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紀大滅絕過後,究竟有哪些生物存活下來?

泥盆紀大滅絕過後,究竟有哪些生物存活下來?

珊瑚究竟能在泥盆紀大滅絕中生存下來,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因為它們的生存離不開海藻,而海藻又離不開陽光,珊瑚和海藻又共同需要一個極為穩定的溫度環境,過去的幾年中經常有一些公開報道,說某地方的珊瑚大量地死亡,在《環球科學有故事》中也詳細談過,珊瑚白化的事件,其中的原因往往是由於,海水的溫度升高了一兩度而已。只要升高一度,珊瑚就會大面積地白化,那麼如果珊瑚對溫度的變化是如此敏感,它們又是如何熬過撞擊之後的漫長冬季呢?

泥盆紀大滅絕過後,究竟有哪些生物存活下來?

很多區域性的差異很難解釋,比如說北半球的滅絕程度,似乎比南半球要大得多,尤其是紐西蘭,顯然紐西蘭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傷,連那裡的植物都大部分倖免於難,雖然在別的地方發生的大火的規模,表明這場災難是全球性的,總之關於物種大滅絕,我們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搞明白,在白堊紀大滅絕後,有些動物再次繁盛起來,包括鱉這讓人感到有點吃驚。

弗蘭納裡認為恐龍滅絕之後,很快又足以稱之為鱉時代,光是在北美洲就有 16 個品種倖存了下來,並且很快又出現了 3 個新品種,很明顯在那次撞擊事件中,生活在水裡會好一些,KT 撞擊事件消滅了大約 90%的陸生物種,但生活在淡水中的物種卻倖存下來了 90%,顯然水能夠起到防火防熱的作用,並且很可能在此後的蕭條歲月中,為生命提供了供給。而那些倖存下來的陸地生物都有一項習性,就是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它們能躲到水中或鑽入地下,地洞也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那些慣於四處覓食的動物,也享受到了這個習性的好處,比如蜥蜴直到今天,也幾乎不受腐爛動物屍體中的細菌的侵害。

泥盆紀大滅絕過後,究竟有哪些生物存活下來?

實際上它們常常還能利用這些細菌,KT 事件之後,很明顯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中,環境中滿是腐爛的動物屍體,有一個錯誤的見解常常會出現,那就是認為 KT 事件中倖存的動物,都只是一些小型動物,事實上在倖存的動物中還有鱷魚,雖然算不上很大,但當時它們的體型是今天的 3 倍,不過總體來說,倖存下來的動物確實呢,都是一些鬼鬼祟祟的小動物,在那樣一個整日昏天黑地的嚴苛時期,有一群體型很小的恆溫動物,它們天生謹慎膽小,慣於晝伏夜出,見什麼吃什麼,而正是這些出眾的品質讓它們活了下來。

泥盆紀大滅絕過後,究竟有哪些生物存活下來?

它們正是我們人類這支哺乳動物的祖先,如果當時它們進化得更高階一點,那麼很可能就會被滅光,也許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們了,或許人類還要再等上個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才能夠出現,你已經看到地球生命是如此的坎坷,卻又如此的頑強,這又讓我想起了尼采的那句名言,那些沒有消滅我們的東西,使我們變得更強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