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的分水嶺,禮樂崩壞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諸侯逐利的開端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開篇中指出,“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命。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候、卿、大夫是也。”顯然易見,在司馬光看來,維護國家統治可以簡單概括為六個字:維護禮制名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摩擦日益增多,衰頹的周王室已無力控制崛起的分封諸侯,更多的是“安撫”的態度。此時周王室的地盤並不大,但仍然為天下的宗主,各個諸侯之間心懷鬼胎卻又極力穩住現狀,並不是他們力量不足,也不是心存仁慈,而是不敢僭越周禮使天下圍而攻之。想想幾百年後的袁術,得了塊傳說中的傳國玉璽便著急忙慌地稱帝,結果被群起而攻之,下場極為慘淡。

春秋戰國的分水嶺,禮樂崩壞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諸侯逐利的開端

晉國是春秋末期的一個強國,實力強盛。在位的智宣子想立智瑤為繼承人,但有族人智果反對。智果畢竟是旁觀者清,告訴智宣子,智瑤這孩子長得好看,能騎射,才藝雙全,能寫又能說,堅毅又果敢,總之呢,就是相當優秀。然後口風一轉,不過呢,這孩子呀不仁,他那些優秀的品質肯定會輔佐他的不仁,就怕就像脫韁的野驢一般嗷嗷叫,誰也弄不過,說不定哪天家族就被他玩完了。智宣子才不理睬智果這一番叨叨,估計心裡正用不同的語言和語氣問候他呢。智果呢就如同智慧的果實一般,急忙改姓,自稱姓輔。

等到智瑤繼位之後,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紙箱子,啊不,智襄子。都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智瑤也有三個“裝”,分別是韓康子、魏桓子,還有一個趙襄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雅稱都帶“襄子”的原因,這天呢,智瑤只請了老韓和老魏。酒過三巡,智瑤把不住嘴門,不停地“調戲”韓康子,這一次把韓康子裡裡外外都調侃了個遍,甚至於連他家的家相段規都好好“評價”了一番。想想古人尊崇的“士可殺不可辱”,估計韓康子心裡不好受。

春秋戰國的分水嶺,禮樂崩壞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諸侯逐利的開端

這事還沒過去,智瑤又相中了韓康子的一塊地,臉不紅面不赤地點撥一下韓康子。韓康子心裡正攢著怒火無處釋放,一聽這訊息,更是火冒三丈。段規是個好同志,對韓康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大意就是你不給他肯定揍你,不如勾勾他的饞蟲,多給點,讓他的野心飛一會兒。韓康子自然同意了,智瑤先生也很高興,於是繼續點撥魏桓子,魏桓子也在謀士的建議下給了一大塊地。

智瑤繼續向趙襄子要地,趙襄子肯定不高興,喝酒吃肉不叫我,要地想到我,於是堅決不給。智瑤這下可坐不住了,帶著韓、魏兩家去打趙襄子。三家把他圍困在晉陽,放水淹城,智瑤得意洋洋地看著眼前這威尼斯小城說,“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這句話一出,有如晴天霹靂一般嚇壞了兩人,便如大雨傾盆一般澆了個透心涼:今日無著,明日豈會有韓、魏?

這時候,智瑤的謀士對韓康子和魏桓子起了疑心,告誡智瑤小心這倆人反叛。智瑤呵呵一笑,就憑他倆,別開玩笑了,而且隔天就把這話告訴韓康子和魏桓子。兩人更是緊張萬分,恰好趙襄子派使者秘密出城相見,三方一合計,當場拍板:還是換個思路吧,別瓜分趙地了,分一下晉地玩玩。於是兩人反水,配合趙襄子裡面夾擊,智瑤就去找他爹報到了。再後來,智氏一族只有胡果一家倖免於難。

春秋戰國的分水嶺,禮樂崩壞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諸侯逐利的開端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事件,此後不久,周王室得到訊息,但並沒有責難,而是繼續採取“安撫”措施,分封韓趙魏為三方諸侯。司馬光認為,“三家分晉”是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因為在此之前,周王室與天下諸侯是君臣禮制,雖國事衰微但人人尚可尊崇,而在此之後,禮樂崩壞,再無力維繫,諸侯之間只用實力解決問題。歷史的車輪很快朝著不可逆的方向駛去,多米諾骨牌一塊塊地倒下去,客居齊國的田氏終是反客為主,建立了“田氏齊國”。當整個中原大地的遊戲規則開始改變,“禮”便被“利”所替代,興兵強國成為了主旋律,殺戮也悄無聲息地來臨——戰國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