了傳位詔書,經過熹宗認證,最終確認了信王繼位這一事實,破壞了閹黨想立傀儡繼續禍害明朝的幻想。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明代宗

四、想要靠“自我奮鬥”來搶餡餅

有明一代,真正靠“自我奮鬥”且搶到餡餅的就燕王一個人,但不代表沒有別的藩王不想搶。明朝重大的藩王之亂有四次。

1。還是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燕王成功。

2。朱棣的二兒子漢王朱高煦。當時朱棣在商討太子問題的時候,長子朱高熾身體羸弱,又無勇武,不被朱棣所看好,所以朱棣打算立二子朱高煦為太子。但是在這關鍵時刻,儒臣們又發揮了巨大作用,解縉對朱棣說陛下有個好孫子(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這徹底改變了朱棣的心意,堅定了朱棣立長子的內心。因為朱棣十分喜愛這個孫子,如果讓長子朱高熾繼位,那麼以後的皇帝就會落到孫子朱瞻基身上,這樣父憑子貴,朱高熾的位子才算坐穩。但是朱高煦可沒死心,隨著朱高熾早崩,朱高煦的侄子朱瞻基繼位,作為親叔叔的朱高煦心裡不服,也打算以老爹的靖難之役為楷模,1426年朱高煦謀反,朱瞻基親征朱高煦的封地,朱高煦投降。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永樂帝

3。剩下的兩場藩王之亂都發生在武宗朝。武宗整天遊手好閒就想打仗,荒廢朝政,這讓藩王心懷不軌。所以首先發生了安化王朱寘鐇的“安化之變”。1510年安化王殺了寧夏總兵姜漢和巡撫都御史安惟學,在寧夏起兵造反,叛亂僅19天就被陝西總兵曹雄、遊擊將軍仇鉞平定。另外一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寧王朱宸濠之亂,1519年朱宸濠在南昌造反,殺了巡撫右副都御史孫燧、副使許逵,叛亂第43天被汀贛巡撫僉都御史王守仁平定。

可見明朝藩王想要入繼大統不僅要有兵馬,更重要的是天時和運氣啊。

庶子繼位需要什麼條件?看看明代藩王的成功,槍桿子可不一定管用

崇禎

藩王對明朝的政局影響深遠。藩王不僅是逆天改命的重要力量,也是明朝改革進取的重要力量。藩王入統,一般都能做到一時的奮發。朱棣徵漠北、定安南、讓鄭和下西洋,對明朝在東亞地位的提高起到了極大作用,充分展現了天朝的力量。代宗景泰帝,在明朝危急關頭,扶大廈之將傾,信任於謙等人,堅持保衛京師,延長明朝國祚。世宗嘉靖帝前期也能勵精圖治,雖然以後不上朝,但是明朝還是在嘉靖朝時基本平了倭寇之患。崇禎帝就不用說了,典型的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清朝都替他惋惜,給他的諡號是莊烈愍皇帝,“愍”有惋惜、可惜之意。

這樣綜合盤點一下藩王入統,還真不是有槍桿子就能出政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