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演義中,長坂橋一戰的張翼德,深刻詮釋了什麼叫“

萬夫不當之勇

”。和其他橋段不同,《三國志張飛傳》裡也有,“飛據水斷橋,嗔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的真實記載。讓人不得不追憶起那段豪氣沖天的歷史。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長坂橋之戰

《演義》第42回,張翼德橋上橫矛立馬,阻斷橋樑,並向曹軍發起決鬥邀請,”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共計3次,前後至少嚇退許褚、張遼等九位曹營猛將,加上現場的曹老闆和至少虎豹騎共計5000餘人。

20對5000,實力懸殊吧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那麼,為什麼這些精兵猛將不敢跟張飛決鬥呢?要知道,這些人都是軍中精銳,單是許褚,論戰力是可以戰平馬超的。然而在遇到張翼德時”

戰又不敢戰、退也不敢退

“,真是一段讓人尷尬的場面啊。仔細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這段尷尬的場面

有心理壓力而未下死手的文聘

首先追上來的是文聘。他到了橋邊後,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頓時嚇了一跳,便停了下來。”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於是心中疑惑,不敢近前。作為

剛剛投降曹操的荊州降將

,又是孤軍突出。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文聘

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自然是以穩為主,先保證不犯錯,等大部隊來再請示也不遲。文聘本是劉表手下,曹操取荊州後,原荊州的文臣武將都紛紛討好曹操,

只有文聘除外閉門不出

。於是曹操派人把文聘叫來,問,你為何來遲。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投降的蔡瑁

文聘曰:”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實悲慚,無顏早見耳。“說完就哭得稀里嘩啦。因此,曹操很是

佩服文聘的忠義之心

,認為此人可堪大用,仍然令他率本部兵馬追擊劉備。但在長坂坡文聘追上劉備時,卻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忠義的文聘

劉備一看攔住去路的是文聘,張嘴就罵道:”你這個背叛主公的逆賊,還有臉出來見人嗎?“文聘聽到後感到很慚愧,沒有再為難劉備,帶著部隊往東北去了。因此,長坂坡時的文聘,從思想狀態上還沒有調整過來,有

背主變節的心理壓力

而未盡全力。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追殺劉備的文聘

有心理陰影而疑神疑鬼的8猛將

接下來第二波曹軍將領有: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8人。他們不敢上前倒不是真害怕張飛一人,主要原因還是

在於張飛背後的諸葛亮

,所以會對張飛身後的大量灰塵驚疑不定。演義當中也有橋段能證明這一點。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恐是諸葛亮伏兵之計

被張飛嚇得奔走數里後,曹操又派張遼、許褚回探長坂橋的資訊,確認了張飛斷橋的資訊。在曹操已經判斷這是敵人心怯後,李典都還在說:“

此恐是諸葛亮之詐謀,不可輕進。

“可想而知,此時的諸葛亮在曹軍將領心目中的地位。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火燒新野

自南征以來曹軍可謂無堅不摧、無往不利,唯2吃的大虧有博望、新野而已。這2把大火已經燒得曹營眾將

已經有了心理陰影

。回想南征前,曹操聽聞劉備又拜諸葛亮為軍師,就問過徐庶:“孔明,比先生如何?”徐庶回答“庶如螢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孔明十倍於我

要知道,徐庶在輔佐劉備時就曾讓曹軍吃過苦頭,能力是很受認可的。但如果要這樣比喻一個27歲的年輕人,包括曹操在內的一眾文武估計更寧願相信是徐庶在搗鬼。夏侯惇更是立下軍令狀說:“必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

結果呢?卻是啪啪打臉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嘴炮最厲害

可能第一次博望還未引起重視,多來一次新野,小心謹慎也就成為習慣了。在當陽橋上,像夏侯惇已經立過軍令狀的,更是害怕被打臉。估計向南追擊前,曹操也專門吩咐過眾將,諸葛亮不可小視。如果發現敵方軍隊有什麼異常,不可輕舉妄動,多請示彙報為宜。故8人立即派人向曹操稟報,等待曹操到來,讓曹操拿主意。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速度報告曹丞相

有心理畏懼而需權衡的曹操

接著曹操就到了。按理說此時的曹軍

沒有不收拾張飛的原因了吧

?畢竟人多勢眾。網上分析的原因也很多了,什麼曹操也怕諸葛亮;什麼橋本來是斷的,張飛是跳樑小醜;什麼曹軍千里奔襲,矢之於三百步不能穿魯縞等等。都有道理卻沒有講到關鍵。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疑兵之計

因為到了這一段,

演義和史實的內容已非常接近,需要認真分析一下

。先舉一個例子,第二次濮陽之戰時,曹操派出了典韋、許褚等6員大將圍毆呂布。原文”許褚便出。鬥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濮陽之戰

”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那麼問題來了,按道理

呂布至少比張飛要略強

。為何當時的曹軍猛將都不怕。而到了長坂橋時,大家都慫了呢?(別跟我說少了典韋啊)。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六英戰呂布

差別在於,對呂布時曹操下令了:“

便差

”。對張飛呢?自始至終曹操是沒有下令的。只是回顧左右,我曾聽關羽說他的二弟翼德很牛,”今日相逢, 不可輕敵。”其實我相信,只要曹操一聲令下,大家肯定是敢上去圍毆的。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今日相逢, 不可輕敵

那麼為什麼曹操沒下令呢?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曹操

對於戰略目標的權衡

:曹操長坂坡一戰的主要戰略目標是誰?劉備。曹操到襄陽後,主要目標是消滅或者活捉劉備(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嘛)。次要目標是進攻江陵,把控戰略要地,掠奪人口。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總體形勢

而突然出現的張飛僅僅是完成主要戰略目標時的一個突發情況,也就是說:僅僅是一個戰術目標,連次要戰略目標都達不到,是

沒有必要投入風險

的。而且這個風險還比較大。因為要派人去圍毆張飛,是屬於很容易得不償失的行為。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自相踐踏

而濮陽之戰時,濮陽是曹操的根據地,被呂布所佔。此時擊敗呂布這個戰術目標已經

類同於與奪回濮陽這個戰略目標

了,加之此時的曹操實力還很弱小,只能三軍用命。否則如果劉備也在長坂橋,你讓張飛再吼吼試試?

張飛1人獨擋30萬曹軍,是許褚張遼慫了,還是另有隱情?

濮陽之戰形勢圖

長坂橋時的曹操已經統一北方,此時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穩步推進,天下自然就是他曹丞相的囊中之物。面對萬人敵的張飛,深知自己主要戰略目標的頂級將領,是不會隻身犯險,去把那

百分之九十九的勝率做成百分之一的敗局

的。畢竟,曹操的命已經是天下第一雄主。於是果斷放棄追擊,望風而逃。

相關文章